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冬至节

冬至节由来

  农历十一月中,也就是公历12月22日前后是中国传统节日冬至节的日子。所谓冬至,就是“冬天到了”的意思。这一天,北半球的白天最短,夜晚最长,太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太阳趋向光能达到的最南极限。从这之后,白天渐渐变长,夜晚渐渐变短。冬至不是最冷的日子,但却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冬至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一个,它在季节变化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古人十分重视这一天,而且它后来曾经作为某些朝代的新年之日。这个节气久而久之也就演变成了节日,定名为冬至节。冬至节又名履长节,这与在冬至节向长辈献鞋袜的习俗有关。

  人们把昼最短、夜最长的冬至视为重要的节日由来已久。

  周朝曾经把冬至这天作为一年的开始。秦朝沿用这种历法。传说,先察君王到了冬至这天都不过问国家大事,而是听五天音乐。汉朝正式定冬至为“冬节”;官府放假,举行仪式贺冬。

  宋朝之后,无论宫廷还是民间,冬至节的重点放在了祭祀祖先上面。明代宗做了皇帝后,冬至节被废。不过,民间还在过冬至节。

  冬至节源于冬至这一重要的节气,所以这一天前后会有固定的农事话动。例如,东北地区要做好薯窖、菜窖和果窖的防寒保沮工作;华北地区要减轻地表裂缝,防止漏风和冻害;西北地区要兴修水利,积肥造肥,摘好副业。

冬至节习俗

祭天

  作为节日,冬至节,皇宫有隆重的祭祀活动—祭天。为何要祭天?在古人看来,冬至是阴气达到极盛、阳气开始回升之时。所以,冬至这天应该代表阳。阳为天,阴为地。于是,到了冬至,帝王们要祭天。文献记载,北宋祭天前三天,皇帝就“驾宿大庆殿”,冬至这天的三更,皇帝便’驾出南郊青城”。祭天时,“皇帝、百官皆跪拜“。明清两代帝王都在北京南郊的天坛祭天。

  冬至节的民间风俗主要有:

  节日这天,人们会穿上新衣,全家团聚。外出的人往往要赶回家过节。已经出嫁的女子则留在婆家,而不回娘家。

祭祖

  人们在这天有冬至祭祖的习俗。祭祖的习俗有多种,如”送寒衣”,即子孙在严冬到来之时给故去的祖辈送去御寒的衣服。又如江南某些地方的’棺材天”,即在冬至节黑夜把老人腐朽的棺材烧掉,把遗骨移人陶瓮中。人们认为举行这样的洗骨和二次葬,能使祖先安息于九泉之下。

祭媒窑神

  民间有的地方,还有祭祀煤窑神的习俗。相传古时候有一位好心的姑娘,寒冬腊月为了躲避凶狠的财主,进了一个山润。润里有一位老爷爷给了她一块乌黑发亮的石头,姑娘拿到后倍感沮睦。好心的她又拿了许多黑石头发给乡亲们,乡亲们谁有了黑石头,家里就暇烘烘的。原来那位老爷爷就是煤窑神。于是,到了冬至,人们就会去祭祀煤窑神和那位姑娘。另外,广东东莞的冬至节,有去庙里祭拜十二娘神析求得子的习俗。

送鞋

  小辈们在这一天还会向尊长献鞋袜,表示敬老。另外,妇女还要给舅姑送布鞋。

冬至节娱乐活动

  冬至节还有不少娱乐活动,如:

  清代的文人雅士流行冬至日画“九九消寒图”:在“张纸上横竖画成九格,共八十一格,从冬至日开始,每天拿墨在一格中涂圈,采取上阴下晴、左风右雨和雪涂圈中的顺序,表示其间的天气变化情况。八十一格涂完,也就到了春天的时节。

  这叫”圆圈九九消寒图“。还有“梅花九九消寒图”,即在白纸上”画紊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素梅变红梅,也就迎来了春天。等等。

  江南有一种饮食占卜生男生女的游戏,即把米团放在竹筛内,每次取两个,最后看剩几个。如果米团剩下一个,’就说明生的会是儿子,剩下两个,则说明生的会是个女儿。

  冬至节是在冬天,北方多有冰雪游戏。比如把积雪堆成脚子的样子,即“堆雪狮”。

冬至节食俗

  冬至节还有自己的饮食风俗:

  冬至节要全家团圆’、吃团圆饭。比如苏州人吃团圆饭时,家里若有出门人,桌上也要给他留碗筷。那里富人的团圈饭甚为丰盛,且各种菜肴各有特定名称。例如,黄豆饭叫“元宝饭”,鸡蛋叫“元宝”,肉团叫“团回”,线粉叫“金链条”,鸡叫”扑扑腾”,鱼叫”吃有余”,黄豆芽叫“如意菜”,青菜叫“安乐菜”,等等。

  吃饺子也是冬至节的一项饮食习俗。相传汉朝名医张仲景看到很多穷人腊月时耳朵冻烂了,就把药材和羊肉一起煮,捞出来后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饺子给人们吃。人们吃后,顿觉两耳发暖。从冬至这天到几除夕,冻耳朵的乡亲都被这饺子治好了。于是,民间就有了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的说法。

  吃馄饨是冬至节的又一饮食习俗,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相传春秋战国冬至时节,沉腼酒色的吴王夫差吃腻了山珍海味,西施就和面琳皮,做出了簸箕式的面点,献给吴王。

  吴王吃后,赞不绝口,问此为何物。西施看到吴王浑浑班班的样子,就顺口说道:“馄饨(浑沌)”。人们为纪念西施的聪明智慧,就把馄饨定为冬至应景美食。

  除此之外,民间冬至节还有吃狗肉、播米圈子、酸菜和喝老白酒等饮食习俗。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冬至节  冬至节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