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家庭教育应补上“逆商教育”这一课

近日,浙江在线报道了一名初中男孩因为嫌弃有空调的大学宿舍条件太差,不如星级宾馆,第一天就从夏令营落逃的新闻,在网上引发了热议。

有教育专家称,这名落跑男孩平时不喜欢社交的可能性比较大,住宿条件差有可能只是借口。以报道事实看,这名男生是因为嫌弃有空调的大学生宿舍条件太差,吃不了这个苦,才选择落逃的。于此,我不禁想问,其它孩子能吃这样的苦,为啥这名男孩吃不了?这恐怕要从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寻找原因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了要培养孩子的智商、情商、财商外,还有一种“商”对孩子的成长也很重要,这就是逆商。逆商是指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具备了这一能力,孩子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都能安之若素,甚至以苦为乐,朝着既定的目标奋勇前进。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每个家庭几乎都是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每个家庭几乎都把最明亮、最温暖的房间让给孩子,冬暖夏凉。这种养尊处优的生活,培养出了被宠溺的一代人。家庭对孩子的过分保护导致他们面对困境时,变得脆弱而不堪一击。

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说:“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小时候不对孩子进行逆商教育,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社会激烈的竞争及复杂多变的环境而深感痛苦,就如报道中的男孩一样,关键时候选择逃离。这样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家长的期望以及孩子所有的人生理想也都将化为泡影。

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国外的家庭教育经验。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第17任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在一次演讲中竟然公开“祝福儿子拥有痛苦和不幸”,这种说法听上去让人不可思议,但他认为,孩子偶尔运气不佳,这样才会意识到机遇在人生中的地位,进而理解成功并非命中注定,别人的失败也不是天经地义。

在德国,家长会专门为孩子创造吃苦的机会,培养孩子的逆商。诸如,有一个德国家庭,家里有两个孩子,每月零用钱仅30欧元,而且还要帮家里干活才能得到。其中一个孩子负责为花园里的植物浇水、翻土及擦洗汽车,而另一个孩子则帮父母洗餐具、收拾房间、去商店购物和擦洗全家人的鞋子。到了暑假,两个孩子还要骑着自行车,顶着炎炎烈日,挨家挨户送报,以此来赚取买书籍、玩具的费用。有些中国家长对这一“残忍”的做法不理解,而这些德国家长却认为,孩子总有一天要去更广阔的天地闯荡,为了他们将来能应对挫折,一定要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能力。

中国的家长也要补上逆商教育这一课。对孩子进行逆商教育时,家长应着眼于四个方面:控制、归属、延伸和忍耐。控制指对逆境有多大的控制能力;归属指逆境发生的原因和愿意承担责任、改善后果的情况;延伸是对问题影响工作、生活等其他方面的评估;忍耐是指认识到问题的持久性以及它对个人的影响会持续多久。

双休日或节假日,家长们不要把孩子禁锢在家里,享受天堂般的生活,或者让孩子在辅导班、培训班之间疲于奔命,要让孩子们走出家门,并且为他们设定一个目标,布置一项任务,让孩子在完成目标和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自我控制力和忍耐力,寻找归属感。可以让孩子回农村参加劳动,体验农村艰苦的生活条件;也可以到厂矿企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体验工人师傅创造性劳动的艰辛;还可以有选择地参加一些夏令营、冬令营,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

家长们要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各种吃苦的机会,只有让这些“温室的幼苗”具备较强的抗击挫折的能力,经受住各种困难的考验,他们最终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词条  教育  教育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