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功利化评价让社会实践变了味儿

参加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识社会、锻炼自我的好机会。有数据显示,每年约有500万名大学生参与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体制机制和现实意义提出质疑,称其“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中国教育报》7月25日)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毋庸赘言,需要探讨的是,为什么有不少大学生将社会实践视为鸡肋?在笔者看来,这和近年来部分大学生社会实践趋于功利化、表演化和形式化有关。有的大学并不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而是急于“展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效果,结果“逼迫”一些学生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

多年前,媒体就曾报道,有大学以媒体是否报道来考核大学生社会实践,这就是典型的功利化社会实践体现。有的大学生为获得媒体关注,就找媒体拉关系,搞炒作。媒体拍完照片后,社会实践活动也就宣告结束。这种“新闻式”的社会实践,只重视形式,不重视实质。如果这样的社会实践被学校作为典型加以进一步宣传,知道来龙去脉的学生们必定如法炮制。

还有的大学通过展览的方式展示学生社会实践成果。在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前,学校(辅导员)会给学生布置撰写社会实践报告的要求,只要交上制作精美的社会实践报告,通常会获得不错的社会实践评分。于是,有不少学生把功夫花在制作报告而非进行社会实践上,这样的社会实践严格说来仍是纸上谈兵,非但没有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而且助长了弄虚作假的风气。还有学生为了向学校交差,根本就没有到居委会、企业、社会机构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而是随便找个单位盖章,以证明自己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

正如《中国教育报》这篇报道所提到的社会实践故事一样,做问卷调查本来就应该货真价实,而不能闭门造车。关在寝室里,发动周围同学或亲朋好友,甚至完全由自己填写的问卷,是毫无价值的。可是,对于大学生上街进行街头调查,请人填问卷,却有很多人不理解,认为只要随便填一下就可以了。

严格说来,社会实践中的弄虚作假和考试作弊、学术不端,都是为了获得好的评价而采取不诚信的手段(有的学生获得的社会实践奖励,会记录进档案,并作为评优所用)。不管社会实践是否纳入必修课或者选修课计学分,任何弄虚作假行为、形式主义做法,都不应该被允许。而社会实践之所以会功利化、表演化和形式化,根源还在大学对社会实践的评价机制出现偏颇。

如前所述,有的大学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考核只看“报告”和“成果”,而没有过程性评价。这犹如大学对论文的评价只看论文是否发表,以及发表的期刊层次,而不去阅读论文本身,分析论文的学术价值和贡献。如果大学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有专门的报告会(汇报会)、答辩会,由学生讲述社会实践的经历、感受与收获,再由同学、老师对社会实践中的一些环节提问,试问还会有学生把社会实践作为走过场吗?走过场的社会实践很难有真情实感,无法说出具体的体会与收获。

而进行这样的报告会、答辩会,也要求大学在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以及大学生自发进行社会实践)时进行培训,并给大学生配备社会实践导师,由导师和学生一起,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发展,以及未来职业发展规划,策划社会实践选题,构思社会实践活动,并由导师对学生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跟踪、指导。这才是真正把大学的课堂延伸到社会,让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变得有价值,也让大学生觉得社会实践确实对自己的成长有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功利化评价让社会实践变了味儿  功利化  功利化词条  味儿  味儿词条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词条  评价  评价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