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盲人考生安置,善后比争议更重要

就近日网传“盲人考生校外租房”事件,东北师范大学回应,学校尚无针对盲人学生的特殊生活环境,配备完善的盲人生活设施尚需一段时间……在征得王宠家人同意后,决定为王宠租房(两室一厅),由其母亲陪读,租房费由学校全额承担。该住房在与学校仅一墙之隔的居民楼中,室内空调、洗浴等生活设施齐全。就王宠父亲希望学校为王宠配备导盲犬等要求,学校回应目前存在一定困难。(8月22日中国青年报)

东北师大一盲人新生申请住校被拒,校方却解释是“出于安全考虑”,遂掀起一波舆论浪潮。不少吃瓜群众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板子打在了学校身上,还有的评论直言“这让人失望”“学校的冷漠让残疾考生心寒” ……但这样的论调喊得过早,也过于偏激。

如果我们静下心来思量“学校出于安全考虑让盲人新生住外面”这一行为,就会发现其与令人失望、冷漠等标签搭不上关系。因为学生宿舍只有公共卫生间,还有用电用网的限制,这些都不太适合盲人新生,出于学习、生活和安全考虑的说法有情可原。而且,学校安排的出租房到学校的距离比学生寝室还近一半,学校还将以按月发放补贴的形式全额承担房租,如果家长留下作为陪读,学校也可帮助提供一份工作。如此这般,不仅与冷漠不搭边,反而是极具“人性化”的关怀。

学校在得知盲人考生被录取至今,也一直在用心筹备,用心接待安排,并多次与学生及其家长沟通,表示在之后还会进一步采取帮助举措,比如成立学生管理志愿服务队,组建相关教师团队,探索特殊学生培养的有效途径,在校内逐步设置适用于残疾人的公共设施等。

至于盲人学生希望住到集体宿舍,不希望被区别对待的想法可以理解,在长期住盲校、缺乏集体生活经历的前提下,有这样的要求也确实不算过分。但是在安全面前,这种想法和要求只能成为小小的遗憾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是对后者的抛弃,学校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让盲人学生有集体感、融入感,之前提到的学生管理志愿服务队就是一个不错的措施。

大学中,盲人学生较少,缺少相应完善的配套措施,对盲人学生学习与生活上的安排也没有制度化的相应规范,这是事实。也正由此,学校和家长学生在沟通的过程中较易出现争议。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和家长、学生要做的不应该是去放大争议,而应是好好沟通,多些互相理解,一切以学生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探索中实现最好的安排。

就本事件而言,学校的应对举措已经相对较好,而家长希望学校配备导盲犬、助残车和专门工作人员的建议,确实有些强人所难。盲人考生上大学,除却家长外,学校和社会的确也需要负责,但学校的付出应是有限度的,学生家长不能过度依赖学校。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善后  善后词条  盲人  盲人词条  安置  安置词条  考生  考生词条  争议  争议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