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莫用成人思维定义孩子间的“交易”

近些日子里,大热电视剧非《人民的名义》莫属。北京的一位一年级小学生家长黄女士发现,这两天她的儿子每天放学都能带回一包食品,有时候是牛肉干,有时候是糖果。儿子说这些都是帮同学写作业挣来的。黄女士说,“这不是跟戏里面的‘小皮球’一样吗?‘小皮球’让同学抄作业一次可以挣5块钱,我儿子帮了同学就可以挣来零食。”(4月24日中国青年报)

热剧《人民的名义》中,“小皮球”一方面让同学抄自己作业挣钱,一方面给队长10元、副队长5元,花15元钱给自己买来学校球队的一个替补身份。“小皮球”的这种做法并非是电视剧的纯粹虚构,也真实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只不过,平日里,孩子们的这些做法都是隐蔽的、不公开的。一旦“暴露”出来,家长惊诧,公众惊讶,孩子间的这些“交易”,令大人们难以置信,不能容忍,甚至有人用“成人思维”冠其名曰“成人式腐败”。

对于给孩子扣上的这顶“成人式腐败”帽子,我是持怀疑态度的:孩子间的这种“交易”果真如此严重吗?

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钱物交易”、“钱工交易”等都是一种很正常的社会行为。只有“权钱”交易才被称之为腐败。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他们的行为是成人的影子,因此,在他们的小世界里,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交易”。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心是单纯的,稚嫩的,他们心里并不一定如成人想得那般深刻,如成人般那样的老谋深算。况且,诸如像“抄作业赚钱”之类的交易,即便放到成人社会里,也是不能定义为腐败的。

在这里,我非是对孩子间“交易”行为持肯定态度,只是想说,孩子间的交易并没有大人想象的那样严重,更没有大人想象的那样“大恶”、“大害”,过度地关注和放大,以“莫须有”的罪名对孩子们口诛笔伐,斥责鞭挞,是一种不理智、不负责任行为,不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不可否认,孩子间“交易”行为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和危险性。这种行为,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遏制与矫正,孩子们的价值观就容易混乱,精神就容易消逝,其后果就会很严重。因此,对于孩子间的“交易”行为,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应当采取针对性措施给予制止和矫正。

英国哲学家洛克说:“要教育儿童用理智克服欲望”。教育儿童如此,成人在教育过程中更当如此。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面对“小皮球”及他们间的“交易”,要保持高度的理性和理智,尽可能地做到热问题冷处理,消极问题积极处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克制自身欲望得到满足的能力”,引导他们“用理智克服欲望”。一旦孩子们“克制自身欲望得到满足的能力”增强了,那么他们当下乃至今后的“交易”行为便会减少甚至杜绝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成人  成人词条  思维  思维词条  定义  定义词条  孩子  孩子词条  交易  交易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