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俗信的特点

俗信具有“群体性”特点

  民俗,就是约定俗成;俗信,就是被大众厂泛认可并参与的心理信仰。俗信的群体性,既有地域的群体性,也有行业的群体性。

  俗信的群体性特点,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的从众心理形成的。

  从众心理是人们归属感、依附感的一种表现,是人们摆脱孤独、渴望交际、交流的心理需求。一些旧俗信的形成、延续是这种心理需求的结果,不少新俗信的兴起、繁衍,也是在这种心理基础上形成的。如本命年扎红腰带、过半年这些俗信在大众中十分流行,有些人虽然既不知其是何来由,也不知其有何功用,却因为要随大流、赶时髦,于是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其中。

俗信具有“功利性”特点

  功利性是所有民俗事象的共同特征,但作为俗信来说,表现得尤为突出,它能给个人和群体以很大的心理满足或行为约束。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预测预警。如算命、解梦、�习俗帧⒖捶缢欧睢白娣胤缢佑雍笕恕薄⒐�春节谁吃到包有钱币的饺子谁能发达等。当然,这种预测、预警大多是无根草,原因和结果根本没有必然联系。

  二是祈求盼望。如供奉祖先、敬神敬鬼、节Et民俗活动项目等,都是为了求吉祥、避灾祸、祈福祉。

  三是禁忌约束。如药锅子只借不还、过年忌讳不吉利话、行船忌说“翻”和“沉”等,都是为了规范个体行为,不触犯忌讳,以防产生严重后果。

  四是医治病患。有的俗信对医治某些疾患(主要是一些心因性疾患),会从心理上起到一定作用,如桃木驱邪、门神拒鬼、孩子受惊吓生病后为之叫魂儿等。

  五是劝导警诫。以俗信强调的恶果和大众所形成的力量,匡扶正义,压制邪恶,安慰人心。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纸里包不住火”、“不孝之子,不得善终”等等。

俗信具有“多义性”特点

  对不少俗信,往往是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下,各取所需,各为所用。这是作为大众化的俗信的必然产物。有些俗信本身就有着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如“闰七不闰八,闰八用刀杀”,这符合谶言的神秘性和诡谲性特点;“老婆的话是破话”,既可以解释为致使事情失败,也可以理解为破解了灾祸;“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后一句中的“灾”字,也有的说成“福”字;考试之前忌讳吃鸡蛋、烧饼,但也可以吃两个鸡蛋、两个烧饼,因为前者是认为吃圆形的东西考零分,后者强调的却是吃两个圆形的东西能考百分的效果。这种多义性,说明俗信文化的多元化,以及俗信的不强迫性和日常生活性、松散性,也反映了一些俗信的不可验证性。另外,许多俗信就是只讲结果,不讲原因,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人们只管随着大伙一起去信、去做就行,而不必去追根究底问个为什么。

俗信具有“经验性”特点

  由于相当一部分俗信来源于人们生产、生活经验的累积,尽管有的俗信进行片面化的抽象,将一部分经验极端化、绝对化,但其经验性特点仍十分鲜明。如“男人头上三把刀,早酒晚茶黎明色”,就包含了男子生活保健的有益经验;“酸儿辣女”,对怀孕胎儿性别盼判断也有一定的道理;“有钱难买老来瘦”,是年长者的健康长寿诀窍,但主要是对生活宽裕者而言,对贫穷阶层,则不乏调侃意味。

  其他关于物候、气象、农事方面的俗信,更是如此。如“干蜻蜓,湿燕子”、“水瓮穿裙山戴帽,必是大雨要来到”,从中我们看到的是群众在日积月累的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

俗信具有“变异性”特点

  首先,俗信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由于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俗信也随之发生变异,甚至逐渐被社会淘汰。例如,在封建帝王时代,由于皇权观念的禁锢和科学知识的缺乏,人们普遍信奉皇帝是“真龙天子”,王侯将相则是天上的“星宿下凡”,信奉“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到了现代科学发达、民主昌明的社会,“真龙天子”和“星宿下凡”已成为无稽之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念早已被抛进了太平洋,而代之以人民自己当家做主的思想。人们甚至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即使天上的太阳,说不定也能靠人工另外造出来。再如,“好马不吃回头草,好女不嫁二丈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条扁担抱着走”、“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等婚姻俗信,随着男女平等思想的树立、婚姻法规的保障,已极少有人相信。

  旧时由于封建礼教的影响,穿衣禁忌裸露身体,特别是女子更忌裸露,叫“男不露脐,女不露皮”。后来女性们穿起了紧身开叉露大腿的旗袍,不露皮肉的禁忌自然被打破。现在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更大变化,“紧、透、露、瘦”,时髦性感,已成为众多现代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的着衣标准,不仅紧身衣、超短裙、短衫短裤盛行,甚至过去仅作女子内衣的肚兜,也成了许多城市大街上年轻女性的流行时装。即使是寒风刺骨的严冬,也不乏“要风度不要温度”、穿着裙装翩翩而行的“美丽冻(动)人”者。

  其次,新的俗信在人们的生活中源源不断地形成。这里面有的是区域文化交流的影响,有的是新的生活禁忌。但是,也有一些仍为心理暗示所控制,没有超出俗信的范畴。如“8”发、“9”久之类口彩语的流行,“13”、“4”等数字的禁忌,就很典型。还有一些坏的风气为大众所认可,如“十个公章顶不上一个老乡”、“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等等,虽被不少的人所信奉,却是地地道道的不良社会现象。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很难说新俗就是良俗,旧俗就是陋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俗信的特点  特点  特点词条  俗信的特点词条  
茶文化少数民族节日

 定日赛马会

 定日地处后藏地区,其经济以农业为主,它与藏族其他地区赛马节基本相同,但不是以全县乃至更大规模进行比赛和物资交流的综合性活动,而是以一乡一村为单位进行。单纯的赛...(展开)

茶文化感恩节

 感恩节成为全国性节日

 在黑尔夫人的最后一篇文章发表后不久,林肯总统在1863年10月3日宣布了感恩节。从此,感恩节成为一个在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庆祝的全国性节日。林肯的文章清楚地...(展开)

茶文化茶文化

 比苦丁茶还苦

最近,我小姨从贵州老家来了,带了不少的土特产,其中有几大包苦丁茶。这苦丁茶出产于一个地名叫桥底的大山里,是我另一个亲戚家自产的。听父亲说,出产苦丁茶的地方,山有...(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