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原创︱黄鑫:谈话治疗的语言运用

谈话治疗是来访者治疗师的对话过程。心理治疗的实践者们每天做的,就是与来访者在治疗室里一个小时接着一个小时地,一对一地进行多角度多侧面时空交错的对话。对话与模糊性和相对性厮守,陪伴来访者捱过被撕裂了的心灵的创痛时刻。

巴赫金在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进行研究时,发现了复调小说,也叫对话小说。他说:“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

他认为对话性是人类语言的本质,是人类生活的本质,说:“对话关系这一现象,几乎是无所不在的现象,渗透了整个人类的语言,渗透了人类生活的一切关系和一切表现形式,总之是渗透了一切蕴含着意义的事物。”

我个人的受训背景,包含专业的文学写作训练,并且我也在不间断地写作。而我学习精神分析的过程中,我的老师经常对我说:“治疗即写作”。这句话的含义大约是:无论写作还是治疗,都是围绕个人生命经历的主体间的对话。

对话使用的工具是语言。语言在特定的语境中存活。心理治疗的语言,不完全等同于日常口语,但也非书面语言,它介于二者之间。虽然使用生活用语,却在被限定的时间(一小时)之内。因此,对话语境的质地并非稀薄而是浓厚,语言并非轻盈而是负有重量的。

这里,我结合自己写作和治疗的经验,分享几点在治疗中运用语言的体会。

一、“隔”与“不隔”

Nancy McWilliams 在《精神分析治疗》一书中,谈到当代精神分析家关于“谈话”的若干观点,Fine(1971;Greenson,1967)极力主张同行在治疗中使用直白、通俗的语言,包括在谈性等私密的经验时。例如,提倡使用“你用嘴舔他的生殖器”而不说“你为他口交”。

与此类似,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第六二则说:“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可谓淫鄙之尤。然无视为淫词、鄙词者,以其真也。

他们都主张,说话要“真”,要“直白”,即便在说最私密的性话题。

在《人间词话》第三十六则,王国维提出了语言的“隔”与“不隔”。

他批评姜白石词不及周美成作品“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说:“觉白石《念奴娇》《惜红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

在第三十九则词话,他再评白石词之“隔”,说:白石写景之作,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梅溪、梦窗诸家写景之病,皆在一“隔”字。

叶嘉莹在《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中说:如果在一篇作品中,作者果然有真切之感受,且能做真切之表达,使读者亦可获致同样真切之感受,如此便是“不隔”。反之,如果作者根本没有真切之感受,或者虽有真切之感受但不能给予以真切之表达,而只是因袭陈言或雕饰造作,使读者不能获致真切之感受,如此便是“隔”。静安先生(王国维)之所以以白石词为隔,主要由于白石词在感受及表达方面皆不免有造作修饰之意,在真切方面有所不足。

叶嘉莹拿白石词《翠楼吟》:“酒祓清愁,花消英气”与王国维赞赏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两句对比,认为前两句,作者所写的“清愁”、“英气”,既都不能给予读者真切之感受,而“春意闹”“花弄影”,则出于自然真切的感受。由此可见,一切都须以真切的感受为主。

具体到治疗,Nancy说Schafer(1974)竭力主张我们不应以不自然的专业腔调来说话,很专断地把自己从治疗性对话中剔除。相反,他提醒我们,心理治疗是“我-你类型的探索性对话”。他给出自然、更平等说话风格的例子,与不自然的措辞相对照。如:

“我想知道那可能是什么”与持续保持若有所思的沉默对照;

“恭喜你”与“你一定为自己感到非常自豪”对照;

“我觉得有点不安,我的直觉告诉我,你正试着让我有这种感觉”与“您正试图让我心神不宁”对照;

“那样生活很难”与“你的生活并不是非常满意或者不是很容易”对照;

“我不觉得惊讶”与“那本是意料中的”对照。

二、多使用动作语言

Nancy 说Schafer(1976)推荐治疗师使用,也鼓励来访者使用“动作语言”——即强调动词而不是名词,尤其是抽象的名词。如:“你感觉很内疚”而不是“你正遭受良心的折磨”或“你的超我正在攻击你”。

王国维赞赏“春意闹”“花弄影”二句,也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这里的“闹”和“弄”,都是动词。

关于动词,作家张炜说:“语言当中最有力量的还是名词和动词,它们是语言的骨骼,是起支撑作用的坚硬部分。如果重视并突出它们的作用,语言就会变得朴实有力。”

鲁迅先生的作品《孔乙己》中,有这样一句“便排出九文大钱。”一个“排”字,既生动显示了孔乙己穷而炫富的神情,也表现出他诚实迂腐的性格。同时,从心理学角度解读,“排”这个动作,也活现了孔乙己以表面的镇定来掩饰内心不安的外显行为。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语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最初是由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根据言语行为理论,语言不仅是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的工具,而且本身就是一种行为。

言语行为的研究者往往特别注意语言中的“成事动词”,因为它们的语用的力量特别明显。例如:“我把此书献给教过我的老师们。”这里的“献”即是成事动词,因为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献”的动作已经完成了。又如司令员对士兵说:“我命令你们向正前方射击”和法官在法庭上说:“我宣判你有罪”,这两句中的“命令”和“宣判”都是成事动词。

这类句子的语法形式有如下特点:1、主语为第一人称。2、时间为瞬息。3、受事者为第二人称。4、句子是肯定句式。

三、追求细节

Nancy 说Levenson(1988)建议“追求细节”,即,当来访者做出笼统的陈述时询问其经验的细节。如:当你‘坚持己见’时,你是怎么说和做的?

张炜谈到了“情节”和“细节”的区分:故事当中起码包含了“情节”和“细节”,而“情节”是要依赖“细节”的。没有“情节”不走,没有“细节”不圆,它们相互补充着,才能把故事讲下去。一般说“情节”是很容易叙述的,它很外向;“细节”得有描述的功夫,它比较内向。故事在小说里其实是表现为两种不同的节奏:它们在书中并不一致。我们不能说一本书的“情节”快了,它的“细节”就一定快——有时还正好相反。

在治疗中,我们常说要和个案“泡在那里”,指的就是在一个工作点上,协助个案描述细节。一个人的生命故事,只说情节的话几句就完了,治疗师要做的,关键是尽量呈现故事的细节。

一件事情发生了,它是它自己的事情,本来如此的事情。它发生了,便已经是过去时态。把它叙述出来,就是要把它模仿出来,但是,故事是还原不了的,它只能被不断地描述,于是有了深度描述的叙事。

“深度描述”的概念由人类学家格尔兹提出,借之于英国哲学家吉尔伯特•赖尔。这一概念的原始起讫,是对两个眨眼睛男孩子的动作的讨论。赖尔把抽动眼皮,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来条分缕析,揭示了其多层次内涵,进行了一个深富哲思的层次化还原分析,展示了文化符号的复杂性,及其相对性和模糊性。

格尔兹说“典型的人类学方法,是通过极其广泛地了解鸡毛蒜皮的小事,来着手进行这种广泛的阐释和比较抽象的分析。司空见惯的人间常事,在如此朴实无华的脉络中以朴实无华的形式表现出来。但这恰恰是优势所在。这个世界已经有足够多的深奥。”

“深度描述”的条件:在人类学中,深度描述是要考虑到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使之“切入情景化”,即从笼统宏观回到“地方性”的立场。如同格尔兹所说:“此处理论建设的基本工作,不是为抽象的规则编码,而是让深描变得可能,不是超越个案进行概括,而是在个案中进行概括。”

深度描述运用到谈话治疗,就是要在谈话中看到症状的同时,还一定要关注到那些引起症状的具体情境。不限于对来访者叙述的故事和话语的一般性解释,而是对叙述本身进行更为深层细致地分析。对具体的时间、地点、情景,都要进行具体细节的叩问。

四、熟悉使用对方的语言

Nancy 也谈到Greenson (1950)指出,对在另一个文化里长大的来访者来说,如果临床医生熟悉他们童年的语言是何等有利。

前段时期湖南卫视大热的《我是歌手》节目中,韩国歌手郑淳元用中文演唱一曲《听海》,赢得了千万中国歌迷的心,位居当期竞赛的第一名。

得到第一后,郑淳元专门念了中文的感谢信,他说:“我坚持用中文演唱,体现了我对中国观众的尊重。”

从观众的感受来说,在那个舞台上,假如这位韩国歌手用韩文演唱,可能很多人觉得“一个韩国歌手来进军中国市场了”;假如他用英文演唱,也许觉得“湖南卫视这档节目吸引了外国歌手”;而当他用中文演唱时,我们真切地感觉“唱到了我的心窝里”。

在治疗中,治疗师要尽量贴近来访者的语言,使对话带有更多来访者的个人特质。比如:来访者是东北人,喜欢说“我老不高兴了”。当来访者说“遇到这种倒霉事,咳……”并且愁眉苦脸地看着治疗师时,治疗师运用共情技术,回应对方:“你感到非常地不高兴,”或者回应“你老不高兴了”,带给来访者的感受,有很大的差别。

来访者的话并不意味着必须说什么高深的话。那些来访者自己平时也意识不到的特质、口头禅,在被治疗师加以引用时,会变得异常且夺目。一句看似简单的日常语言,在治疗语境中,会使个体的生命体验更为加强,感受也因此变得更加深刻。

五、重复的力量

Nancy 谈到“有时,来访者的措辞似乎蕴含着未说出的感觉,治疗师可以用比来访者更慢更柔和的语气简单地重复一下,希望能引出它背后的情感。”

人本取向的治疗师特别熟悉这种重复对方话语的方法。这是一种镜映,一种确认。

另外还有一种重复,是让治疗师深感挫败的,就是来访者像“祥林嫂”那般,反复地叙述同一件事情。已经说些别的话了,忽然又回到老话题上。这种情况下,似乎治疗毫无进展,治疗师感到对重复语言的不耐烦。

读诗的人都知道,许多句子需要一再重复,只有把关键句子重复够了,这首诗的情感抒发才饱满有力。有时候,我们确实需要不断地重复进入某个特定情境,但是,即便重复一千次,每次也不会都是简单地相同。

作家米兰·昆德拉说:重复就像一种可以把一件青花瓷器旋转、放大、缩小的现代技术。每重复一遍,都会有同一事件的某个侧面展现,都会有新的韵味出来。

我们不妨把重复视为一种技术。治疗中通过重复,分辨出事物细微的差别,正是这些差别,丰富了故事的向度,带出有利于来访者的全新的领悟。

六、请用以“我”开头的句子

Nancy在《精神分析治疗》中,重点谈到许多治疗师会要求来访者——请用以“我”开头的句子,来表达自我的感受。

她说,心理治疗涉及帮助人们变得与自己的感受更有联结,更舒服地直接表达一个人自己。当来访者从指责他人什么地方错了,转向描述自我内部的体验,不是对他人说:“我觉得你反应太迟钝”,而是说:“当你不理我的时候我觉得受伤”,那么,就朝着改善个人痛苦迈进了一大步。因此,咨询师鼓励来访者无防御地用第一人称表达他们的情感体验。

她列举了来访者与自己强烈的情绪体验保持疏离的常见的防御方式,包括以下这些特殊习惯:

1、用第二人称表达。如:

咨询师问:你感觉如何?

来访者回应:嗯,你知道,在这种情况发生时你觉得不舒服。

我们知道叙事人称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人称。第一人称“我”,是来访者自己的叙事,他是故事中的主角,他讲的都是他看到、听到、想到的,或是他思索到的。第二人称“你”,由治疗师进入叙事,“你”不同于“我”,“你”必须贴上我的思维和速度,并且超越我的受限制的视野。所以使用“你”的时候,与我有了隔离。

2、用第三人称表达。

咨询师问:你感觉如何?

来访者回应:我想人们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会觉得不舒服。

第三人称“他”与“我”有着天然的距离。

《小说课堂》的作者崔道怡说:(第三人称)站在全知全能视角的叙事者,像一个“神”。表面上他们没有进入小说,实际上他们是小说里无所不在的观察员、无所不通的解说员。他们通过“神”的名义与本领,高踞于题材内容之上,无所不能地向读者讲述他们无所不明的故事。可以从鸟瞰的高度、全局的广度,展现巨大宏观、立体壮观的画卷;可以多角度摄取,多方位投射,揭示每一事件构成的直接间接各种因素、事件过程前因后果的实质真相;也可以进入人物内心深处暴露种种潜在的意识……全知全能法力无边:统摄一切,洞察一切。因此,神的叙述是最常用的。

3、本可以简单表达的东西却以戏剧化或表演性方式表达。

咨询师问:你感觉如何?

来访者回应:我非常非常非常的生气!并伴以夸张的眼睛转动,那情形描绘得让人们觉得稍有点荒唐。

4、试图把治疗师卷进体验中。

咨询师问:你感觉如何?

来访者回应:你能相信那混蛋对我那样做吗?

5、避免命名情感而代以含糊的用词。

咨询师问:你感觉如何?

来访者回应:有点古怪,我想。

6、当非常接近感受的时候改变话题。

7、对更隐私一些的话题用娃娃腔等其他一些装模作样的方式讨论。

8、以及许多其他无意识的策略,用以与痛苦和羞耻的感受保持一段距离。

七、主体间的交流

马丁·布伯认为关系有“我-你”关系和“我-它”关系,只有“我-你”关系,才是真正的主体间关系。

心理治疗是主体间的交流,是一种主体的共同参与、分有、共享和共同创造。在治疗之中,有时来访者叙说往事,治疗师描述当下,有时又反过来,来访者描述当下反应,治疗师联结往事。来访者治疗师相互投射、筹划、溶浸,但又相互否定、校正、调节,不断地达成主体间的意义生成。治疗因而成为一种被提升到二次方般繁复的叙事织体,它有着整体的模糊不可靠性和细节的清晰明辨。

巴赫金分析了话语的边界(言语主体的更替)和话语的三个基本特征(完成性、表情性、应答性)。关于应答性,他认为任何对话都必须回答些什么,同时也在等待着某种答复,即使这答复仅仅是回应性的理解,比如沉默。

所以,来访者在自由谈话之后,会合情合理地期待治疗师给些言语回应。

那么,治疗师要如何回应,来使治疗进入“我-你类型的探索性对话”?

例如:来访者说:“我想是否可以看一下你写的记录?”

治疗师的回应点:

1、“记录”——我写了什么(自己的工作内容)。牵涉治疗师的自恋问题。

2、“是否”——我允许你看,还是不允许?牵涉治疗中的权力问题。

3、“想”——这对你意味着什么?你的渴望背后是什么?你都想到了什么?……

治疗师的回应点,不在于自己写了什么,可不可以给对方看,“我”允许还是不允许,而是在“想”。

因为,“想”说明了存在。只有“想”这个动作,是来访者当下的动作,治疗师镜映这个动作,表明了治疗师感受到对方的存在。

“想”的背后是什么?在来访者说“我想是否可以看一下你写的记录?”“想”的背后首先有一个“你”—— “我想(你)是否可以(让我)看一下你写的记录?”

“你”会答应吗?“你”写了什么?

“我-你”关系中的“你”,就在这里。治疗关系,是“我-你”的关系。

如果治疗师回应“记录”,则变成了“我”跟“记录”的关系,或者“你”跟“记录”的关系,是“我-它”的关系。

主体间的交流,强调注重此时此刻当下的互动,始终在互动中前行,不定型过去,也不预设将来。

治疗师该怎么说话?我没有现成的答案。

也许智慧,只在于能够对一切提出问题,然后在描述的过程中,让各种可能性自动呈现。

参考书目:

1、Nancy McWilliams 《精神分析治疗:实践指导》,2015,2,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王国维《人间词话》,2004,4 上海古籍出版社;

3、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 2008,4月,北京大学出版社;

4、格尔兹《文化的解释》 1999,1月,上海人民出版社;

5、张炜《小说坊八讲》 2011,9月,三联书店;

6、崔道怡《小说课堂》 2012,1月,作家出版社;

7、杨璐《巴赫金的对话理论 ———通过对话彰显人的存在》(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5、吴和鸣《神入的语用学研究》, 2015,4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黄鑫,畅销书《女性心理成长自疗课》作者,另著有心理治疗小说《草人》《白骨波罗蜜》。南京大学毕业,二级心理咨询师,专注于写作与心理治疗,精神分析取向,师从国内著名心理专家吴和鸣,并长期接受其督导。

擅长:婚姻危机解救,亲密关系觉察,女性心理成长,职业生涯规划,艺术创意发掘。

子和简介:

深圳子和心理咨询中心是国内顶尖的心理咨询机构,由武汉市中德心理医院(国内首家专业心理医院)前院长汤海鹏医生倾力创建,是华中子和心理咨询中心的平行机构。

子和拥有精神科医生背景和心理学专业硕博为核心成员的科班班底,多名国内临床一线专家作为顾问,延续了中德温暖、抱持的专业氛围;子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恪守咨询师的伦理道德原则,为来访者提供专业、专注、专心的服务。

咨询预约电话:0755-23900355

子和官网:www.zihesz.co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黄鑫  黄鑫词条  谈话  谈话词条  运用  运用词条  语言  语言词条  治疗  治疗词条  
综合

 为什么聪明人不容易成功?

聪明人因为太聪明,所以总是趋利避害。我们都喜欢聪明人,轻松可以得到一切,但是请记住,聪明人不容易成功。为什么呢? 今天看到一条微博,是经纬创投的合伙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