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当郭芙蓉想起佟湘玉

当郭芙蓉想起佟湘玉

文/林特特

就这么成了她的兵

5年前,我在单位的走廊里碰到兰粟粟。

她精神抖擞,穿一件黑色皮衣,走起路来生风,像一颗随时准备冲锋的子弹。那时我在总编室做行政,和她的第一次接触就是用扫描仪帮她扫图片。

半年后,一次职称培训,我和她坐在最后一排聊天。她一面听一面点评,俨然业内资深人士的意见让我频频点头。课间休息,我和她谈起我想过的几个选题,她歪着头,一手托着腮,对我说:“我试着要要你吧。”

在此之前,是我人生的迷茫期—在这家以古籍影印起家的老出版社,学近代史的我无所适从:句读、通假、异体字,弄得我头昏脑涨;地方志、琴谱、各种经卷,整理编校的过程让我感到晦涩枯燥。

总编室的工作也让我烦恼,每一天都很忙,年终总结时却不记得做了什么、学到什么。而兰粟粟是社里引进的人才,以做文史类畅销书见长,去她的部门,对我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我就这么成了她的兵。

用最直接的办法解决问题

她对下属要求极严。

每个周一,我们几个捧着小本子坐在她面前挨个汇报工作,她在笔记本、日历上边听边写边做标记,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全神贯注,有些事,你刚想含混过去,她已猛地抬头:“那个什么好像还没完成?”你若不给她一个合理的解释,便会被诘问:“为什么效率这么低?”继而上纲上线,“什么叫职业精神?”

被训过几次,我便学乖了。后来,我们分开时,她曾提起对我最初的印象,“聪明,但散漫”,她说这话时,我已从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另一个她—直至今天,我仍保持着她留给我的习惯:每个早晨列出当天要做的事,再按重要程度重新排序,做一件画一个勾,勾画完才意味着今夜好眠。

她做事直接,并教我直接

一日,我和一位作者通电话,我说,你可以模仿“某某”—“某某”是我的文字偶像。

电话打完,兰粟粟已立在我身边。她说:“如果你喜欢他的风格,就直接联系他,而不要试图找人模仿他。”

“可人家是成名的作家,会搭理我吗?”我忐忑。

“不试怎么知道,”她斩钉截铁,“要学会用最直接的办法解决问题。”

我几乎被逼着写下平生第一封约稿邮件,在邮件中,我“直接”表达了仰慕之情:“读书时,我每晚看您的文章入睡,当编辑后,我的职业目标就是做您的责编。”

我不抱希望,但第二天就接到回信。

他说他被我感动了,在之后的交流中,他表示,有多部书稿可以与我合作。

他与我合作的第一本书就获得了当年的国家级图书奖项。“直接,要多主动就多主动。”初战告捷,我满怀欣喜冲进兰粟粟的办公室,她就关于如何当编辑对我总结。

职业精神

那段时间,我们非常忙碌。

每个人同时做几本书,每本书从无到有—市场调查、策划、约稿、编辑,盯排版、设计,和印制、发行方沟通及后期宣传都由责编一个人完成。

就在那时,我学会如何最有效地工作。兰粟粟自己动手制了一张表,关于工作流程,精细到每一天该干什么。这张表广为流传,传到我的案头,同时做几本书的责编时,我甚至能精细到每个小时该干什么,一旦有一两个小时的空闲,便和她一样实行“自我奖励”,逛街、购物、喝茶、唱歌……不知为何,忙里偷闲的快乐竟大过真正的、纯粹的闲暇。

那段时间,办公室里总是充满欢声笑语。我们突然都变成宿命论、星座论者。

在有神秘主义情结的兰粟粟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听据说能看见前世今生的音乐,每天关注星座运程,一有犹豫不决的事,首先做的是去测字……

许多日子后,我和阔别已久的她坐在一起吃饭,提及各自近期的状态,均言必称“苏珊·米勒”“水星逆行”,不由得相视大笑。

其实,那段时间,我们不是很顺。工作做得好,不意味着就能得到承认,尤其是在一个论资排辈、怕改革、怕新鲜事物的老单位。

来自上层、来自周围的种种言论变成实质性的干扰和阻碍,对此,我至今感激兰粟粟的应对方式,因这方式最终变成我面对逆境时的态度。

她还是那句话,“要有职业精神”。

她总是说,事情要像它该有的样子进行。所以,即便没有人支持你,甚至总有人反对你、攻击你,你仍要按时按质完成你的工作,因为那是你在工作。“卖大白菜,我也要比别人优秀。”她在稿子上圈圈点点,突然扔了红笔。

她把自己变成一个品牌。

一次图书订货会,我在现场,有江浙的订货商赶来,只因“听说兰粟粟在这里”。而这些人追随着她,从A 社到B社,已十来年,不认社,只认她。

最不顺时,她开始写作,“别让自己闲着”。

那时,正热播电视剧《士兵突击》,她号称“突迷”,在百度贴吧连载她家里几个老兵的故事。打开办公室门,外面是血雨腥风、各部门的混战;关上办公室门,她绘声绘色、眉飞色舞地告诉我,今晚要写到哪一章。

等我最终决定离开,转行去报社时,兰粟粟也找到新去处,那是她事业的一个新高度。

临别,我说出版是微利,没有理想的人坚持不下来。她不理我这茬儿,只动情地说:“你们都走了,都离开这行了,就剩我一个人在这儿奋战。”

她送我一本书,正是最不顺时,她闲来涂笔最终成集的小说,书名叫“我和我的兵”。

若干年后,我在电视前欣赏由这部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葵花怒放的声响》,剧中人念着她写的台词“永远争第一”,我笑笑,又想哭。“卖大白菜,我也要比别人优秀”,其实后来我也一直这么想。

当郭芙蓉想起佟湘玉

我还是哭了。

一个朋友要出新书,就如何宣传,带我和她的责编见面商讨。

我们讨论了几种方案,我掏出小本子,翻到电视台、电台、各报纸书评版编辑及做易拉宝、海报的人的联系方式,又找出一张纸列一二三四、时间节点、谁来负责。那位编辑由衷地说:“在我们单位,我只管看稿子,没人教我这些。”这话的背后,我看见她的不自信。5年前,我便是如此。

我才知道自己受教之多,不只是技术、内容,更是思路、行事方式,是兰粟粟常说的“职业”带来的胸有成竹。

我喜欢这样的自己。

那晚,我打车回家,车行驶在高架桥上,月亮又大又圆,我离它很近。

我忽然泪流满面,我知道今时的我由谁重塑。

我发了一条短信给兰粟粟:“有一天,当郭芙蓉回到家,过起自己的小日子,她会想念佟湘玉对她的帮助吧,如我想念你。”

(结束)

按:12月,我买了两本书,一本是林特特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还有一本是十二的。可能是因为都是安徽人,所以血液里有些相同的东西,我还是先读了林的书,当然我也是在读后才知道,大家都是安徽人。也许这就是所谓缘分吧!说起这本书,大体上喜欢的,没有因为同乡而多打几分,书的前部分,是很多不错的小故事,写得温情温暖,不失情怀;后部分多了点生活的婆婆妈妈,不爱看,许是没到那个你年纪吧!为什么会选择这篇发出来,实在是有太多共鸣了,也许我会写一篇为何共鸣的故事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当郭芙蓉想起佟湘玉  芙蓉  芙蓉词条  想起  想起词条  
综合

 不试一试,怎知爱不爱?

题图:Viktoria VickyOne文/meiya最近,有个姐妹咨询我 她今年25岁了但在感情生活上还是一张白纸。小时候一直是家里的乖乖女,看着周围的同学从...(展开)

综合

 专家解读笑背后的心理秘密

我们都爱笑,无论是嘴角上扬的嫣然一笑、眉毛舒展的会意而笑,还是放开嗓门的酣畅大笑、泪光闪闪的破涕成笑。呵呵、咯咯、哈哈、嘿嘿,笑的语言谱写出一首首动情的心理旋律...(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