快好知 kuaihz

让孩子从书本里走出来,是假期的应有之义

有记者对身边的十多位家长做了个小调查,调查发现从幼儿园大班到初一学段的学生,每个人的寒假安排几乎都已妥当。很多人报了培训班,查漏补缺,有孩子一放假就开始上课,一直上到年三十中午;也有人要趁假期,回老家来场深度游,要把家族的故事带回来。

假期,尤其是寒假,本是学生最期盼的日子,他们紧张学习了一个学期,自然想利用它来好好放松一下,玩乐一下。走亲访友本是我国春节期间的一个传统习俗,他们也想跟随家长一起走走亲戚,访访朋友,联络亲情和友情。可现实里,家长们总喜欢把孩子禁锢在家里,要求他们完成老师和自己布置的假期作业;或者给孩子报培训班,让假期成为孩子的第三、第四学期,让文化学习成了孩子假期中的主业,完全没有自由玩乐的时间,这样的假期自然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上学期间,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自然是学生的主业。但到了假期,他们应该从这项主业中走出来,走出学校,走出家庭,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在家庭、自然和社会中去接受学校教育以外的东西,让他们成为智育科学提升、德育循序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健全人。

首先,自然和社会是本无字无价之书,假期里应让孩子多去读读。大自然蕴藏着无穷的奥秘,社会里充满了无尽的智慧。家长应积极与学校老师配合,利用假期时间,带孩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将理论运用于生活实践,这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选择。

一方面,可以有效利用各种资源,教育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动手实践性活动,组织他们开展一些爱护环境、农作物种植、志愿宣传、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动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另一方面,利用假期时光,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旅行等实践活动,鼓励他们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去开阔视野,丰富大脑,愉悦心情,陶冶情操。

第二,家庭是本生活伦理之书,家长应带领孩子多去读读。家庭是孩子心灵成长的港湾,许多生活知识、亲情伦理常识都需要在家庭、邻里交往中去学习和体会。家长要懂得放手,让孩子从最简单的家务劳动做起,引导孩子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家长要做好自身的榜样作用,做尊老爱幼、和睦邻里乡亲的典范,让孩子在切身体验中体会到亲情、友情的温暖,领会家庭和社会伦理的真谛。

第三,适量安排孩子的假期作业,让孩子巩固学校课堂所学。假期作业是学生学习探究活动的延续,是帮助学生理解、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在假期,给学生布置适当的作业,很有必要。家长应和老师有效配合,因人而异、分层次地为每一个学生定制适合他们的假期作业,并做到书面作业和实践性作业相结合,让优等生能吃饱,中等生能吃好,学困生能吃完,让他们都能品尝到假期中完成作业的成功和快乐的果实。

当然,为了发展孩子的特长,家长也可以适当让孩子参加一些特长培训。不过,家长要详细了解自己的孩子,对于孩子需不需要报培训班,报什么样的培训班,要心中有数。要克服“人上人”的旧观念,不能过分地开发孩子的智力,不能把孩子当成人们想象中那个永远装不满的“克莱因瓶”,不要揠苗助长。否则,其结果会事倍功半,事与愿违。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之义  之义词条  书本  书本词条  应有  应有词条  假期  假期词条  走出  走出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