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精神分析与文学 (转载)

   

  精神分析是一种奇妙的发现,它让十分单纯的人觉得自己非常复杂。

                                                                                                                  ――美国作家 贝尔曼          (S。N。Behrman)

 王溢嘉 台湾作家,曾在南方都市报、深圳晶报、济南时报、财富生活月刊写过专栏,著有《中国文化里的情与色》、《花开见禅:100個瞬間頓悟》、《看到人心深处》、《变态心理揭密》、《解放思维》、《中国人的心灵图谱》等书。

    

一、精神分析与文学的渊源:

  弗洛伊德与文学家

 精神分析是弗洛伊德所创的医学学说,用来治疗精神疾病。

 弗氏是个文学艺术爱好者,常援引来阐释其理论。

  文学艺术界的反应

 弗氏80大寿时,191位作家签署礼状,由托玛斯曼呈献给佛氏,对他推崇备至。

  两者是黑暗中的兄弟

 同是人类心灵的探讨者:

 文学――感性法 文学家敏锐的直觉、同情的了解

 精神分析――理性法 医师客观的分析、理智的推论

二、文学作品、灵感、潜意识、梦

  纪徳:一部伟大的作品是由疯狂所唤起,理智来完成。

 疯狂意指灵感

 灵感:潜意识内涵浮出而被意识捕捉的刹那感觉。

 潜意识:自己不自觉的心理内涵,包括过去经验、本能欲望等。 

 梦就是潜意识演出的舞台。

  梦与文学:作品是作家的白日梦

 梦是写给自己看的作品,作品是作给大家看的梦。

 类似的构成法:浓缩作用与置换作用  

 差异:作品不能像梦那样赤裸、杂乱,需改装、艺术加工,作家需找到重返现实之路。

  精神分析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一如「释梦」

  解除伪装和艺术加工,剖析作品或作者想表达的潜意识内涵。

  例:史蒂文生的《化身博士》

三、文学中的象徵 

  文学象徵←→梦象徵

 例:花容月貌 竹→隐士或节节高 多重含义 

  越受压抑的,越需要象徵

  例 咏黑牡丹诗: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

  性象徵:性是最大驱力,也最难以启齿

  1。《金瓶梅》里的鞋与钥匙 瓢与棒槌

 男性性器的象徵:长、竖立、坚硬、穿刺力的器物

 女性性器的象徵;中空的容器、门户、有树林的风景

  2。贾岛诗: 鸟宿池边树 僧推月下门

 在做性象徵的解码后,一首原本意境幽远的诗竟变得春色无边

  重要的不是「什么是什么」,而是能否有助於整体性的理解

  《白蛇传》: 水淹金山寺 永镇雷峰塔

 塔:男性力量

 水:女性力量或本质

 女性抗争←→被男性镇服

 人间情爱←→社会秩序

 母系价值←→父系价值

 妖精故事变成性别对抗故事

四、俄狄浦斯(弑父恋母)情结

  心性发展的俄狄浦斯期:3-6岁时,依恋母亲,讨厌父亲,希望父亲消失。因不被容许或受恫吓,而被潜抑到潜意识里。但经常以改装的方式出现在梦与文学中。

  弗洛伊德:西方文学的三大杰作,都涉及弑父

 1。沙孚克里斯的《伊底帕斯王》:

 2。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3。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卡拉马助夫兄弟们》:

 4。中国的《薛丁山征西》:

  这类故事情节一再被传诵,因为它触动了我们共有的心理症结。 

  跨文化的适用性问题

  梁实秋的质疑 中国人有恋母情结吗?

  恋母情结的温床 父系社会核心家庭

  中国人的奶妈情结:《末代皇帝》

  薛丁山的童年生活:与母亲相依为命

  薛丁山的人格特质:缺乏男性认同

 

五、人格结构与冲突在小说中的呈现

  人的心灵极为复杂,每个人都有三个我:

 本我:依快乐原则行事,好比恶魔。

 超我:依道德原则行事,好比天使。

 自我:依现实原则行事,好比凡人。 

  三者恒处於冲突状态.在文学作品中经常由不同的角色来扮演这三个我

 例:《西游记》

 猪八戒→本我 唐三藏→超我 孙悟空→自我 沙悟净

 到西天取经好比生命的追寻旅程,三我经常发生冲突,如何取得协调,强化自我,才是功德圆满之道。

  沙悟净:代表中国文化里另一个我:无我。不争不求 无威胁 无名的存在

  不必硬套他人理论 削足适履

六、个人心理症结的投射

  作品常为作家个人心理症结或想望的投射。

  1。罗迪的《冰岛渔夫》

 受挫欲望的替代性满足:在小说中发泄他欲置情敌於死地而后快的欲望。

  2。《化身博士》与史蒂文生的心事

 史蒂文生对自己的「双重人」生活深感内疚,成了他创作《化身博士》的原动力之一。

 作品是赎罪工具   

  3。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

 几乎就是劳伦斯与他母亲关系的写照,劳伦斯在恋母情结中的挣扎。

 劳伦斯的妻子:年纪比他大,且有三个小孩的日耳曼女人

 精神分析观点:一个替代性的母亲  

 

七、文学中的集体潜意识

  潜意识的内涵

 个人潜意识:源自各人发生的材料。

 集体潜意识:源自种族发生的材料。

  梦是个人的神话,神话是民族的大梦

  普同象徵与原型;

 黑→邪恶 白→纯洁 

 智慧老人、复活与再生、英雄的试炼

  荣格的观点:

 作家应该无我,超越个人经验,以其敏锐的直觉做为集体潜意识的代言人。

  1。歌德的《浮士德》

 荣格;「浮士德并非歌德所创造,而是歌德被浮士德创造出来的。」

  2。《白蛇传》里的永恒主题

 人间情爱与社会秩序的冲突,是全人类共有的心理矛盾,一再出现於各国文学作品中。

  3。中国的《二十四孝故事》:

 有十个故事跟吃有关,如卧冰求鲤、怀橘遗亲、鹿乳奉亲、哭竹生笋等等。

 精神分析:中国人对心性发展过程中「口欲期」的耽溺与固著。 

 人格特质:黏腻,人际关系的黏腻,喜欢拉关系,挤成一团。

 

八、时代意识的反映

  反映特殊时空下的集体心灵样貌

  1。梅尔维尔的《白鲸记》

 反映当时美国清教徒过分褊窄、僵硬的意识,并对此提出规劝。

  2。乾嘉年间的《白蛇传》新版本

 令人嫌惧的恐怖女蛇妖(异类)→惹人怜爱、有人性至情的好女子

 反映当时汉族集体心灵生态的变化

 令人排斥、抗拒的满清(异族)→受包容、认同、歌诵的政权

  因和集体心灵生态的变化产生共鸣,故成为受欢迎的版本。 

 

九、精神分析与作家的爱恨情仇

  探索人类心灵的好伙伴

 弗洛伊德:「每当我到一个地方,我都会发现在我之前已有诗人来过这里。」

   恋母情结大受西方文学家欢迎的特殊原因:

 18、19世纪,西方很多贫穷文学艺术家受有钱中年贵妇包养,如巴尔札克、卢骚。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使文人这种不光彩的恋情得到高贵而悲剧性的解释。

  精神分析学家对作品与作家的不当看法

 作品;白日梦,病历表

 作家;病情严重的病人

 不只个个有恋母情结,莎士比亚→ 同性恋,卡夫卡→被害妄想

 乔埃斯 →恋物兼被虐,多重性变态

 干净的稿纸上记录著肮脏的心灵 天马行空,有失厚道,扭曲文学原意

  精神分析理论与写作技巧

  作家对精神分析理论作艺术加工

 例1:托玛斯曼《魂断威尼斯》(1911):

 艺术家同性恋欲望升华崩溃的故事

 例2:卡夫卡《审判》的谜中谜

 超我对自我的攻击――以法院来象徵超我

  作家与心理治疗

  赫曼.赫塞的精神分析治疗与《旁徨少年时》

  诗人里尔克放弃精神分析:「如果心中的魔鬼离我而去,我怕我心中的天使也将振翅而飞。」

十、结语 

  解析文学如释梦是文化活动而非科学活动。

  精神分析可以为作品开启另一扇窗,丰富它的内涵,增加对作者同情的了解,也增加对人类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精神分析与文学   转载  转载词条  精神  精神词条  分析  分析词条  文学  文学词条  精神分析与文学 词条  
综合

 一点点,不多,就一点

为人处世:比别人多想一点点,多做一点点,多准备一点点,多干一点,多坚持一点点,多流一点汗,多吃一点苦,多品尝一点寂寞,多付出一点,就多积累一点经验,多付出一点,...(展开)

综合

 人生最大的笑话莫过于自作多情

人总是在自我催眠自我幻想,自作多情的认为真正有眼光的人都看得到你的“潜力和内涵”,可现实从来不穿梦幻的外衣。擦亮自己的眼睛平复自己的心,否则自作多情最终受伤受打...(展开)

综合

 女人11种心理让男人不敢靠近

 想知道为什么自己一直没有男人欣赏吗?下面告诉你原因,一起来看看吧!  1、悲情主义  这类人对伴侣是渴求的,对恋爱是疯狂的,但他们的心态上却尽有千千结,在脑筋...(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