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人工智能将带来史上最大下岗潮

AlphaGo战胜李世石引发对人工智能的热议。

对此李开复表示,“AlphaGo第一场就战胜了李世石,但是它不会感觉高兴。”虽然这些机器很“聪明”、高效、勤奋、低廉,但是仍只是冷冰冰的机器和工具。

从工具的角度而言,这些机器只会为人类创造价值,担心其奴役人类大可不必,但是要盯好拥有机器学习+大数据的公司,别来作恶伤害用户。

李开复预言,这些强大的机器将带来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下岗潮”。

以下为李开复分享全文实录

昨天AlphaGo第一盘棋战胜了李世石,激起了各种“机器超越人类,科幻小说将成真”的讨论。特别有趣的是有人揣测AlphaGo下面会不会故意输下几盘棋,以免人类起疑心,阻挡了它统治人类的野心。

其实,虽然机器在逻辑分析推算方面,能力会远超人类,但是依然是属于人类操控的工具。AlphaGo这类的“人工智能”机器真正可能带来的危机,不是奴役人类,而是让人类丧失斗志,无所事事。

有些人描述AlphaGo是“和人一样的方式思考,但是比人快无数倍”。这么说并不精确。AlphaGo确实比人快无数倍,但是AlphaGo的思考只能说是“被人的大脑启发”,而非和人类思考一样。

AlphaGo是一个能自我学习的深度学习,经过专家的调节,它能在任何在可以纯凭逻辑分析推算的问题上,把人类远远低抛在后面。机器速度会越来越快,学习能力会越来越强,数据会越来越多。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将带来什么改变呢?我们将看到无数的商机和产品,能够解决问题、拯救keyword/keyword生命keyword/keyword、产生巨大的商业和用户价值。

未来,自动交易能得到更高的投资回报和风险比例,自动诊断+基因排序会达到个性化精准医疗,推荐引擎将能推荐你最可能会买的产品、想吃的菜,想认识的人。

在拥有大数据+大计算+专家调节的领域,就不必再跟人类相比了,因为人类根本差的太远了(就像没有人能打败搜索引擎一样)。

这些技术可能辅助专家,也可能取代专家。非专家的工作者很多将会面临失业。未来十年,大部分今天的人类工作可被机器取代。机器将取代许多的护士、记者、会计、教师、股理财师。。。的工作。任何带有“助理”、“代理”或“经纪”等字样的职位都很可能被取代。

这些机器不需要工资,只需要供电和网,就会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上班”。这些机器将帮助我们创造世界上的大部分财富。

虽然这些机器确实很“聪明”,而且又高效、勤奋、低廉,但是他们并不“人性化”,只是冷冰冰的机器和工具。

比如说,AlphaGo第一场就战胜了李世石,但是它不会感觉高兴,也不会理解我们对于它的讨论。甚至,它说不上这局棋是怎么赢的。

因为,它的思考虽然周密,但是它不懂“赢了有什么感受?”,也不懂“为什么围棋好玩”,更不懂“人为什么要下棋?”,甚至连“你今天怎么赢的?”都说不上。今天的机器完全无法理解人的情感、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信任尊重、价值观等方面。

对于人文艺术、美和爱、幽默感,机器更是丝毫不懂。有位AI研究员做了一套研究幽默感的系统,然后输入了一篇文章,这个系统看了每句话,都说“哈哈”!今天的机器连个两岁小孩都不如。对人工智能的研究者,这应该是一大未来的挑战。

未来机器统治人类的预测还很遥远

所以,今天这些机器仅仅是我们的工具,会为创造价值。至少今天,我们不必担心人工智奴役我们(不过要盯好拥有机器学习+大数据的公司,别来作恶伤害用户)。

那我们该担心什么呢?这些强大的机器,将带来人类能否度过有史以来最大的“下岗潮”。这次的“机器取代人类”将远超过去的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

不过,“下岗”还不是最可怕的,因为这些机器会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养活着这些下岗者,进而养活着人类。

人类最应该担心的是:一旦当机器供养着人类,人类达到了马斯洛需求的基本需求,人类真的还会有动力去追求更宏伟的目标,自我实现吗?还是会醉生梦死、无所事事地或者?

未来机器养活无所事事的人:真实的危机

面对这个担心,我们应该:

❶ 关注启发式教育,用互动式教育启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效率。AlphaGo愿意跟人类学习,我们当然也要善用最善于分析,最博学的机器。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孩子,是不会醉生梦死的。

❷ 正视发育右脑的学科领域,平衡文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机器超越人类的左脑(工程逻辑思维),也许就是要人类从过去几十年重视理工,倾斜回来,花更多的精力在机器不擅长的右脑,例如:文学诗歌、艺术音乐、电影话剧、文创设计、工匠之美、宗教哲学、沟通情商。

这不是说就不要学理工了,而是说应该让适合理工,爱好理工的人学理工,适合人文,爱好人文的人学人文。我们应该平等看待文理,并且鼓励发展文理双全的人才。

❸ 鼓励有上进心的年轻人挑战自己,孜孜以求,成为专才。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安稳”但是重复性的工作上,而要以“成为某个特殊又有用领域的最顶尖人才”为目标,为己任。

附张泉灵连线李开复实录:

张泉灵:AlphaGo与李世石的比赛现在有新的进展了,有可能人工智能会把原来围棋高手超过2000多年的定式又会有一个推翻和颠覆。我们继续连线李开复先生。

李开复:根据大家的分析李世石好像有在尝试一些新的打法,其实这个是非常不明智的。

因为机器的搜索非常完整,不要说棋谱没有出现过的,你去试试就会让他误入歧途。所以一个比较好的打法还是按照你的经典标准的,过去专家的打法来,会比铤而走险更明智一些。

张泉灵:你现在是不是有点为李世石担心?

李开复:其实我觉得这次棋谁赢谁输不是最重要的。一旦AlphaGo达到了专业二段的水平以后,打败人类只是迟早的事情。

所以说是六个月、一年还是两年,基本上就是在这个时间段上,我们应该假设机器已经战胜人类了,这次是很有趣来看的,但是我也不会说谁赢谁输。

张泉灵:可能即使AlphaGo这次不赢,六个月后,一年之后他一定会赢,这是科技界的观点。但是对这个古力先生是有保留的。他认为人类学习的时候在最后一个段落当中,你可能从一个九分加到九点一分会非常非常困难,未必机器会完成这样的突破。

李开复:这个我觉得聪明人的思考会做这样一个定论。但是无论是我当时做的黑白棋,还是象棋来说,机器的发展是非常快的。

这次可能用了一两千台CPU,下次就可能会用一两万台,不是线性的,但是还是会提升。我们看到机器学习从过去的四个月从3000分拿到现在3300,3500的水平,我觉得未来它的提升应该是很快的,非常快速的。

张泉灵:现在的AlphaGo和1997年击败世界象声冠军的深蓝有多大的进展?

李开复:我觉得进展很大,围棋比象棋的难度高了很多,是难度非常非常大的跳升。当时看到国际象棋觉得围棋就很困难了。

但是我们发现近年来深度学习的技术,还有非常大的数据量和计算量可以扩张的使用,超过了想象。同时我们也对人所谓的智力,当时有一些错误的幻想,实际上我们所看到深度学习的成长非常快速,他也可以非常好的扩张的用上一千台,一万台,甚至更多的机器。

所以在任何客观、科学工程评估的领域,包括任何的游戏,其实也包括很多金融、搜索、广告等等各方面的应用,基本上人不会再有更多的机会跟机器来竞争了。

张泉灵:如果到了围棋这个阶段,像您的说法,即便现在不赢,一年之后总是会赢。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李开复:我觉得在人的左脑人工推理方面应该认输,即便是AlphaGo打败了李世石,它讲不出为什么。它是一个基本推理的系统,逻辑性的系统。

再往深讲,它不但没法办法解释,甚至没有喜怒哀乐,没有七情六欲。在小说里面我们看到人爱上了机器,这些方面还是非常非常粗浅的,我觉得在下一个里程碑,应该看看机器的右脑方面有没有提升,而不是逻辑方面有没有提升。

张泉灵:我们看到人工智能的视觉、听觉在大踏步的往前走,但是人类还留下了味觉,留下了诗和远方。如果AlphaGo被验证了在围棋上是有非常大的学习能力,同样这一套机器在未来应用方面,给我们两个可能会很大改变我们生活的场景。

李开复:我觉得嗅觉和味觉机器是可以学习和克服的。这些都可以数据化的,只是商业方面还没有足够的需求来让我们发展这种嗅觉和味觉,感知方面是下一步。

现在机器逻辑计算已经超越人类,在感知方面,嗅觉、味觉,听和视觉都有提升的空间,但是感情方面机器基本上没有两岁孩子在这方面的感情。

很多对于人类灵魂、宗教,可能认为这些方面无法超越,我们看到一些机器人至少在表象上看起来是有喜怒哀乐的。但是还是非常困难的,机器是没有幽默感的,机器跟人是不同的。

张泉灵:人工智能到目前的水平,接下来会改变人类生活的哪个方面?围棋那么难判断,都可以势均力敌,未来买股票是不是应该交给机器人呢?

李开复:买股票机器人会超过人类,它会输入一些判断的知识,买股票方面机器人会超过人。

另外一方面就是无人驾驶了,一个无人驾驶的车不但可以看到、听到,还有各种新的技术指导周围的状况,所以它至少在大部分的情况下会比人做更好的判断,也会让我们有更少的出事的可能性,这个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做一个道路的学习,甚至三维的场景重建。

谷歌在这方面是最领先的,百度也在做,我期望在十年左右的时间,无人驾驶是最大的。股票其实我机器学习的朋友已经在用机器学习的方法炒股赚钱了,这个是即将发生的事情。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人工智能将带来史上最大下岗潮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词条  下岗  下岗词条  带来  带来词条  最大  最大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