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过年,我们都回家吧!

“有没有人和我一样不恋家”

2011年6月,一位90后大学生深夜在网上发了一则《有没有人和我一样不恋家》的帖子,650字,引来快餐时代只言片语式的跟帖将近两万字,跟帖持续了6个月。

“我爱我的家人,可是却怎么也和他们熟络不起来,在外地读书、工作,很少给家里打电话。以前念大学的时候,宿舍里的外地同学每天给家里打电话,说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可以说十几二十分钟,在电话里和妈妈爸爸撒娇,说实话很羡慕她们。我一般有事才会给家里电话,把要说的事情说完,然后也想学着宿舍里的同学和爸爸妈妈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他们都会说‘没事就挂了’,然后就很干脆地挂了电话。

“我曾经试着学宿舍里的同学,隔一两天便给爸爸或者妈妈打个电话,一般对话就是‘吃了没’、‘睡了没’、‘在干什么?’,然后就词穷。电话那头也词穷,沉默几秒后还是那句‘没事就挂了吧’,通常这样的对话挂断后,手机上显示的通话时间不会超过一分钟。”

这位女生还提到,曾在父亲节给父亲打电话,得到的回应是“什么父亲节不父亲节的,还不是那样过”,而且“语气平淡得我读不出一丝情绪”。于是,当又一个父亲节到来时,她没有再打电话,只看着身边的朋友为父亲买礼物,陪父亲出去吃饭。她在外地许多年,很少想家,独自承担许多事。她相信父母“也是爱我的,只是我们都是不懂表达感情的人”。

这帖子暗藏着一些密码:这对父母想来是外表木讷、性情有点粗暴、面无表情走在路上的人到中年、在单位里沉默的大多数;他们顺着年岁依着本能生养孩子,没有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早个20年,他们的父母也是这样待他们的,这种家庭氛围搁从前也算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当女儿对电话那头的词穷失望时,她没有检讨,电话这头的自己为什么也词穷。只能判断,在这个父母不会用孩子认为应当的方式去关爱她的家里,孩子也没有学会如何去敬爱家长。也有理由猜测,这位女儿看了不少日剧韩剧国产电视连续剧,被灌输了不少一惊一乍的示爱方式,否则她不会生出这种期待,指望不懂得过父亲节的父亲说出比“吃”、“睡”、“干什么”更高级的话来。

“你不是一个人。”她得到了许多同龄人的共鸣。他们在网页上顶啊顶,不惜现身说法——

有一位,也在父亲节给父亲打了电话,“人家很拽的很不耐烦的随口应着,可是鬼知道他挂了电话有多得瑟呢。”中国男人,中国式的爱,她懂。

许多人报告了自己和父母通话的时长,从30秒到几分钟不等,总是父母先挂电话,“每次被挂,都很错愕”。通话内容主要关于钱:“钱够不够用?不够再打(打进在校用的银行卡里)。”“怎么这么快就花完了?”关怀到“身体是最重要的,好好吃饭”为止。“聊天只剩下三件事:‘考试怎样了,工作找了吗,和老师搞好关系。’”或者谈论同事的孩子如何如何出色,以他人之长比子女之短,引起强烈反感。个别孩子,“每次打电话回去我妈第一句话就是‘又有什么事?’”另一位索性“从来不打电话回家。这是遗传的。我爸出差也从来不给家里打电话”。

像顶楼发帖的姑娘一样,他们只有从自我出发的“失望”,没有回到自身的检讨。他们一定懂得交流关怀是双向的,但没人提及自己为改变这种情形做了什么。

不会沟通是一种,性情火爆是另一种。“我爸妈的脾气不怎么好,动不动大爆炸的脾气就上来了”,“25年了,家里气氛压抑,随便都是地雷”,“印象里5岁以后就再没和我妈有过任何亲密接触了。有一次和一对母女同住一个公寓,才知道原来妈妈和女儿可以这样亲的(那个妈妈和女儿坐一起看电视的时候会搂着女儿的肩膀和手臂)。我妈除了打我的时候,连碰都不带碰我的。”“父母无意中总是给我很多压力,对我只有痛斥”,“骂,而且是用吼的”……

夫妻关系不融洽另算一类。“小时候家里气氛很不好,他们常常吵架,爸爸老出差,很晚才回家,我妈又抑郁症,一直拿我们出气。一家人吃饭,我和姐姐在饭桌上要看他们的脸色,如果有一个阴着脸,我们就连大气都不敢喘。”

虽然每个ID下只有寥寥数语,但足够看清楚: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一些粗暴的、无法识别爱、不会表达爱的人,纷纷主持着一个个家庭。

还有一类比较无奈,归入人格缺陷。“上学时有一次生病了回家,父亲冷淡地说:‘生病去医院啊,回家干什么?’打那以后,我什么事都不和他们说了,全部自己解决。”“大学两三个月回去拿400块生活费,不给,打牌一夜输七八百是常事。”“我爸是那种在外人面前很爱吹牛,只图自己的面子,只顾自己吃的好、玩的好,有点什么事就很怕承担,要孩子帮他分担掉,我很悲催地在还有一学期就要毕业的时候被要求退学……”

凡此种种“真的不懂爱孩子”的父母,培养出来的是“长这么大就不会撒娇”的人,“生性凉薄”的人,“冷淡/冷漠”的人,“没有感情”的人,“没有家的概念”的人,“和家人完全没有和朋友亲”的人,哀号“根本不想做他们的女儿”、“为什么要生我”的人,最后统统是“这些年从来没有想过家”的人——这些人用上述词汇做出自我评估的时候,怀着深深的自责,无一例外。

等到工作了,成家了,父母年老了,回家变得五味杂陈——

“我回家父母还是很高兴,可是我却觉得隔阂很深。有时候装着很亲热,可是亲热不起来。”

“亲近不起来,却又割舍不下。”

回家了我也不知道要跟他们说什么。我妈去世,我都没怎么哭,去照顾她、出钱,都觉得是在尽义务。”

“是责任要求我去爱他们,而不是我的心要爱他们。我很讨厌没有感情的自己,可没办法,天性。”

“长大了,父母岁数也大了,脾气不暴躁了,家里的气氛好了,但是我还是那个样子特别冷淡,因为小时候的阴影吧。”

“现在想和我交流了,‘你过来,陪我看看电视,咱俩也交交心,说说你最近都在外面干什么了。’老妈呀,这不叫交流,这叫坦白从宽。”

“大概小时候父母对自己关心不够,现在怎么也转不过来,虽然心里还是比较重视亲情,却不知道怎么表达。”

“07年起再也不回家吃饭,08年起再也没回家睡过,大学毕业工作了,偶尔亲戚聚会,爸爸就说要买这个那个的,心超寒。心是一点一点冷下来的。”

“现在我也就对他们不闻不问了。”

“叫我3个月不跟他们联系都没关系,叫我1个月不跟奶奶通电话,我会想得慌。因为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

爱家、回家,其实蕴含着一个教育问题。时光倒退100年,民国教科书《新修身》第一课讲《孝道》:“小乌返哺,报母勤劬,此人人所知。……人则自其初生,至于成立,岁月淹久,亲恩尤厚,故图报宜殷。……而洁身修行,勿贻父母忧辱,又孝之大者也。”却原来,“返哺”是要先有“哺”的。通常,你哺什么,就得什么。

幸好,这帖子引发的回复是2万字而不是20万、200万字。他们都提到周围尚有会向父母撒娇的同学们,回家后其乐融融的一家人,看着“充满了羡慕”。这些不爱回家的人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尽管其中一些人是用星座不配、八字不合来解释的——因此比上辈人更有“建设一个温暖的家”的自觉,其中一位说了:“希望我以后的小孩儿不会这样想……”

回家,然后

“幸福,不就是一家人一起吃顿饭么!”这句子深得美食家沈宏非的心。在他看来,中国人阖家团圆,吃是重头戏码,否则就很可疑:“到底是不是中国人”?然而吃毕、无话,一家人对着电视机呆头呆脑。沈宏非据此断言:电视机是破坏家庭气氛的祸首之一。

当然,还要算上国粹麻将和史蒂夫•乔布斯生前搞出来的那些“改变了世界”的东西。两位90后这样描述自己的“回家后”——

“一家人很少交流,他们看电视、打牌,我上网,没什么话说。”

“我十来岁就被他们三缺一时拉上桌,每次春节回家除了麻还是麻,真的没意思。在外面其实挺想家的,但回了家总是失望。”

父母这边也有不满。虽说年夜饭改在饭店里吃了,但饭是要天天吃的,年头十五天,老人天天“马大嫂”,小辈们似乎都丧失了采集新鲜食物然后把它们弄熟的能力,老大老二老三老小拖儿带女回家,济济一室,一大圆台面嗷嗷待哺。一个新年过完,儿孙四散,老两口要好一阵才能缓过劲来。

上面提到的晓娟姑娘,就在爱家航班上涂涂改改列一份菜单,她打算回家父母露一手:“让他们享受一下我的手艺,也能放心我独自在外能照顾好自己。”

爱家、回家,还包含一个文化问题。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说:“你要尽其所能把你的家庭造成一个生活中心,在这里面,一切良好的事物会被培育起来;在这里面,你的忠诚、热望、同情以及全部你生命中高贵的东西,会发扬光大。”

这种高贵之物,不仅仅是父母生日的一枚蛋糕,父亲节母亲节的一束花或一次下餐馆,不是被消费型社会培育而成的“物之贵”。

郭敬明写过一次伤心礼物。他成名后,稍微有了点钱,给他妈买了一个Gucci的包。他妈早上背着名牌包包挤公交车,被小偷盯上了,结果包上被划了道长长的口子。妈妈回到家发觉,心疼得眼圈红了,爸爸一边责怪她,一边开始修补……这个场景被他写进《荒芜尽头与流金地域》。

号称“演艺圈十大孝子之一”的李晨说:“现在很多人倾向于用物质弥补亲情缺憾,但那种弥补效果肯定很糟糕。你得了解父母的喜好,爱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如果对这些问题一问三不知,哪怕每个月在父母身上花上万,也未必是孝顺。”走进父母的世界,熟知他们的喜好,尊重他们的习惯,才是上等的礼物。

现在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好像很过时。但中国传统中那些家道正、家风茂的典范仍然让现代人心向往之——看他们提起钱钟书夫妇、沈从文夫妇的表情。普通人也许讲不出“家是火车晚点站台上不安的脚步,家是飞机落地拨通的第一个长途”、“家是夕阳下的依偎,家是风雨中的搀扶”这种湿答答的句子,但都懂得和和气气、知冷知热过日子是多么重要。

青春期少年希望父母除了会问“钱够不够”之外,能在自己遇到问题时帮助开导。有个孩子因为学业压力过大,跟母亲通电话时忍不住哭了,但母亲没有安抚能力或者不会表达安抚,孩子只能上网跟陌生QQ号聊天,以此释放压力。

还有一位觉得父母很假。当他告诉爸妈自己正面临一件难事,怕处理不好,后者鼓励说“相信你一定有这个能力解决”,但当他真的没能解决好、失败地回转来,“迎接我的只有两张臭脸”。

2010年有本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直到2011年还位居几大书店销售排行榜。作者尹建莉记录了她16年间养育女儿、建设家庭文化、提高爱的质量的心得。譬如,小孩子常会被什么东西磕碰弄疼,哇哇哭起来,许多家长会作势打那个“肇事者”,给孩子“报仇”,然后说打过了,它再不敢碰你了,于是孩子破涕为笑。但尹建莉不这样教女儿。

有一次她的女儿被小板凳绊疼,她赶紧亲亲孩子的痛处(据说妈妈的吻止痛效果最好),安慰说“马上就不疼了,宝宝不哭了”,然后像对待孩子一样给小板凳揉揉疼,同样告诉板凳“马上就不疼了”。稍大一点,女儿被地面绊倒,小手擦出血痕,哭完居然蹲下身,给地面揉揉疼,对着地面说“马上就不疼了”。就这样,她成功地让女儿懂得,冲撞是相互的,温和化解冲突比斗狠高明,等得什么叫作谦让和大度。

在她以身作则精心营造的家庭氛围里,女儿成长为一个谦逊友爱、品学兼优的人:16岁参加高考,比清华录取线高出22分,被内地和香港两所名校同时录取,同时自主自立、乐于助人,表现出不同寻常的成熟和豁达。

英国作家劳伦斯说过,“你将拥有的家庭比你出身的那个家庭重要。”而建设小家,不仅需要一见钟情,还需要连绵不绝的爱意。温馨的家庭是一个把失败和失望关在门外的地方,是一个人坚信永远有一扇门向他敞开着的地方。这样的家,让人爱回、想回,走到哪里都在心里。

2010年,中国有120多万对男女誓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也有196万多对夫妻劳燕分飞。2011年的头3个月里,每天有五千多个家庭解体,北上广深四城的离婚率都超过35%,80后成为离婚主力军。国外媒体发明了新词“我一代”(80后常常把“我”字挂在嘴边),来分析这个曾经号称全世界婚姻最稳定的国家离婚率连续7年走高的原因。

婚姻关系是最深刻的一种人际关系。本真的人性,文化素养、价值观、爱的能力,都在其中蕴藏。夫妻相处,冷暖自知。而有人正试图把感知冷暖的能力找回来——

有一位姓袁的公司高管工作已10年,事业正值上升期,突然提出辞职,另找了一份职位不那么高、工作不那么忙的活,周围一些朋友都说看不懂。

这位袁女士说:“过去10年,我和爱人都很拼命地工作,也很享受社会给我们的回馈。看起来一切都很完美,但我们自己总觉得哪里不对劲。7年之痒吧,还不至于,但确实有问题存在:对家对孩子,我们都没有时间,有时候一天下来都没机会说上一句知冷热的话,每天打电话内容无非是你要加班,我要出差之类。”

“我们都很珍惜我们的家庭,所以做了一次深入的家庭讨论,一致同意爱一个家,首先是付出和责任。结果,你看到了,我找了一个轻松的工作,可以兼顾到家庭,老公也做到每天准点回家,全家人能一起吃饭。有时候他出差,我和孩子都跟上,在另外一个城市度周末。生活节奏一下子慢下来,真是很舒心的感觉。原来回到家,家里都冷冰冰的,现在回家,一家人开开心心。父子俩下棋,我跟保姆当军师。我还可以给孩子讲睡前故事,有时也会和老公一起上网斗地主。我们很享受这种生活,也会继续下去,因为家是每个人最后的归宿。”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过年,我们都回家吧!  过年  过年词条  回家  回家词条  我们  我们词条  
综合

 我允许

我允许任何事情的发生。我允许,事情是如此的开始,如此的发展,如此的结局。因为我知道,所有的事情,一切的发生,都是必然。若我觉得应该是另外一种可能,伤害的,只是自...(展开)

综合

 精神病人的故事

有一个精神病人,以为自己是一只蘑菇,于是他每天都撑着一把伞蹲在房间的墙角里,不吃也不喝,像一只真正的蘑菇一样。心理医生想了一个办法。有一天,心理医生也撑了一把伞...(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