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格式塔学派代表人物

众所周知,格式塔心理学流派的创始人是马科斯·韦特海默。1913年,一篇《关于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的问世,标志着格式塔心理学的正式形成。不过,早自1910年起,惠特海默就和同接受自己新思想的库尔特·考夫卡和沃尔夫冈·苛勒两人在德国法兰克开始了长期的和创造性的合作——“似动”实验也因此成为格式塔心理学的起点。

库尔特·考夫卡(Kurt Koffka,1886-1941)

美籍德裔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Ÿ 1886年3月18日,生于德国的柏林。

Ÿ 1903---1904年,求学于爱丁堡大学,对科学和哲学产生强烈的兴趣。回到柏林后,师从心理学家C·斯顿夫(C.Stumpf)。

Ÿ 1909年,获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Ÿ 1910年,“似动”实验的首创成为格式塔心理学的起点。

Ÿ 1911---1924年,受聘于吉森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精神病医院从事大脑损伤和失语症患者的研究工作。一战后,美国心理学界已模糊地意识到正在德国兴起的这一新学派。

Ÿ 1921年,《心理的发展》(Growth of Mind)一书出版。(这本书被德国和美国的发展心理学界誉为成功之作,它对改变机械学习和提倡顿悟学习起过促进作用)。

Ÿ 1922年,在美国《心理学公报》发表了一篇关于格式塔的论文---《知觉:格式塔理论导言》(Perception,an Introduction toGestalt Theory)。这篇论文根据很多研究成果提出了格式塔的一些基本理论。

Ÿ 1924年起,先后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任教。这一年,考夫卡出版了《心灵的成长》一书,表明了格式塔原则对发展心理学领域的关注。

Ÿ 1927年,被任命为美国史密斯学院心理学教授,主要从事知觉的实验研究。

Ÿ 1932年,随一个探险队进行调查工作以研究中亚人。后开始写作《格式塔心理学原理》(The Principle of Gestalt Psychology)(该书由1935年出版,是一部意欲集格式塔心理学之大成的著作,但是极其难读,史界对此褒贬不一)。

Ÿ 1939年,他在牛津大学做了一年的访问者,同时在纳菲尔德研究所研究头部受伤者,并协助病人实施测验帮助其尽快康复。这些测验一直沿用至今。

Ÿ 1941年11月22日,卒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北安普顿。

“行为”是心理学的基石

格式塔心理学家虽然反对构造主义和行为主义,但他们也承认“心理学是意识的科学,心的科学,行为的科学”。他们不否认意识,并且也宣称行为为心理学的对象。考夫卡认为,如果我们从行为开始为意识和心去找一个位置,要比我们从心或意识出发而为行为去找一个位置更加容易。所以他主张要选择“行为”作为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石”。

考夫卡在格式塔心理学的三位代表人物中,是著作最多产的一位心理学家。主要著作有《心理的发展》、《完形心理学原理》等。考夫卡还在牛津大学做了题为《格式塔心理学与神经学》的一系列演讲。在一位神经学同事的要求下,考夫卡开始将这些讲稿和一些有价值的个案资料整理成书,暂取名为《人类行为与脑损伤者行为的矫治》。遗憾的是,考夫卡最终没能完成这部著作。

他积极从事脑力劳动,他具有广泛的兴趣,其中包括音乐,艺术和旅游。考夫卡和苛勒曾是似动现象的助手和被试。他明确认定心理学的任务乃是研究行为与心理物理场的因果关系,并于发展心理学中贯彻完形理论。他与韦特海默,苛勒保持着终身的友谊。

马科斯·韦特海默(Max.Wertheimer,1880-1943)

奥匈帝国籍,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之一。

Ÿ 1880年4月15日,马科斯·韦特海默于出生在奥匈帝国,即后来的捷克斯洛伐克。

Ÿ 1904年,在奥斯瓦尔德·屈尔佩(Oswald Kulpe)的指导下获得博士学位。其学术生涯始于法兰克福的一个研究所(后来成为法兰克福大学)。

Ÿ 1916--1926年,在柏林心理学研究所工作。

Ÿ 1927年,返回法兰克福任专职教授。

Ÿ 1933年,德国纳粹运动爆发,举家迁移到美国。

Ÿ 1933年,韦特海默在纽约市立社会研究新学院任教授。

Ÿ 1943年,在美国去世。

Ÿ 1988年,韦特海默的儿子迈克尔·韦特海默代表其父亲接受德国心理学协会授予已故的马科斯·韦特海默冯特奖章(获得此殊荣意味着韦特海默的实验探索、理论贡献以及他对仁爱与人性的持续关注得到了社会承认)。

眼见不一定为实

韦特海默是威廉·韦特海默和罗萨·韦特海默的第二个儿子。父亲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工作者,他提出的“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一种专为商业实践、打字、会计、速记及类似技能而制定的教学方法。”对韦特海默有着深刻的影响。

高中毕业后,年轻的韦特海默考入布拉格的查尔斯大学,最初学习的是法律,由于个人爱好广泛,经常遨游于其他领域,如哲学、音乐、生理学以及心理学。最后,韦特海默由于兴趣过于广泛而无法继续学习法律,法律职业并没有引起他的兴趣。韦特海默继续在布拉格学习哲学,而后又来到柏林。在柏林,他结识了卡尔·斯顿夫(Karl Stumpf)和福里德里奇·舒曼(Friedrich Schumann)等名人。韦特海默和乔治·埃利亚斯·缪勒(George Elias Miller)共同研制开发了记忆鼓。

韦特海默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三个领袖中著作最少,但影响力丝毫不差,主要有格式塔心理学诞生的宣言书《初见运动的实验研究》(1912年)和其遗著《创造性思维》(1945)。1910年夏季,韦特海默在度假旅途中忽然萌发了进行似动实验的念头。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图形刺激,韦特海默把原先静止的两条线,在一定条件下被知觉为单线移动的现象称为似动现象,韦特海默把这一错觉命名为“phi现象”。1912年,韦特海默撰写的《初见运动的实验研究》发表在《心理学期刊》上,文中初次提出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韦特海默的发现标志着格式塔心理学正式诞生。在韦特海默研究了似动现象之后,格式塔心理学家就开始了其他知觉现象的研究。1923年,韦特海默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了格式塔心理学的知觉组织原则。韦特海默宣称,我们对物体的知觉同对似动现象的知觉是一样的,都是作为统一的整体,而不是一束个别的感觉。他发现,许多智力和感觉领域都有格式塔原则。知觉组织原则可以简化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其中几条最重要的格式塔原则如下:图形与背景,接近原则,相似原则,闭合原则,连续原则。

马科斯·韦特海默在思维心理学的许多贡献都集中在他的《创造性思维》这本著作中。韦特海默对再造思维和创造思维之间的差异很感兴趣。前者与单调的重复、条件作用、训练、习惯或熟悉的智力事件探究有关。与此相反,后者会形成新的观念、突破、顿悟并且得到不同的东西。韦特海默宣称,他将用场原理术语研究思维。他把思维放到一个非常宽泛的主题领域进行彻底的综合性探究。

他在美国十年硕果累累,发表了一系列论文,把格式塔的观点扩展到真理的意义、伦理、民主与自由等领域。可以看出,韦特海默所提出的格式塔理论已不仅仅是一种心理学体系,它是对诸如哲学、科学和教育等学术领域具有一种世界观的含义。

沃尔夫冈·苛勒(Wolfgang Kohler,1887-1967)

德国国籍的心理学家,格式塔的代表人物之一。

Ÿ 1887年1月21日,出生于爱沙尼亚的里弗。

Ÿ 1909年,在卡尔·顿斯夫的指导下获得柏林大学的博士学位。

Ÿ 1913--1920年,在加纳利群岛的特纳里夫岛上从事类人猿研究工作。他在特纳里夫岛上的研究促成他完成了格式塔心理学的经典著作之一《猿的智慧》,并年在1924首次出版。

Ÿ 1920年,回到德国,在哥延根大学任职教授。

Ÿ 1922--1935年,任柏林大学和柏林大学心理学研究所主,在此度过了他最具创造性的时期。

Ÿ 1929年,出版了《格式塔心理学》这一经典著作。苛勒从场物理学的新概念中获得启发,而确立了格式塔观点。

Ÿ 1933年,纳粹政府掌权,使德国科学创新的良好气氛和大学体质遭到破坏。

Ÿ 1934--1935年,离开德国到哈佛讲学。沃尔夫冈·苛勒正式退休后,定居在新汉普郡的恩菲尔德。他晚年继续写作、演讲、从事研究,并喜欢与学生以及同事讨论问题。

Ÿ 1946年,他被斯瓦斯摩尔学院聘为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教授

Ÿ 1958年,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Ÿ 1967年6月11日,沃尔夫冈·苛勒在恩菲尔德去世。

时代少有的大师

阿西在1968年的时候说过,“沃尔夫冈·苛勒是任何时代少有的大师。”亨利在谈到苛勒与纳粹的斗争时指出“他再次向我们证明了一个人该当何为”。在一篇发人深思的《一个与纳粹斗争的人》中,亨利描述了沃尔冈夫·苛勒与纳粹相抗争的英雄事迹。苛勒参加过很多抵抗运动,他写过一封口吻强硬的信抗议解雇犹太人教授。当时政府要求教授们上课前要行纳粹礼,但是苛勒画了一幅行军礼的漫画,并随后发表演称他的行礼并没有它本身所具有的意义。

他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的著作措词慎重,表达精确文体优美。他比韦特海默更适合美国,而成为格式塔心理学的发言人。沃尔夫冈·苛勒一生获得过很多荣誉。同时,他还获得美国和国外许多大学授予的博士学位。沃尔夫冈·苛勒正式退休后,定居在新汉普郡的恩菲尔德。他晚年继续写作、演讲、从事研究,并喜欢与学生以及同事讨论问题。

沃尔夫冈·苛勒在其著作中抨击了现有的心理学,特别是行为主义和构造主义。他认为,这样一味的模仿只会导致过分强调数量方法本身的价值,而忽略了数量研究之前必经的质量研究。苛勒说,心理学家应该关注物理科学的早期发展,在成熟的数量研究方法出现之前的早期阶段,物理学家更应该关注日常生活经验。苛勒相信格式塔心理学在自然科学领域占据中心位置。自然而然,我们可以在格式塔文献中发现了一系列科学的适应性问题。

格式塔心理学中关于学习研究最著名的要数苛勒的经典著作《猿的智慧》。在这本书中,苛勒描绘了他在特纳里夫岛上所做的研究。这些研究表明动物在解决问题时,经常是先观察整体情境,然后是重构情境中各个部分以达到目标。如果不重构,就达不到目标。因此,苛勒提出“顿悟说”——只有审视了整个场的位置,得出完美的解决方法。这个理论挑战了桑代克的“试误说”,苛勒认为行为主义的研究通常否认动物能理解整个场布置的可能性。所以苛勒的研究目的在于揭示猿类是否和人一样具有智慧活动,并进而探讨智慧活动的本质。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经顿悟学习而获得的方法既能长久保持,又有利于迁移到新的情境,解决问题。他们指出,过去的经验能够影响后来的学习进程,在一种情境中发现或理解的动力关系模式可以用于另一种情境,而这种影响或迁移是通过记忆痕迹实现的。苛勒做了一个实验来验证格式塔的关系迁移说。该实验有力地证明了格式塔的迁移学说,即迁移并非是共同因素的迁移,而是关系、结构、格式塔的迁移。

参考文献:

[1]库尔特﹒考夫卡 著,李维 译.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2]郭本禹. 西方心理学史.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7月

[3]韦恩﹒瓦伊尼 布雷特金 著,郭本禹 译. 心理学史. [M]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1月

[4]余南星 译. 考夫卡. [J] .美国:社会科学百科全书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关注华南师大心理学研究会会刊《心砚》~ 

关于心理学研究会的更多资讯

欢迎关注心研新浪微博“华师心理学研究会”

“优化实践技能,促进学术研究”——心研,为你传递更多.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格式塔学派代表人物  学派  学派词条  代表  代表词条  人物  人物词条  格式  格式词条  
综合

 描写荷花的诗句大全

1、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咏同心芙蓉诗》 隋·杜公瞻   2、竹坞无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