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落实“双减”要找准发力点

近日,杭州市九莲小学向全体家长和学生发出“减负不背包”倡议书,提倡全校所有年级学生放学后将课本统一放在本班自己座位的抽屉里,上下学不背书包;在校完成书面作业,放学后在家多安排体育锻炼、阅读、家务劳动等课外实践。(9月2日 澎湃新闻)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文件出台后,各地各校开展了一系列“减负”行动,对作业进行了一场深刻的“革命”。但是,“双减”不只是简单地做加减法,而是从理念到行动的变革,要找准发力点才行。

要弄清“负”之源。“负”作为学生发展道路上的“中梗阻”,在各地各校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和呈现方式,同时,也有各种各样的“致病基因”。要想“减负”,必须弄清“负”之源,列出清单,一项一项整改,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各校可以通过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会、家长座谈会等途径,及时听取师生、家长的声音,找准病灶和病因,才能治好“末病”和“未病”,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扫清障碍。

要找准“下刀点”。对于“负”这一顽疾,要做好联合会诊,找准机理,选好“下刀点”,明确由谁操刀,如何操刀,确保手到病除。然后,还要做好“放化疗”工作。这个过程不仅需要胆大心细,还需要专业知识做支撑。为此,学校要做好顶层设计,做好过程优化。杭州市九莲小学不让学生背书包,只是“减负”的一种形式。学生的“负”不在于教材,而在于大量的习题及拓展性作业,这些都不是书包能承载的。

要做好“营养补给”工作。“减负”不能一减了之,还要做好辅助性工作。“减负”是一台“大手术”,有些冗余的东西虽然割除了,但也会损害健康。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要给学生做好“营养补给”工作,可以是手工劳动,可以是体育锻炼,可以是创新性实践,让学生在丢掉作业的同时,保证学习质量,提升综合素养。学生和家长尝到“减负”的甜头,才能配合学校主动减,“减负”才能走深、走实、走细。

总之,“减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家庭持续发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落实“双减”要找准发力点  发力点  发力点词条  落实  落实词条  
教育评论仪式感

 教育也要有仪式感

7月13日,眉山市东坡区苏祠中学一位教师的退休演讲视频获无数网友点赞。该教师用幽默、风趣又带点“调侃”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教学生涯,引得台下观众爆笑连连。(7月1...(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