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独身主义者的心理

    第一起咨询是一份来自某重点大学的书面材料,发起人是一位经济系三年级的女生,她代表十几名女生郑重地起草了上千字的“独身主义协会的宗旨”,向我提出咨询,并希望得到理解和支持。

 

  “独身主义协会的宗旨”称:探讨独身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目前在中国实行独身主义的可能性。总之,为独身主义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为独身者不再受社会的歧视,为保护独身主义者的权益和地位而呐喊、奋斗。

 

  独身主义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自己独特的存在方式--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甘愿孤独寂寞。

 

  成立独身主义者协会,为独身者提供必要的心理、社会支持以及志愿者服务机构,云云。

 

  第二起咨询是某师范大学中文系三年级的若干女生,也就独身问题提出类似的口头咨询。以上两起咨询,我均对主要人物进行了走访。

 

  家境:多属小城市或乡镇的农工家庭,一般经济条件较差,预示个人将来要承受较重的生活担子,既要赡养老人又要尽教养弟妹的义务。

 

  仪表:容貌一般,有明显的仪表自卑感。

 

  经历:一般均有一次或数次的交友挫折、失恋的体验或正处在情感危机后的康复阶段。

 

  志向:一般对个人事业有所追求,希望通过奋斗取得较大的成就。

 

  性格:较固执、敏感、猜疑、偏见,防卫性强,耐苦、有毅力、竞争力和自立能力强。

 

  信仰:普遍对天主、耶稣感兴趣,不相信迷信预测,但不排除宿命论的成分(指非政治性的)。

 

  早期创伤:主要是影响心理发展的童年体验。其中包括在严重的父母失和状况下的受虐待,经常处于家庭撒气筒的地位;青春期前后的戏谑性或强暴性的性体验;对女性发育特征的恐怖、羞耻和禁忌;对双亲作爱的厌恶和对男性欺压行为的不满;早期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的迟滞或挫折;童年丧失亲人,特殊社会环境(如文化大革命)的精神创伤等。

 

  第三起咨询来自某市重点中学初三年级的5个女生,平均年龄16岁。她们提出独身主义是出于这样一些因素:因父母辈、兄妹辈的婚姻不幸、家庭不和,以及目睹过幼小子女失去父爱或母爱的凄惨景象,正处在青春妙龄时期的她们,又耳闻周围一些女生,因陷入早恋漩涡,失学失业,前景暗淡。为了学业和未来,她们立志不谈恋爱,不与男同学接触,共守信约,共同监督勉励永不变心。

 

  一年后,这5名女生3名考上重点高中,2名考上中专,其中一名高中生已坠入爱河。按4个女生的说法:“我们劝她挽救她,她不听。为此我们感到伤心,我们继续恪守信约,并订下誓盟,走独身之路。”

 

  第四起是电话咨询,她们是来自北方某港口城市的7名32一38岁的未婚女性,大专文化程度,有明确的专业爱好和稳定的工作环境。她们想走独身之路的原因是:自身年龄偏大,与同龄男性交友屡屡受挫,她们感到这些男性各方面素质都较差,却有一种令人厌恶的男性优越感,叫人无法接受。她们觉得这个世界婚姻太畸形、太不公平。索性避开这条路,以示对现实的反抗:“我们深知人性的需要对独身女性的冲击力量,但这毕竟是原始的,非社会化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社会化把它升华、转移。一个人难以做到,7个人就容易做到,因为志同道合有着共同制约和感染力量。”

 

  “走独身主义的道路,我们也不无担心和顾虑:一是家庭社会的压力,二是老年依靠谁?我们可以我行我素,也可以孤芳自赏,但我行我素易招是非,孤芳自赏会变得性格古怪。纵然这些都顺利通过,那么到了老年怎么办?我们希望社会不要把我们忘掉。现在,我们求助于心理学家的是,选择独身是不是一种心理变异,老姑娘就一定会变态吗?有没有预防的办法?”

 

  以上是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女性们提出的有关独身问题的咨询,可见她们的迷惘是很深的。

 

  为了满足心理咨询者的要求,我仅以美国一位独身者的社会调查材料为参照,来试探性地做些解答。

 

  在(生命周期与社会化)这本著作中,有位女独身者的调查数据表明,90年代初,美国不同年龄群单身女性的数字为:

 

  20~24岁为2850(千)人;25~29岁为726(千)人230-34岁为345(千)人;35~44岁为560(千)人;45~54岁为580(千)人。

 

  可见:30岁是一个年龄界限,在30岁以前的单身女性,具有较大的可变性和可塑性。

 

  独身者具备三个基本标准:第一,有能力和有机会在经济上独立自主;第二,社会心理的自主,即有其基本的生活方式,如感情上独立于男人和不屈服于男人;第三,独身应出于完全自愿,而不是因为没有人求婚。这一条是三个标准中最能明确表达个人意愿的要素,也是最明显地显示了独身主义作为一种信仰的标志,它使得独身者不会被认为是因为找不到丈夫。

 

  独身主义者,关键问题是社会角色。被人接受的程度和人格上的自爱,因为家庭生活的神圣依然紧紧抓住世人的幻想。未婚状态仍难免被人们归结于个人的失败,独身妇女所受到的攻击或缺乏爱心的指责,同样需要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解释。她们最难忍受的是受贬抑的社交定义和由此而来的对自身形象的扭曲,以及与异性或已婚夫妇的人际交往都会被烙上微妙的“破坏作用”的印记。“二等公民”的潜伏心理。使独身妇女难以对自身作客观的评价,既便是挣脱了上述羁绊的觉醒者,也难完全摆脱。

 

  独身妇女缺乏友情、信任和知己,日常生活是她们的另一个难题,尽管物质丰富,精神生活却是相对空虚。她们往往抵御不住意外的骚扰和胁迫,处于自愿孤立无援的地位。

 

  以上可见,尽管国度不同,但中外对独身的看法以及独身者的利弊可以说是大同小异。我们传统观念所无法突破的,也是西方无法突破的。为此,我可以坦率地回答本文所涉及的三组咨询。严格说来,前两组仅是主观意念性的独身,换言之,在这个年龄段提出独身尚无实际意义,尽管女大学生所提出的独身主义上升到了一定的理论水平,但据背景分析仍然不能摆脱没有找到理想的对象和缺乏对异性吸引力因素。其所设计的宗旨也只能被看作是某种心理压抑的抒发和聊以自慰的手段而已。所以,与其采取这种逃避式防卫,莫如抓紧宝贵时间投入到学业中去,切莫把一时的感情失利做为勾划整个人生的策略。

 

  另一组中学生,为了不重履长辈婚姻之不幸,一时性地产生独身的念头可以理解,但没有必要做为一种信念去共同遵守,尽管人到青春期,已经具有自我走向的能力,但那是一种仿同和自居心理的作用,距离自我完善还有一段很长的认识和创造过程。你们还没有进入成熟的年龄,何必以如此纯洁幼小的心灵去承担这样事关终生的人生设计呢?

 

  第三组大龄女性,她们提出的的确是一个实际问题,但她们均属于婚姻难成,不得已才考虑独身的,缺乏独身主义者的必需的要求。

 

  我国独身者所面临的困难是:如何克服舆论和家庭压力。除非本人有卓越的成就,受到世人的敬仰和尊重,否则这种压力是经久难消的。因为我们社会尚无条件保证单身女性有自己的住房而不受亲属的干扰,因此有“有剩男无剩女”的世俗之说。

 

  关于大龄独身女性的性格变异问题,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长期的孤寂生活和缺少精神支持力量,使她们养成过分的防卫心理,于是猜疑、不信任他人、固执和偏见的性格便突出出来;二是社会、家庭的压力,使其具有强烈的对外逆反而内心脆弱和空虚的特点;三是有限的社会交往和单调的洁身自爱的闭锁生活,使情感变得淡漠,缺乏爱心与同情心。至于改变这些性格的弱点是比较困难的,唯有事先的预防措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单身女性应当注意性格的陶冶,寻觅诚挚的友谊、友好的交往,培养自身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以及从事社会慈善福利活动等,方可稳定性格,帮助克服性格的变异。

 

  对于独身主义者的咨询,作为心理医生,我仅作以上答复。至于有关独身主义的理论的探讨,以及作为一个独立人群所面临的生活及更深层的社会问题的探讨,只能留待社会学家去完成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独身主义者的心理  独身  独身词条  主义者  主义者词条  心理  心理词条  独身主义者的心理词条  
综合

 那时,春光明媚

湖边不知名的紫色花朵,阳光下水波里的金丝雨。天空中不知所踪的浮云,地面上斑驳的树影。我藏匿在春日午后的阳光里,云朵似的沙发中。一扇大大的落地窗,一本安静馨香的书...(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