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学生称老师“那谁”说明了什么

放暑假前,我到某中学调研,目睹了这样一个情景:一个学生问老师问题,远远地向老师招手高喊:“喂,那谁,过来给我讲讲这道题!”被学生称为“那谁”的老师,还真的走过去耐心地给学生讲了题。学生离去后,我和那位老师交流:“老师,您不应该先给学生讲题,而应该讲讲怎样跟老师打招呼。”不料,这位老师不以为然地感叹道:“没办法,现在的孩子都这样!” 

“现在的孩子都这样”,显然是夸大其词,因为大部分孩子还是尊重老师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像这样不尊重老师的学生绝非个例,他们不尊重老师的方式也花样百出:有给老师起绰号的,有上课出老师洋相的,甚至有辱骂、殴打老师的,不一而足。

孩子为什么不尊重老师?对此,固然有很多复杂的原因,比如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偏差、学生自身的特点等。而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忽视对学生进行尊师教育,无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学记》有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生尊师亦是如此,是“学而知之”,而不是“生而知之”。因此,要学生尊重老师,就需要老师关注学生对自己的态度,并对其进行尊师教育。

但是当下,部分老师关注的是什么呢?对学生进行的又是什么样的教育呢?不少老师关注的仅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名次,对学生进行的教育是“考高分才是硬道理”。至于尊师,有多少老师自觉地去引导、教育学生这样做呢?长期忽视对学生进行尊师教育,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必然弱化甚至退化。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学生尊重老师是“嘉肴”,是“至道”,对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发展有着积极意义。那么,怎样让学生“食佳肴知其旨”“学至道知其善”呢?我觉得,学校、教师、家庭都应该有所作为。

首先,学校要转变教育评价观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能重成才轻成人,不能重分数轻品德,不能重智商轻情商,应当紧紧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行评价。

 其次,教师要注重“立德树人”。“磨烂嘴皮子,不如做出好样子。”教师的言行举止有着强烈的示范性特点,要引导学生尊重老师老师以身作则的“无言之教”起着关键作用。唐朝文学家韩愈说得好:“教师以身立教,则其身亡而其教存。”教育实践也证明,学生不尊重老师,和缺乏尊师教育有关,和老师没有做出尊重的表率有关。老师如果尊重学生、尊重他人,那么教育学生尊重老师就容易得多。

再次,家长要切实尊重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第一所学校”里接受“第一任老师”的尊师教育,会对他在学校尊重老师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在,有的家长一方面希望孩子接受好的教育,一方面又不愿意尊重教师,如此做法,怎么可能“梦想成真”?因此,家长应当切记:老师得不到真正的尊重,孩子就没有好的教育?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学生称老师“那谁”说明了什么  明了  明了词条  老师  老师词条  什么  什么词条  学生  学生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