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学生的自卑心理及其疏导

   自卑心理学生由于某种原因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长期以来,自卑心理是不少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总觉得自己比别人笨,思维能力差,对学好功课丧失信心。这种心理不仅对学生自己的学习形成严重障碍,而且对全班的教学都有消极影响。 ——Psy525.cn

要对学生的自卑心理进行疏导,必须先作十分细致的调查和深入的了解,找出不同的病因,通过多种途径,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自我,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强化其竞争意识,并注意保护其自尊心,提高其自信心。教育他们学会扬长避短、以勤补拙,成功=勤学+巧学,提高在各种思想压力下的心理承受力,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方能奏效。

1.依据大纲,面向多数。教师必须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偏向,严格按大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注意循序渐进,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使绝大多数学生能懂、会用,不搞“题海”战术,不随意提高要求,加大难度,使学生难以接受。

2.培养兴趣,亲切鼓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最富有吸引力的手段,调动全部感情,选择最佳情境传授知识。以自己的气质、性格、能力诸方面的优势,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平等相处,彼此尊重,推心置腹,使学生对教师有一种亲近感、信赖感和共鸣感。在这样的心理环境里,学生心理、智力、能力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帮助差生的具体做法上,教师必须坚持循循善诱,并给予具体帮助与指导。对他们每一微小的进步,都给予亲切的鼓励。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得当的表扬,都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都会使其增长自信心,并对学习逐渐产生兴趣,从而在心理上获得平衡。

3.分层要求,各有所得。在一个班集体中,学生的水平总是存在差异,我们要承认落后,并力求做到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从而逐步缩小他们之间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每一单元乃至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时掌握好恰当的要求,而不使学生觉得偏难或偏易。本人在近几年的教学中试行作业分档次一直深得学生的欢迎。无论是课内练习还是课外作业,学生在完成基础题的前提下再做一些与中考类型相关的知识题,坚持每天一题。这样学生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又提高了解题能力。

4.引进竞争机制,形成良好学风。 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通过小型竞争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加上教师的鼓励,创设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5.提优补差,同时并举。从初一年级开始,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就要注意提优补差,抓两头,带中间,而且重点抓差的一头。对他们经常鼓励并具体帮助,差生慢慢跟上学习节奏,自然逐渐消除自卑感,树立信心,逐步赶上一般水平。由于笔者重视教学心理学的认识与实践,采取了多种措施,使各个层次学生的成绩不断提高,在2003年的中考中,笔者所上的两个班级均考出了较好的成绩。

总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障碍,需要教师从心理学角度去认识和分析,并进行恰当的疏导。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生成绩由差到好只有一步之遥,认真就是跨越这一步的桥梁。作为教师,不仅要探索本学科的知识系统,更要努力去探索完成知识传导的教学思想和艺术,科学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教学水平才会进一步提高。 

作者简介:

蒋梅玲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已帮助过

1083人

入驻年限

10.4年

预约咨询

私聊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学生的自卑心理及其疏导  疏导  疏导词条  自卑  自卑词条  及其  及其词条  心理  心理词条  学生  学生词条  
综合

 职业病正向心理疾病蔓延

 心理疾病已在某些职业中凸现出它的高风险,省立同德医院心理学博士徐方忠指出:“这是压力惹的祸!”徐博士在主持一项职业压力课题组研究中,最近对杭州某一学校的全体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