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鸦片战争中国挺过来了,为什么印度却沦为英国殖民地

说起中国近代的对外反侵略战争,只能用屈辱二字来形容。鸦片战争时,面对4000余英国远征军,几十万清朝军队却被打得溃不成军,又是割地又是赔款,至今想起来仍然莫名悲愤。

不过,即便如此,当时的中国尚能组织一定力量的反抗,使西方列强始终不能完全奴役中国,尚能维持大一统的主体结构。

那么,同样是面对英国的侵略,为什么印度却一败涂地,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呢?

这还得从十八世纪的普拉西战役说起。

十八世纪中期,葡萄牙殖民者逐渐退出印度,而英国和法国也同时进入印度。由于此时英、法之间一直在欧洲互掐(英法百年战争),在印度也爆发了激烈冲突。

此时,印度出现了一个勇于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孟加拉王公——西拉杰·乌德·德拉。在法国人的支持下,这位年仅27岁的孟加拉贵族,一上台就向英国人发起了进攻,率军攻入了英国的一个据点威廉堡,并杀死了留在据点里的英国人。

英国怎堪忍受这种耻辱,当即组织了1200人的远征军,由英国著名军事家克莱武率领,抵达印度,随后又在当地招募了两千多人的雇佣军。

双方最终在普拉西展开决战,西拉杰的军队有7万之众,而且拥有法国支持的50多门火炮以及数十名法国炮手,而英军不到4000人,双方实力对比悬殊。

西拉杰的战斗部署是先用火炮猛烈轰击英军,然后自己率主力正面迎战英军,最后让自己的伯父米尔·贾法亲王,率15000骑兵在关键时刻给予英军致命一击。

战斗刚开始时,跟西拉杰部署的一样,英军被猛烈的炮火打得节节败退,但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大雨,西拉杰的火炮失灵,但他以为英军的火炮也同样失灵,于是亲自率领主力开始向英军冲锋。

但英军作为一支近代化军队,部队训练有素,早就做好了准备,将火炮全部用帆布盖上,使其未受到损害。因此,西拉杰的部队一冲锋就暴露在了英军的炮火中,伤亡惨重。双方陷入胶着,英军凭借火炮优势开始反击,西拉杰的部队开始退却。

而此时,作为战役的决定性力量米尔·贾法亲王率领的15000骑兵进入战场,这位被西拉杰寄予厚望的伯父,看到本方军队处于劣势,本来要率领骑兵向英军发起突袭的他,竟然临阵倒戈,调转方向,向自己的侄子发起了冲锋。

这个载入战争史册的一幕,让西拉杰看得瞠目结舌。

结果,西拉杰的部队被击溃,除一部分溃逃外,大部被俘,西拉杰也战败被杀。

原来,在这一决定印度历史的关键性战役中,米尔·贾法亲王在战役之前就被克莱武重金贿赂,作为内应,他率领的“决定性力量”在战斗中一直犹豫观望,在本方部队即将溃退之际,看准时机的他,毅然向自己的侄子发动了致命一击,为英军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此战过后,在英国分化瓦解的策略下,印度再也没有出现有组织的大规模抵抗,英国在印度的殖民之路迅速推进,数十年间便将整个印度纳入其殖民地领域之内。

印度人不善战,这大家都知道,但这种临阵倒戈,看到自己国家的军队快支撑不住时,选择“补上一刀”,这也确实是太无耻了!

这些年来,印度人一直在跟中国人较劲,好像还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真不知道他们的优越感是从哪里来的。

所谓“国无防不立”,印度人要想跟中国平起平坐,还是先学学中国人的抗争精神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词条  印度  印度词条  英国  英国词条  殖民地  殖民地词条  沦为  沦为词条  
史评

 三国时代的“人吃人”现象

汉末时,淮北、河北、扬州、中原一带几乎年年天灾人祸,到处都有人吃人的事情发生。《三国志》、《后汉书》有许多关于人相啖食的记载。王忠,扶风人,少为亭长。关中大乱时...(展开)

史评

 秦国重要策略家和政治家:范睢

范睢是战国时期一位重要战略家,他的历史地位不亚于苏秦、张仪。是他为秦国制定了远交近攻的战略,也是他力主加强中央集权,罢免四贵,为秦统一六国大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范...(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