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有多少“创新作业”是家长在代劳?

蒲公英评论作者刘泽溪在文章《不要让作业创新造成家庭负担》中就杭州某学校布置养蚕作业一事发表观点说,作业创新,应当考虑学生的家庭状况和个人能力。我深表认同,现在有些学校布置作业有形而上的偏好,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变花样而变花样,超出了当下的生活实际,超出了孩子的水平能力,不少“创新作业”其实是家长在代劳。

去年春天,我家孩子老师也布置了养蚕的作业,但现在的小区很难找到桑树。后来费尽周折,我们在路边找到一棵,孩子欢天喜地以为蚕宝宝的口粮问题解决了,却发现这是打过农药的,桑叶不能给蚕宝宝吃。只好网购桑叶,并放进冰箱冷藏保鲜——这就很麻烦,喂之前,需要提前拿出来,并用纸巾擦拭表面的水分,晾干。而孩子平时要上课、写作业,没时间打理,喂养蚕宝宝的任务就落到大人身上——这已经完全偏离了让孩子到大自然采集桑叶,体验自己喂养小动物的初衷。出发点是很好的,但是没有考虑当下的生活实际,所以成了“大人养蚕孩子交作业”。

再说说每个班级要做的壁报。我曾在2015年第5期的《教师月刊》撰文《这是谁的壁报》,写孩子班里的壁报完全由家长做,搞得花里胡哨“高大上”,却丝毫不能体现孩子的创意,只是一群妈妈们自鸣得意的成果。孩子没有参与,没有付出,所以对壁报毫无感觉,平时连多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这样的创新只是让家长大显身手了一番,与孩子有何关系?作业再漂亮又有何意义?我宁愿看到到处都是很幼稚却很真实的涂鸦,因为这些至少能体现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审美和兴趣,也不想看到由妈妈们代劳的高雅作品。

还有些学校要求小学低年级孩子做PPT,这也超出了孩子的实际水平,最后大多是家长忙活一个周末,上交一份看似美观实则与孩子无关的作业。

所以,作业创新要从实际出发,从孩子出发,考虑孩子的兴趣、水平以及作业本身的可操作性,这才是有意义的、可落地的创新。此种创新不需要多么“高端大气上档次”,但一定要接地气,要让孩子们喜欢、会做、能接受——这才能让作业的主体孩子真正参与并受益。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代劳  代劳词条  作业  作业词条  家长  家长词条  多少  多少词条  创新  创新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