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80后”大学生心理解读 心态影响健康

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1980年后出生的(本文简称“80后”),社会各界对这些大学生的独特个性与行为方式褒贬不一。为了了解“80后”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我们对这个群体的部分大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分析,发现了“80后”大学生群体的一些特殊心态和衍生的心理现象,并从心理学视角提出建议,以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体现自身价值。    ——Psy525.cn

我们通过对山西省5所高校、497名“80后”大学生进行调查与访谈后发现:“80后”大学生热情、开放、个性独立、善于发现问题,同时由于“80后”大学生生活条件优越、依赖思想严重、参与社会的能力不足等原因,又凸现出一些令人担忧的社会焦点问题。例如,在一些“80后”大学生的就业取向上表现出明显的求稳怕变和官本位思想。据调查,大学生心目中首选的就业单位:政府和事业单位占了67.35%,选择去私企的只有14.08%。可以看出这些大学青睐的仍旧是政府、机关。超过一半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当官就意味着拥有特权,体现出他们思想上还有官本位意识;部分地区的学生中攀比心理严重,对父母的依赖心很强,甚至出现了一些“傍老族”或“啃老族”,问卷显示有34%的毕业生愿意留在本地,找不到满意工作就不就业,由于父母和亲戚对他们的宠爱和期望值高,也支持孩子在家继续考研、考博等,有些大学生备考多年,待业使处于黄金时期的“天之骄子”严重脱离社会,和同学缺少共同语言,对他们自信心的打击很大,客观上也浪费了他们的创造力,并不光彩地被冠以“傍老族”或“啃老族”。

虽然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这种情况少一些,但也不是没有这种问题;此外,一些独生子女还表现出自私、享乐心态和自我中心的霸道心理。这一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惟我独尊,认为别人是为我服务的。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目前自己生活状况不满意的居多,占51.02%。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容易大发雷霆,耐挫折能力差,成熟时间明显延后;甚至衍生出其他一些不适宜的心理,如过度焦虑、缺乏合理定位、好高骛远、投机取巧、叛逆心理等等。同时显示,业余时间娱乐和休息的比例是89.84%,远大于学习和从事第二职业的比例---63.27%。

通过前面的调查与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心态方面的问题深深影响着他们的健康发展。根据上述内容,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增强团体心理咨询在培育大学生健康心理过程中的作用。虽然大部分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为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提供个别帮助。但是笔者认为,针对“80后”大学生普遍的心态特点,最适合的干预形式是团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的过程。团体心理咨询可以围绕不同主题对大学生予以专项训练,如提高团队凝聚力主题,成长训练、挫折应对等。通过团体心理咨询,能够帮助他们建立团队意识,缓解焦虑情绪,学会倾听与诉说,与别人分享经验,减少作为独生子女的孤独感;通过责任感的培养,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提高他们的生活幸福感。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效果良好,也受到大学生的欢迎。

2.组织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活动,提供大学生健康发展的自我教育氛围。在“80后”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校和社会可以多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促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增强自身的社会参与能力和应对能力;并且通过外显行为引发其内在变化,促使他们更加自如地适应社会,更加自信地面对挑战。

3.营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心理学研究发现:产生某种特殊行为,不是一朝一夕、一时一地形成的,而其根源也具有明显的情境因素。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大学生心理成长环境。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基础和重要因素。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应当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父母亲友不能一味溺爱,而要主动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用适当的方式引导孩子;学校的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对每位学生一视同仁,挖掘每位学生的潜力;社会也应当以宽容、和谐的培育情境,为他们创立良好的过渡环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解读  解读词条  心态  心态词条  影响  影响词条  心理  心理词条  大学生  大学生词条  
综合

 八类人最容易被淘汰!

 以下八类人在求职过程中,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希望你不要成为其中之一;假如你有如下所说的特征之一,也希望你能够及时改正,为今后职场发展打好基础。  情商低下的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