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山西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为民间的七夕节,也称“乞巧节”、“女儿节”。七夕节来源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山西民间习惯称之为“天河配”。清末民初时,山西民间还曾保留着扎像贺节的风俗,人们在街头巷口用树枝等物扎成一对青年男女像,表示牛郎织女相会,在像前供献瓜果桃李以示祝贺。

  七夕节里,民间流行姑娘媳妇向织女讨教手艺的活动,称为“乞巧”。山西南部民间习惯用当年的新麦秸编成一座桥,配饰以牛郎、织女、老牛、男孩与女孩、喜鹊等形象置放案头;或用彩色纸剪成上述景物贴在墙上,向织女祈祷后,拿七根绣花针并列手中,用一根彩色线穿针孔,一次顺利穿过七个针孔者就被认为乞得了巧。曲沃县盛行男女孩童以星星草、香节投放水中乞巧。晋北民间百姓习惯白天在院里晒一盆水,任灰尘飘落,晚上盆水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姑娘媳妇把绣花针涂油之后轻轻放置水面,能使针浮水面者便认为乞得了巧。晋西北一些地方人们在盆水中放置豆芽,在阳光下经过水的折射,水底倒影会显示各种形状,或蜈蚣或水蛇,或猪狗或鸡鸭,倒影愈丰富逼真就意味乞巧愈多。长治一带的女孩,七夕节前一天要逮一只吐丝的蜘蛛圈在盒子里,第二天观察其结网疏密状况,网愈密则认为乞巧越多。

  在山西,男孩也要在七夕节向牛郎讨教耕耘本领。晋南一些地方,青年男子七夕节在木板或石板上覆土,上作茅屋小景,屋旁田地中种粟生苗,称为“谷板”。晋中、晋北流行将小麦或豆类浸水生芽,七夕节用彩线缠芽,谓之“种生”。晋西北牧童要为耕牛编戴花环,“为老牛过生日”。

  山西境内七夕前后多降雨,民间把七夕节看成是“下雨天”,称织女渡河会牛郎,悲喜交加,禁不住泪如泉涌,泪落人间,便是雨水,遂有“七七不出门,出门被雨淋”之谚。此日,少女们有捣凤仙花染红指甲习俗,据说老年人见了便双目清亮、头脑不昏。山西旧时讲究七夕看天河预测米价,七夕天河昏暗则米价涨,天河明亮则米价贱,民间有“天河目米价,太乙照时康”之说。

  现代的七夕节,山西民间已没有那么多讲究,只是在姑娘媳妇中间还流行着一些乞巧活动;不少地方仍保留着制作“巧食”的习惯,用白面或糕面加糖、油作成各种食品;还有一些地方家家吃西瓜,并在西瓜上镂刻图案花纹,称之“花瓜”,这些习惯都是七夕风俗的遗存。

和顺牛郎织女传说

  在全国范围抢救与保护濒危口头与非物质文化的热潮之中,民间神话传说的保护也成为众目注视的热点话题。2006年闰七月,和顺县在省城召开新闻发布会,宣称牛郎织女传说源于和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牛郎织女故事的发生,虽然有着多地域、多元文化的特征,但她发生在秦汉之前农耕文化早已发达的黄河流域最具可能性。和顺县是该故事发生、发展的重要地域(不是唯一的地域),是七夕风俗传承与发展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地域。

  和顺县南天池、牛郎峪(均为村名)一带历来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发展滞后,至今保持着耕织为业的生产方式和淳朴的民风。南天池与牛郎峪之间不到10平方公里的境域中保留着与牛郎织女故事相关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景物20处之多,村民世代传承着生动鲜活的牛郎织女故事和七夕风俗活动,其整体环境与牛郎织女故事的情节十分融洽和谐。

  从地名来看,天河梁、牛郎峪、南天池与磨子峪(簪峪)是地方志中早有记载的地名或村名,其余地名及相关景物名称均长期流行于民间,如今能见到的有牛郎沟、牛郎洞、天河池、牛郎庙、织女庙、南天门、金牛洞、老牛口、牛头山、相思背、喜鹊山、八仙洞、哪吒塔、驴打滚等等,还有如今已毁圮无踪的王母娘娘庙、李天王塔、磨簪石等。

  近百年来,七夕风俗逐渐淡泊已是公认的事实,七夕风俗许多内容赖以生存的空间已发生巨大变化。但是,和顺南天池村一带长期保存着关于七夕文化的诸多记忆。

  民国《和顺县志》记载:“七月初七,处女用瓦器生五谷芽,向牛郎织女乞巧。”许多村庄这天讲究吃好的、放鞭炮、贴窗花、敲锣打鼓“接织女回老家”。至今,南天池村仍然保留着七夕“看天”的习俗,晚间在院中朝南向摆上桌子或案板,上面供放着连着杆茎一起煮熟的毛豆和带包叶煮熟的玉茭。

  南天池村民把许多现象与七夕联系起来编成故事,如村中有一眼古井,每至七夕井水就漫出井沿,村民曾经给井口压盖一块磨盘,据说井水上漫时能将磨盘托起。村民认为是牛郎织女显灵,至今对这口古井心怀敬意。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七月正值当地雨水旺盛之期,原本丰富的地下水与之相融,井水满溢的现象并不奇怪。当这种自然现象与牛郎织女传说相结合,在民间艺人的口碑里必然撞击出绚丽的火花。点点滴滴的火花,为牛郎织女传说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南天池村民讲述的牛郎织女传说与民间流行的故事大致相同,但要丰富、生动得多。

  村民王秉毅(2006年时62岁)、王继生(2006年时52岁)讲,牛郎排行老三,居住在距南天池仅几里路的牛郎峪,其舅姓青名似海,因做食盐生意居南天池村,青似海把织女沐浴的时间地点告诉牛郎,促成了牛郎织女相识相爱。王继生讲,南天池原住户有八姓,为李、乔、张、何、吕、曹等姓,应与“八仙”姓氏相同,王母娘娘派天兵天将下凡抓织女回天宫时,八仙曾经施法阻挡天神,现存的八仙洞、哪吒塔、驴打滚以及托塔李天王放塔之处都与此有关。

  南天池村还传承着关于牛郎织女传说的韵文体吟诵。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南天池一带的村庄有演剧酬神的风俗遗存,当地人叫“敬神戏”,主要戏本有才子戏《吕蒙正赶斋》、二十四孝故事《卖苗郎》和《探亲》等,无论演唱什么剧本,唢呐开场过门后,演员必要吟诵一段韵文:

  “天河梁下一清泉,一棵椴树盖得严。谁要喝了天池水,能活长生不老仙。”“喜鹊好,喜鹊好,喜鹊展翅搭天桥。牛郎织女天桥过,不知天桥牢不牢。”

  此时,众人会齐声附和喊道:“牢!”现场气氛顿时高涨起来。南天池村冯三(二胡、唢呐伴奏)和王宝叶(女、吟唱)是表演这段韵文的民间艺人。这段韵文据冯三讲至少已传承了三代。

  1958年10月25日,毛泽东在关于《送瘟神》的一封信中写道:“牛郎,晋人。血吸虫病,蛊病,俗名鼓胀病,周秦汉累见书传。牛郎自然关心他的乡人,要问瘟神情况如何了。”这封信是当时毛泽东写给周世钊的。根据收藏的书籍实物和网络资料来看,书信时间和个别文字略有出入,但其中认为牛郎是“晋人”却是确凿无疑的。

  2006年12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和顺牛郎织女传说”被列入山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此同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和顺县“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称号。和顺县牛郎织女文化传承的保护工作日益受到世人注目。2008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山西省和顺县“牛郎织女传说”项目名列其中。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山西七夕节  七夕节  七夕节词条  山西  山西词条  山西七夕节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