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当「逃离北上广」变成「逃回北上广」

壹如何看待最近出现的「逃离北上广」向「逃回北上广」的转变?继那则热帖之后,知乎上的用户又掀起了后续的讨论。—— www.

【 心情不好的时候,听听心理电台 】

热帖回顾「给即将返城的你:为何远离家乡仍义无反顾?」

一、莫逢

看到问题,脑海中便浮现了三个字:“八О后”,我们这一代。亦即经历了此种转变的绝大多数。其实对于自古至今的帝都来说,直到现在的九О后,ОО后……都是一样的吧。

说起来,不仅仅是婚姻、去留和事业,人生又何处不围城呢?

当初为何逃离

多数人都是毕业后决定留在北上广奋斗,为了对理想的期待,未来的美好憧憬。

然后残酷的现实压力一次次摧毁着仅有的坚持和意志。除了工作、爱情带来的精神压力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大概就是房子吧。

蜗居。在每次因水电器故障、素质差的租客、冷漠的房东而焦头烂额,甚至找不到中意的房子几近露宿街头的时候,谁能保证从没接近崩溃过?

所以选择逃离。回到二三线城市的家里,过安稳无忧的日子。可是又真的无忧么?

对了,“逃离北上广”这个话题在网络大热,是09年末的时候。那一年,80后正式集体奔三。而带头的80年生人的哥哥姐姐,已经快迈过奔四的门槛。

而现在,奔四的80后,已经快接近一半了。

对于青春不再却仍然漂泊无依,你恐惧么?

为何再次回来?

当初嘴里念叨着公平公平离开了北上广,到了家才发现自己错了,而且错得很离谱。

与大城市相比,小城市更加靠关系、拼爹。反而大大弱化了个人奋斗的希望。不思进取的生活方式,观念的代沟,思维方式的差异,精神生活的匮乏,一眼便望得到头的生活?

行了,还是回北上广深吧。一切都是自由的代价啊。

大城市虽然压力大,但毕竟存在着国内最健康向上而公平的市场力量。所以物质生活再艰难,没有背景的平凡人的前途却更加光明。

那些来自外地已扎根北上广的很光鲜的成功人士,谁又知道他们在出头之前经历过多少不为人知不欲人知的物质与精神上的艰辛呢?

这不是最好的时代,却也不是最坏的时代。这里什么都能满足你,这里什么都不属于你。

但最重要的是,在这里契约精神和理性是最大的主宰,人人所向往的自由也是这里的文化特质,支撑着所有在打拼奋斗着的年轻人的梦想。

这里永远有着无穷无尽并相对公平的机会,能否把握看你自己。

所以沉住气,年轻人。这是属于你们的时代,一切逆潮阻碍历史前进的都会被你们踩在脚下。

你只需要努力奋斗,有一点耐心。就在不远的前方,希望一直等着你。

二、yaodong

有资格逃离的忽悠了一大批没资格逃离的,现在被忽悠的醒悟了。

补充个笑话:

飞机上鹦鹉说,这航班服务太差了,老子不坐了,说完就打开飞机门跳出去了。猪也站起来说,你说得太对了,我也不坐了,也跟着跳出去了。半空中鹦鹉对猪说,你不会飞跟我出来干嘛?

三、彭琦

引用一段喜欢的语录:为了自己想过的生活,勇于放弃一些东西。这个世界没有公正之处,你也永远得不到两全之计。若要自由,就得牺牲安全。若要闲散,就不能获得别人评价中的成就。若要愉悦,就无需计较身边人给予的态度。若要前行,就得离开你现在停留的地方。

安逸也好折腾也罢,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方式不能一概而论。生活在于经历,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庆幸自己始终拥有选择自己生活的能力,成功没有捷径,唯有脚踏实地付诸努力,用心感知正经历的生活,梦想终会触手可及。

四、interjc

首先只想问,所谓“逃离北上广”和“逃回北上广”有没有数据支撑?

我相信影响这个事的只有钱。参考一个值:

((收入-支出)/需要为未来而储备的资金)×幸福感

这个值更大的地方,就会是人才流动的去向。

北上广这个值变大了吗?不了解。

五、许晓风

年轻人,你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年轻人,你得知道自己能要什么。

年轻人,你得知道自己应该放弃什么。

年轻人,你得知道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

来源:知乎

→ 邮箱订阅:留下Email,追踪每周心理精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北上  北上词条  逃离  逃离词条  变成  变成词条  
综合

 良窗 淡月 疏影 风流——《聊斋...

 距今六七千年前,生活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远古居民,正过着女性至上的母系社会,在原始人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他们用自己奇特的想象力创造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创世女...(展开)

综合

 让人哭笑不得的部门冲突

大大小小的企业、公司里,最让老板和HR头疼是部门、业务骨干互别苗头,一旦有人因此离职,团队的稳定就会出现裂缝。而追根溯源,员工、甚至整个部门之间的矛盾往往起源于...(展开)

综合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报以歌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这是泰戈尔的诗句,而只有当你有了“我要回报以歌”的积极心态,才会发自内心地给陌生人以阳光般的微笑。 米兰昆德拉曾经说过:“...(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