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好书读评】找寻教育体验

教育现象学的重要开创者马克斯·范梅南和教育现象学知名专家李树英合著的《教育的情调》,是一本对教师和家长都很有指导意义的教育论著。该书强调“体验”在教育场域中的重要作用,引导读者思考教育学的根本是什么,什么样的关系是具有教育意义的关系,激发读者重新寻找对生活和教育的体验。

教育现象学是一门探究教育生活现象及体验的学问,强调教育工作者要对教育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现象进行追问。教育现象学认为,比起课堂中的显性情况,更要关注课堂的隐性方面和学生的生活世界;比起教之“学”,更要关注教之“育”;比起教师工作的技术层面,更要关注教师的实践智慧和教育机智;比起现象学哲学的理论,更要关注现象学方法在教育中的实践。

教育现象学认为,教育学应该是一门探讨成年人如何与孩子相处的学问。通过对生活过程中的人的独特性的关注,唤醒人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并反思、质疑包裹自身的各种文化、传统、规定、理论、规则等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需要教育工作者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形成一定的反思力,并不断进行阐释性思考和行动实践,尤其要保持对生活现象和教育现象的关注度和敏感性。

在实操环节,该书晓之以理,利用大量的访谈案例,展示了“孩子”的内心世界,为教师和家长照见自己行为的合理性提供了一面镜子。作者认为“教育工作者,无论举动多么善意,言语和行动所表达的情境仍然可能与孩子的体验到的情境对不上号”。对于教师来说,把握教育的敏感性、保持教育机智、保持周全的思维十分重要。对于家长来说,在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观察、聆听孩子的想法,并给与及时的反馈,尤为关键。

对于如何保持孩子的好奇心,作者认为“真正的好奇不是问好多好多问题,而是所问的问题能以某种方式返回给孩子”。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说的是“以某种方式返回”,而不是“以正确的答案返回”。孩子好奇心强,这是自然规律。然而,面对孩子的提问,大人的表现常常不尽人意,或迅速给出简单的答案,或因问题乏味拒绝回答,这些处理方式都不利于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作者认为,最正确的方法是用浅显的方式深化问题。我的理解是,教师或家长与孩子一起探寻出合理的答案,这些答案不一定是真正的、科学的答案。事实上,很多教师或家长也不一定能准确地回答一些孩子的疑问。

对于肯定和表扬,作者认为“表扬既可能带来积极的结果,也可能带来消极的结果。表扬应该是有意义的,而不应该是不加区别地给予的”。阅读相关案例后发现,如果是单向度的表扬——教师和某个孩子之间的表扬或约定,会产生持续的激励作用,但如果学生轻易就得到了表扬,就会失去价值和分量,班级集体层面的表扬尤其要慎重、平等。因为表扬一旦带来不平等的感觉,学生就会感到优越、虚荣或者窘迫。所以,教育需要对“适合的与不适合的表扬予以准确的区分”。

对于气氛的作用,作者认为“气氛是体验生活空间的方式。气氛是老师将自己呈现给孩子们的一种方式,也是孩子们将自己呈现给教师的一种方式”。在作者看来,家庭、教师、学校的氛围都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影响。为孩子提供有归属感、安全感的氛围,是教师和家长的使命,学校的责任尤其重大。作者认为,一方面,学校是保护孩子的领地,是孩子走向现实社会的避风港。另一方面,学校也是培养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特殊场所,是联系家庭和社会的一座桥梁。学校、教室和家庭的氛围深刻地影响着孩子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作者也提出,要给教师和家长试错的空间,教师和家长不可能一直用教育学的态度对待孩子,如果因为情绪或判断失误采用了错误的方式,也不必过度自责,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和家长是否会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的失误,从而及时地矫正或者补救。

此外,该书还对“如何让孩子感受家长的‘在’”“如何理解孩子对秘密的体验”“每个孩子都应该被‘看到’”等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政涛教授认为,《教育的情调》是献给教师、教育学者和学生的礼物。在我看来,这本书对家长也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因为它强调了教育现象教育体验,寄托了我们对孩子和教育绵绵不绝的期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好书读评】找寻教育体验  好书  好书词条  找寻  找寻词条  体验  体验词条  教育  教育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