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白马人采花节

  采花节,是甘肃省舟曲县博峪乡(原为文县管辖,1984年4月14日交舟曲县管辖)白马人在每年农历五月初四日至初五日的一个祭祀活动。

  农历五月初四凌晨日出之前,寨子里的人们纷纷去抢泉水,背回家喝,洗发、洗身。相传这一天日出之前的山泉喝了可消灾祛病,沐浴可给人带来吉祥。

  “抢水”结束之后,各家父母便将女儿尽善尽美地打扮起来。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寨子里的乡亲们盛装来到寨口为上山的姑娘们送行。节日期间,出嫁在外的年轻媳妇都要回娘家,同娘家寨子的姑娘们一同由哥哥、弟弟陪同上山采花,没有亲兄弟的姑娘可由堂兄弟陪同。上山的姑娘们在寨口先在领队的带领下向前来送行的人们唱《告别歌》,大意为:“花神”在召唤,我们上花山,采回鲜花献亲人。人群也随之歌唱,吹唤呐,放鞭炮,送她们出村庄。途中,姑娘们还互相唱歌问答一些有关山花的知识,唱起仕山褂。采花地点一般选在本寨子的神山上。穿山越岭进人山上后,姑娘们支锅做饭,小伙子们便来到山峰祭祀神的地方,插上新的木刀、木斧、木箭等,祈祷神保佑风调雨顺、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祭祀完毕,开始采花。姑娘、小伙子们结伴,边歌唱边向漫山遍野的花丛中走去,采集那些鲜艳的花朵,直到这些美丽的鲜花插满了姑娘的发辫。这时,小伙子们饮酒歌唱,并攀上山崖,折下香柏枝、野菜、药材等装满背莞。

  到傍晚时分,人们在搭建的庵房中升起簧火,大家围坐在熊熊的髯火周围开始唱歌、跳舞,往往通宵达旦。以前一些介绍采花节的资料,说当天晚上男女通过唱“情歌”的方式来寻找自己的意中人,其实那是猜想。据亲临岔路沟山上做现场调查的王万平先生讲,这天晚上听到他们演唱的不是即兴发挥的“情歌”,而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歌,在场的人被分成两部分,采用的是对唱的方式,这边的提问,那边的回答。让参加活动的人对歌词进行了翻译,发现演唱内容是一些类似于谜语的东西。

  问在场的人,唱的为什么不是“情歌”时,活动中主持祭祀的白马人班保保说:“我们的采花节是来山上祭祀山神的,晚上唱的歌必须是唱给山神听的,不能胡唱乱唱,唱错了山神就不高兴,会怪罪的。这些歌叫‘勒’,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原来老辈子都会唱,现在会唱的人不多了。这些歌的调子是固定的,内容也是固定的,唱的时候先唱的人提问,后面唱的人回答,如果答不上就要罚酒。”

  第二天东方发白时,人们吃罢最后一顿饭,整理好头上的花环,背起帐篷、药材、香柏枝等向山神唱起《离别歌》,人们随着歌声下山。当下山的队伍走近寨子时,他们会遇到早已等候在此的乡亲们,由寨子三名歌喉出众的中年妇女手捧龙碗边唱边向采花姑娘敬酒,以《敬酒歌》

  为她们洗尘。

  采花姑娘接过酒,边饮边回以榭酒褂,并要回答三位妇女用歌声提出的各种问题。

  村寨人将采花姑娘簇拥到打谷场上后,大家拉起手,围成圈,跳起火圈舞。领舞的姑娘手摇串铃做导引,舞蹈的人群根据她串铃发出的不同节奏,变换着队形和舞步,开始祝福活动。

  对于采花节的由来,当地有多种传说,其中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博峪是一个荒僻的山沟,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种地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这天,莲芝上山采花,被怪风卷下悬崖摔死了。人们很悲伤,便在这一天上山采花纪念她。久而久之,形成了采花节

  采花节起于白马人,后传人博峪藏族各寨子,现在每隔三年由乡政府出面将各个村联合起来,组织一次大型的“采花节”。如今“采花节”已经变成了一个融文化、经济、旅游、体育、民俗为一体的以藏族为主体的旅游节会。

  2006年9月30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甘政发[2006]78号)》把舟曲县申报的“采花节”列人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白马人采花节  采花节  采花节词条  白马  白马词条  白马人采花节词条  
茶文化茶道

 茶的美,美在一个忘我世界

美总是产生在懂得欣赏的眼光里。茶美在爱茶人的眼中,也美在爱茶人的心中。玻璃杯是透明的,它真实而完整的记录了名优绿茶、黄茶、白茶外形的秀美,浮浮沉沉间体现了茶在水...(展开)

茶文化茶道

 缘起茶书院

 一日为师终身为师,我不轻易称人家老师,更不随便拜师学艺,同时由于自己的学养肤浅,更不敢被人称作老师。记忆里曾经听圣严师父在开示中提到:“佛法难闻,名师难遇。”...(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