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应确保教师课后服务补贴及时发放到位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生学业负担一定程度减轻,教师的负担却明显增加。课后服务是教师工作时长增加、工作压力增大的原因之一。当前形势下,将课后服务补助办法和补助标准亮在明处、落在实处、及时发放到位,是缓解教师负面情绪的“必答题”。为此,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化解补贴标准太低、发放不及时、不公平等现实问题,确保教师课后服务费足额发放。

一是均衡。《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出:省级政府要制定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办法,明确相关标准,采取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确保经费筹措到位。

目前,经济发达地区课后服务由政府“买单”,无需家长掏腰包,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水平较高,教师课后服务补贴标准相对统一,教师获取的补贴能足额到位。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教育“洼地”对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公共财政又捉襟见肘,课后服务政府“零”投入,教师课后服务补贴主要来自学生缴纳的课后服务费。为了不增加家长的经济负担,又设定了课后服务费上限。这样一来,规模较大的学校收费相对充足,教师课后服务补贴相对较高;规模较小的学校特别是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课后服务补贴很低。课后服务补贴出现市际、县际、校际之间的不平衡,难免影响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

基于此,市级发展改革部门要会同财政、教育等部门,结合当地实际,综合考虑物价水平等因素,制定课后服务参与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办法和补助标准。县区政府及发展改革、教育、财政等部门要根据区域中小学校实际,按补贴标准逐校核定课后服务补贴经费总量。根据公共财政保障水平及居民教育支出能力,制定合理的学校课后服务性或代收费标准,逐校确定课后服务经费财政保障额度,以“政府购买服务”或“财政补贴”等方式冲抵不足,保证课后服务经费校际平衡,从而确保教师课后服务补贴达标、均衡。

二是规范。当前,课后服务经费收支还存在不规范现象。比如,学校领导、教师加班费用没有支出“口”,学校便从课后服务经费支出,挤占课后服务补贴;有的学校对“课后服务费用主要用于参与课后服务教职工和相关人员的补助”理解不准确,将“相关人员”扩大化,扩大了课后服务补贴的支出范围,侵犯了教师的合法利益。

课后服务如何补贴、补贴多少,涉及教师切身利益,关乎课后服务的质量效能。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中小学校要规范课后服务补贴收支。市、县政府要建立课后服务经费配套政策体系,为教师权益提供政策保障。要核算课后服务成本,通过财政拨款、家长缴纳、社会捐助等方式做好经费保障。可将课后服务经费纳入所在地区经常性财政经费预算,纳入专户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可建立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池”“周转池”,通过课后服务经费调配平台,补齐短板,确保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课后服务补贴发放足额到位。要建立课后服务补贴发放纪律检查及督导检查机制,对截留、挪用、挤占课后服务经费说不。学校要按照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制定完善课后服务补贴发放办法,经教代会通过,报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后执行。要建立教师课后服务补贴月度公示及纠错机制,确保课后服务补贴公开、公平、公正发放。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必须保证教师的幸福和尊严。只有课后服务补贴发放到位,才能缓解教师的压力,增进教师的认同,提高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最终提升课后服务水平。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课后  课后词条  补贴  补贴词条  发放  发放词条  到位  到位词条  确保  确保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