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注水简历”背后的真问题不容忽视

据媒体报道,学生会干事变成干部、共青团员“眨眼”成共产党员、短期培训就成名校毕业……正值高校就业季,类似的简历造假、文凭“注水”,在一些高校毕业生求职中已成公开的秘密,甚至出现比拼造假现象。一些大学生们的求职焦虑并未减轻。(1月5日新华网)

诚如报道中所言,一些毕业生认为给简历和文凭“注水”成本低、核实难,于是便选择“铤而走险”。这种为满足一己之私而不惜破坏社会公平正义的做法,除了进行道义上的谴责和规则上的制约外,着实没有更加有力的惩处手段。而诸如此类的不良行为,往往会像蛀虫一样腐蚀社会的公正。

注水简历”的危害不言而喻,但在其背后,还有几个问题必须厘清:

其一,作为大学毕业生,其知识水平毋庸置疑,但诚信意识为何如此淡薄?近日,多个省份公布了免费师范生的违约名单,并将这些违约行为记入个人诚信记录。类似的还有不少毕业生签工作时反复违约,直至找到最满意的岗位;大学考试时常有人作弊,等等。这些行为的背后,都指向大学生诚信意识较低的事实。大学生的知识水准和道德水准如何才能成“正相关”?

其二,大学生简历“注水”高校是否知情?在简历和文凭上玩猫腻,无非是想在求职中给自己增加一筹砝码。加之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加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就成了大学生为求职而进行的重点准备。但是明目张胆地给简历“注水”,学校真就一点不知情?每年各高校都要发布毕业生就业报告,以此来为自身做宣传。对毕业生就业率的比拼,促使部分高校采取纵容或者默许的态度来面对毕业生简历造假的事实。在不少高校看来,毕业生只要能就业、就好业,即使掺杂点水分也不为过。

其三,招聘单位为何如此看重简历?招聘单位对毕业生不了解,个人简历是招聘单位最方便快捷了解毕业生的方式,含金量高的简历自然能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但也不得不说,在招聘过程中,简历只起到敲门砖的作用,后续的笔试、面试等环节才是重点。过分在意毕业生的简历,而忽视对其能力的考察,也是造成毕业生简历“注水”的原因之一。

注水简历”的背后,既暴露出高校诚信教育不足的现实,也反映出过分强调就业率的评价失误,同时也折射出招聘单位重简历而轻能力考察的现状,这些都需引起重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注水  注水词条  不容忽视  不容忽视词条  背后  背后词条  简历  简历词条  问题  问题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