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鲜花节

  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是怒族阿龙支系的“鲜花节”。怒族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1990年人口普查只有27123人,其中95%以上分布在云南西北部的怒江州境内。这是一块神秘的土地,源自唐古拉山的怒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造就了可同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相媲美的东方大峡谷—怒江峡谷。怒族是怒江峡谷最古老的居民和最早的开拓者,怒江、怒山皆因怒族而名。

  鲜花节相传是怒族人民为纪念发明了溜索,使怒江两岸的怒族人得以互相往来的阿茸姑娘,她在农历三月十五日因逃避抢亲而被残暴的奴隶主指使家丁烧死在岩洞中。怒族人民为纪念被誉为“仙女”的好姑娘,将其遇害的岩洞称为“仙女洞”。又因为阿茸姑娘遇害的时候,仙女洞四周山花怒放,所以祭莫她的日子被称为鲜花节。届时,怒族老幼身穿节日盛装,携带炒而、把把、酒、瓜果等,聚集在捧当山“仙女洞”前,对歌赛舞,狂欢三天三夜。

  姑娘们则成群结队给仙女洞的崖神供奉谷物、米酒,然后进洞采接“仙乳”。“仙乳”是从酷似女乳的钟乳石上滴下的略带乳白色的矿泉水。人们普遍认为“仙乳”有神效,老人喝了延年益寿,青年人喝了身强体壮,孩子喝了健康活泼,病人喝了康复。不孕妇女喝了身怀六甲……甚至用“仙乳”浸泡过的谷种,也能防止虫蛀,获得丰收。因此,“仙乳”被当作馈赠亲友的珍贵礼物。归家途中,姑娘们载歌载舞,采集大捧大捧的杜鹃花,把住房、宅院装扮成花的世界。在这个充满了花香的世界,串访亲友的、参加弩弓比赛的、比赛划船的人们尽情地游玩,到处是欢歌笑语,节日气氛异常浓郁。

  农历的三月十五日,是怒族人民的传统节日—鲜花节。

  这一天,怒族山乡村寨的人们,采来鲜艳的杜鹃花,捧着醇香的“咕嘟酒”和美味佳肴,来敬供村边石灰岩洞中的“仙女”像,以表示对“仙女”的崇敬和怀念,并借以祈求五谷丰登,吉祥如意。

  怒族人民的“鲜花节”又称仙女节,关于其来源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相传,古时候怒家山寨,缺水缺粮,饿砰遍野,人们无法生活下去。当时有位名叫阿茸的怒族姑娘,她不但长得漂亮,而且聪明伶俐,力大无比。她看到乡亲们的苦难,就张开双臂,劈开了悬崖,在高黎贡山半腰的万丈陡壁上凿通了一个石洞,为怒族群众引来了清例的泉水,使怒寨土地得到了浇灌。从此,怒江两岸的石头变成了细土、荒山变成绿洲……然而,奴隶主却把阿茸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他们要千方百计地害死阿茸姑娘,便派人把阿茸姑娘烧死了,大火烧了九天九夜。阿茸姑娘牺牲时,正值农历三月十五日,纯朴善良的怒族人民为纪念这位为民造福的姑娘,就把这一天定为自己民族的节日—鲜花节。

  “乃仍节”,俗称“鲜花节”,又称“仙女节”,是贡山县丙中洛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该节是怒族民众为纪念传说中的少女阿茸而举行的。阿茸美丽、善良而又聪明,架起怒江上第一条溜索,开凿山洞引来清泉。后来,她为保护泉眼而被头人乱箭射死。阿茸死后化为石像,从酷似石像的崖洞里渗出的泉水,甘甜清纯,能治百病。根据《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自治条例》规定,怒族民众于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祭祀活动,节期3天。其间,丙中洛等地的怒族民众,身穿节日盛装,扎上一束束鲜花,带上粑粑、炒面,背上酒,聚在崖洞前进行祭祀,唱歌跳舞,访问亲朋好友,比赛射弩等。返回时,人们从山上或路旁摘回一些鲜花,插在屋子中央的木柱上,有些姑娘还将绚丽的鲜花插在头上,打扮成仙女一般美丽动人,“鲜花节”“仙女节”由此得名。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鲜花节  鲜花  鲜花词条  鲜花节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