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曾志平先生印象

   1

  这个标题,开口很窄,却也很大,必须声明一下,我这里介绍的主人翁,仅限于我眼中的曾志平。我知道,曾志平是一个多棱的人物,要写透不易。有一个广告语:男人不止一面。而曾志平就有很多面,这个多面不是讲人格的多重性,而是他在社会上的角色与定位,所以不是一般的写法就能很准确地把他表述得极其完整和到位的。

  如果按有些人的做法,像曾志平这样一位如此成就的人,与人起初相识,定会主动派上一张精致的名片,上面准会凸显着这样一些头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惠州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惠州市海燕房产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若觉得不过瘾,还可以把名片折印,再加上几个衔头:惠州市乡镇企业管理局原副局长、航天科技(惠州)工业园原副总经理。若还想嘚瑟嘚瑟,名片的背面,还可这样介绍:出版小说《六如轩》《六如台》《六如亭》三部曲,企业管理畅销书《企业成功的轨迹》《CEO的情商与谋略》《企业家生存的艺术》《一位CEO的商道真经》等著作。而我与曾先生认识20多年,似乎没有看见他派发过任何一张这种张扬摆显、满世界招摇的名片。

  看来,这个实在的标题,为我低劣的写作水平解围。曾先生,就像坐在万向轮大班椅上,任由我把他转向哪儿,我怎样写都不会跑题。由此,我才真正感到古人修书的高明:他们并不像今人在给某某作传时,爱加上一些定语:道德模范×××,诸如此类。古人往往就一句:×××传。干净利落,且包罗万象,怎样写都不过界。

  2

  这是一间不大的办公室,空间平面呈“7”型。7的底部是大门,进得门来,左手边是一面书橱,一直延伸到办公室一半的位置。7的顶部放置着一张普通的办公台,对面仍是一整面墙的书橱。如果不事先介绍,谁都不会把这间办公室的主人与房地产老板联系在一起。一是气派不够,哪个房地产老板办公场所不是宽大阔绰,金碧辉煌的?再是氛围不对。谁见过房地产老板办公室不是金玉满堂而是书籍满屋的?嗳嗨,那你就莫说,的的确确,这恰恰就是惠州市海燕房产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志平唯一的办公场所。

  大多时间,曾志平就是在这里砌筑他的事业,打磨他的人生。或如鏖战烽火的将帅,为他的企业运筹帷幄,赢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或如天鹅,孜孜不倦,不舍不弃整日整夜依偎在他“作家梦”这枚蛋上,最终孵化出系列小说“六如”三部曲。这三部作品,如三只美丽的天鹅,鸾凤和鸣,翱翔蓝天。

  每个月,大概总有三两次我会去到曾志平的办公室,没有特别事情,只是因为惦念。我们坐上半小时或十来分钟,问候问候,说说话儿,喝几口茶,我就起身拍屁股走人。就像爱抽烟的人,来了瘾,扒几口就舒服了;也像爱酒的人,口里淡出鸟来时,扬起酒瓶,咕隆抽一口,也就出味了。依我和曾志平的关系,并不是每次去都事先给他电话,我往往做不速之客。每每小崔带我进他办公室时,会在门口喊一声:“曾总,邓总来了”(这是小崔对我的尊称。我做总编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听到有人还这样称呼自己,脸上总泛出不被人察觉的羞涩)。当我进屋时,曾志平往往还没有晃过神来。这时,他一定是坐在那张朴实却是布满了手稿的电脑桌前,一点一滴地敲字。他的那几十万几十万的一部部小说,就是他这般像蚂蚁搬骨头一样,一点一滴啃出来的。

  以前,他还十分注意包装自己的形象,头发染得油黑发亮,这往往让我忘记了他的年龄。近些年,他不染了,任凭自然。恰恰是这种自然,反而让我更加痛惜并关注曾志平先生。他像一面镜子,常常照得我自惭形秽。因为年轻近二十岁的我,与他相比,常常显得慵懒和懈怠。

  坐在电脑前,满头白发的曾志平,给了我两个感慨:那满头的银丝,可是阅历与智慧的象征!他的专业与跨界,他的挫折与坚韧,他的专注与成功,都凝聚在这满头的银丝中。那可是做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钻一行成一行的标志!他所出版的书,似乎很少暴露他的出生年月。这个有意无意之举,让人难以猜度他的年岁。因为写这篇文字,我专门致电曾志平,问他的年龄。他说我42年的。默然一想,他已是七十五六的高龄了,这可是已逾古稀,直奔耄耋的年龄啊!曹操在汉口长江边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短歌行》时才53岁;孔丘先生在他这个岁数,已作古两年了,而曾老先生却还壮心不已。如果孔老先生九泉感知,该作何等感慨呢。看来,孟德先生的那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不是对自己的写照,而是对1700多年以后,一个属相为马的人的生命奔腾不息的预见。而曾志平恰恰属马。

  我时常跟曾志平说:你的人生已经够辉煌了,从农业技术员做到处级,退休后又干起了属于自己的房地产事业,将自己的资本放大到上亿,商海中摸爬滚打的经历,又成就了你年轻当作家的梦想。借用微信里流传甚广的一个段子:在当官里面,你是最有文化的;在老板里面,你是最有文化和最贵气的;在文化人中,你是最有钱,曾经也是最有权的。潘石屹出过书,没有从过政;王石从过政,不会写小说;王健林玩大把的钱,却当不了作家。这世上,能像你这样成功的能有几人?就连任正非都说,企业家最大的成功就是这辈子要出版一本书!你的书何止出版了一本?!你不要再那样拼命了。每每这时,他总是一脸笑嘻嘻地说好好好,可是没过多久,他又告诉我,他最近写了什么。这不,前些时他告诉我最近拿出了一部自传体励志书稿,说过几天开一个研讨会,请我参加。

  后来从雄彬那儿取回书稿,是一本宽大的样稿,书名叫《一位有心人的成事之道》,封面有这样几排小字:“把对事业孜孜以求奋斗不息的感悟,凝结成文字,组成文章。挑选了其中一部分,编辑成这个集子。自我鉴赏,也付诸于众,共同切磋。如果对人有所启迪,则是喜出望外”。嗅着还散发着墨香的书稿,我不得不佩服地望书兴叹:好一个老曾!

  3

  应该说,到惠州,我进入文学圈,完全缘于我与曾志平的友谊。

  来惠州之前,我在湖北《荆门日报》从事文学副刊编辑工作。那时,不仅编的多,写的也多,作品时常刊登在《湖北日报?东湖》副刊上,还得过国家省市级奖项。1994年初,我到惠州,虽然仍然在文字部门工作,但主要从事行政管理;再是初来乍到,受生活所迫,经济压力大,对纯文学开始疏远,更没有心思去参加社团活动。我由惠州市政府经济协作办公室而《现代生活报》,后被市工商局引进,进入《惠州商报》领导层。这期间,我开始了新闻和报告文学的写作。而我与曾志平先生的相识是在《现代生活报》的时候。

  一天,总编曹青对我说,航天科技工业园的老总要我们给他写一篇报告文学,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客户,这篇文章一定要写好。她说:为慎重起见,还是你亲自出马吧。我说:我还是到生活报来才写过一篇报告文学哩,不怕搞砸了?她说:我看过你的那篇报告文学《刘明高传》和一些散文,功底厚重,一定写得好。

  航天科技工业园设在当时称为斜下工业区的地方。我初见曾志平是在他那并不豪华的办公室。他个头不大,白净的脸上,笑容像花,开满了一脸。一接触曾志平,便知他是一位厚道又深厚的人,为人低调,待人亲和,就像充实饱满沉甸甸的稻穗,低调而喜气。经过交谈,原来他要写的文章,不是写他自己,而是想通过航天集团(惠州)工业园的快速发展折射出航天集团掌门人王美岳总裁的“科技兴业,敢为人先”的战略思想。采访过后,曾志平带我坐上他的奔驰轿车,在工业园慢悠悠地打转,以便我对工业园有一个方位、环境、厂貌上的认识。他的车开得很稳,一边开一边向我介绍情况。一周后,我的一篇一万多字的《山登绝顶我为峰——航科集团(惠州)工业园见闻随感录》报告文学在《现代生活报》全版刊登,受到好评,由此,我与曾志平结缘。

  在南方,流行一句话:防火防盗防记者。可见,记者给人的印象并不是像内地 “见官大一级” 那样受人尊重。沿海流浪记者多,生存极为不易,一般都养成了白吃白喝白拿的习惯。我却是一个稍微孤傲的人,也许是因为文学情怀所致,虽然钱财是好东西,但也不能像有的人死缠烂打,盯上一个猎物就死咬不放。尽管我与曾志平建立了不错的信任关系,自那以后,我与他的交往却并不频繁。

  1999年底,因职位的问题,我选择了单位挂靠。2003年,我与单位签订了内退协议,自己创办了文化类机构。这时,我的办公室与曾志平开发的楼盘就只一路相隔。我曾到他的工地办公室找过他一次。那是一座横卧在一片施工场中的二层临时办公楼。四周全是凌乱的建筑材料和设备。经过交谈,我得知此时的他正处在困难时期,一是经济纠纷;再是工程资金出现严重问题。但是,他给人并没有沮丧和颓废的感觉。他淡定地说:办法总比困难多,会好起来的。这不多的话里,透出一股坚毅。我初创文化机构,刚起炉灶,创办了一份《惠州全民素质论坛》月刊杂志,本来是想找他做做广告,帮衬一下杂志度过初创期,听他那么一说,我没好意思开口。办企业的人都知道,媒体人造访,一般情况下,不是要广告,就是找麻烦。为了不给他心里产生压力,此次以后,我没有再去找过他。

  4

  一天,我突然接到曾志平的一个电话。他问我,最近有没有时间,他写了一本书,想请我看看。此时与我上次去拜访曾志平已是四年之后的2007年的11月了。

  这时曾志平的处境大大改观。昔日荒凉的烂尾楼华丽转身,蜕变成城市繁华区域的住宅小区玉兰花园,不仅楼房销售一空,商业部分还进驻了鲁惠大酒店。他的办公室不再是简易的建筑工棚,而是设在颇有档次的鲁惠大酒店五楼了。

  工作人员带我进到他的办公室,此时的曾志平,与我以后看到他的大多数情景一样,匍伏在那张简陋的办公台上捉弄文字。他拿出三摞书稿,说:我写了一部长篇小说,请你帮我看看,是不是那么回事。望着厚厚的三本书稿,我惊呆了。我原以为他是又写了一部企业管理方面的书呢,哪里知道他还玩起了小说?!我知道,在此之前,他写过一本企业管理方面的书,还在《惠州日报》上连载过。我说:从荆门到惠州,我已远离文学,你让我看恐怕不合适吧。他说:你一定要帮我看看。他告诉我,书稿出来后,请惠州的一批作家开了个研讨会,结果,不是这个调侃:这哪是小说,不就是你曾志平的自传吗?就是那个揶揄:什么年代了,主人翁曹路祥与黄云秀居然“搞不进去”?!要知道惠州可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呀!接下来是哈哈,哈哈哈的一片乱笑声。这笑,虽然没有恶意,却是有讥有讽有嘲有戏弄的况味。曾志平说:听了他们的评价,我心灰意冷。可是这部小说,我是用心血写的啊,请你一定抽空看看,看看有没有一点价值。如果没有价值,我就不搞了。

  丁亥年的冬天,特别的冷。我抱回《四姓人家》书稿(当初的书名),出于对年长者的尊重,亦出于对一位从没有搞过文学创作的人的作品好奇与探究,我一连几天偎在床上,将三本书稿一口气读完。这部书虽然小说语言不够成熟,过多说理,过于直白,但故事却是极其感人。这些故事,是发生在作者生活中的真实事件,是作者的亲历感受。那些惊险,那些诡谲,那些暗斗,那些险恶,是我们作家窝在书斋里抠破脑袋也想不出来的。而我的看法,与曾志平所说的那些作家的观点恰恰相反。这是一部很好的小说素材,这不太成熟的一堆文字埋藏着真实生活的一堆金子,如果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定是一部难得的现代商业伦理励志小说。而商业伦理恰恰是当今社会道德沦丧所迫切需要的。一连几天的捧读,以致我的血压窜高,有些头重脚轻的感觉。尽管如此,我还是掩盖不住内心的惊喜,很激动地拿起电话,向曾志平说出了我的看法,并表达了我的祝贺。

  作品鉴赏,亦如赌石。果不其然,这部小说经过反复修改,最终以《六如轩》为书名(署名石头),很快在中国纯文学权威杂志《中国作家》2008年第2期发表。2008年3月《长篇小说选刊》旋即全文转载,并配有作者感言《有一种责任让我呐喊》和我为小说写的评论专稿《高山好逢流水》(署名闻之)。《长篇小说选刊》别具慧眼,以纪念我国改革开放30年成果专栏的特选作品隆重推出了这篇小说。可见这部小说的诞生之巧,意义之深,影响之大。

  5

  《六如轩》的社会影响像一阵飓风,从国家级杂志,吹到了广东省。2009年,《六如轩》被列为广东省宣传部推出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文化成果之一。当年8月22日,曾志平作为“广东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点出版物”的作者,参加了由广东省作家协会在广州锦汉展览中心举办的2009南国书香节的作家现场签名售书支援台湾灾区的义卖活动。义卖现场爆棚,购书十分踊跃,曾志平的签名台前排起长龙,读者争相要求签名。在短短2小时内,运入书展的数百本《六如轩》被竞购一空。新出版的《六如轩》单行本,由省委宣传部部长林雄作序,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在13部“广东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点出版物”中,曾志平是唯一一个地市级的单行本作者。我省著名作家廖琪、郭小东、伊始、吴君、王十月等参加了这次活动。而我作为此次活动的牵线人参加了全程活动。至此,曾志平也由市作家会员升格为省作家会员。

  受到曾志平的热爱文学和创作激情的感染,我被他带进惠州的文学圈。当然,我知道自己是在陪人走夜路,完全像演一场小品,自己只是友情客串而已,最多只是一个打酱油和跑龙套的。所以我一直以陪伴的心态与惠州作家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状态。还是在十多年前,我就给自己断言,作家这条路我是走不通的,因为我是一个非故事型写手,而作家不会写故事是没有影响力的。现在的文化状态和氛围,并不是像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那批文人,仅凭千字的小品文就可以出名立世。更重要的还有另一个原因,那些自诩为作家或诗人的人,更多的不是去关心中国社会的底层疾苦,不是去关注社会的深层次矛盾,而是一味辞藻堆砌,粉饰太平;风花雪月,春风十里。以我个人的脾性,是不屑于此的。著名作家、诗人程宝林说:“如果我的作品,不能写出那片大地上的苦难,和苦难中的坚韧,"诗人"和"作家"这样的称号我就不配”。我正是持这种观点,所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除有人出书,请我写序跋要求署职务的以外),我不敢称自己为作家。可是,因为曾志平的原因,我不得不硬着头皮陪他玩下去。与我不同的是,曾志平先生凭着他的丰富阅历和坚韧精神,干劲越来越大,激情越来越高,很快进入了他的六如系列创作。按曾志平把人生分为“穷山恶水”“青山绿水”“高山流水”三个阶段的说法,此时的他,已轻松步入了“高山流水”的最高境界。

  一天,曾志平把我叫到办公室,告诉我,为了促进惠州文学事业的发展,提高本土作家的创作热情,让惠州作家多产出优秀作品在国家级刊物发表,更好地宣传惠州,他想创立一个“六如轩”文学奖。我说:既然你这么喜爱文学,又有这个能力,为文学做些事情也好。我知道,在此之前,他支持过许多文化人。因为文化情结,他特别理解文化人的生存不易。出书,找到他,他支持;文化活动,找到他,他支持;有人想弄点小钱花花,编个幌子,打个旗号找他,他明明知道,也不戳穿,照样慷慨解囊。他因为热爱文化而热爱文化人,爱屋及乌的典故现代版被他演绎得无出其右。记得是2010年吧,一位与曾志平再熟悉不过的文友想买套住房,因这个伙计常找他支持,不好意思出面,要我找曾志平帮忙说价。当时曾志平开发的玉兰花园第二期房子每平方米卖到了4000多元,曾志平一听说这事,很高兴,当即表态:3000元每平米。并说:这样的事,我老曾支持。没过几天,我对曾志平说:那小子拿不出首付款,是否能再便宜一点?曾志平这时似乎有些为难了,他想了想,说:这个价已是最低的成本价了,再低我交不了差。这样吧,我个人给他5万元,让他拿去交首付款。听了这话,我当时心里咯噔一惊:好家伙,人家卖房打折都是一个点一个点的打,他却来了个直接送。他说:做生意莫谈朋友;做朋友莫谈生意。这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这套房子,讲的就是朋友情义!

  六如轩文学奖的设立,标志着曾志平从把一个支持文化人的单一行为,升华到关心和支持地方整体文学事业发展层面上来,形成了他支持文学事业的大格局观念。后来,我听伍世昭教授说,曾志平还在惠州学院中文系设立了“六如轩”奖学金,以帮助那些发奋读书而家境贫困的优秀学子。无论是在行为层面上,还是在精神层面上,曾志平的这些做法,都是一个极大的飞跃。2011年,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六如台》被列入省作家协会庆祝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丛书。出版不久,北京传来消息,他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至此,他在4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从一个市级作协会员,到省级会员和国家级会员的大跨越。

  6

  作家梦,一直伴随着曾志平先生的一生。我们从曾志平人生轨迹和他的“六如系列”的成功创作,感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作家不仅仅是用文字表达,更是用生命演绎。

  借刘腾云对曾志平三部小说概括性的表述,则是:《六如轩》讲述了“40后”的曹路祥们通过自我奋斗,经历市场竞争风险和政治风险的考验,从下乡知青成长为成功企业家的故事;《六如台》讲述了“50后”的文展华们创业成功后,为购买航空母舰而努力、死后遗产被纷争的故事,反映企业家精英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驱动下,拥有财富而不忘生命价值追求和为民造福的情怀;《六如亭》讲述了“60后”大学生叶果玉、曾钦祥们艰难曲折的创业故事,深度揭示了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的社会态势和人文精神。三部书分别描述了三个年代的创业者群像,却有着惊人一致的情感张力和人文品质。作者通过书中主人公的人生遭遇而为时代发声。这三部小说,再现了作者从农业技术员走上仕途,又到国企任职,再到自己创业,集官员、企业家、作家于一体的多面人生。

  生命只有一次,年逾古稀的曾志平先生正是深谙生命的珍贵,感到时间的紧迫,欲将自己人生奋斗的经验保存下来,流传下去,成为人们前行可鉴的依据,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好几年前,我陪曾志平到惠州学院参加一个书展活动,主办方邀请曾先生就读书的意义、作用和对人生启迪作一个演讲。为了搞好这次演说,他还专门准备了稿子,也请我提出了修改意见。他似乎有些担心自己讲不好。我对他说:不要太书本,就谈自己的亲身感受,自由发挥就好。那天整个演讲大约十来分钟吧,他起头按稿子说了几句,就完全脱稿了,现场发挥得淋漓尽致,赢得了学生们的阵阵喝彩。他的演讲,随和亲切,条理清晰,说理服人。他的这次演讲,让我对曾志平有了另一个想法,我对他说,你就讲这样的经验性的东西,然后把它们记录下来,出本书,对年轻人成长一定有很大的教益与帮助。事后,我很遗憾会务安排的不周,要是那次演讲有录音,整理出来,一定是即兴演讲的一个很好的范本。现在,曾志平要系统性地出一本励志方面的书籍,当然是我所期望的。我们期盼这部励志书《一位有心人的成事之道》早日美丽登场,成为滋养人们的心灵鸡汤和励志宝典。

  大概是2009年初吧,曾志平因《六如轩》的成果,被惠州市作家协会聘为名誉主席,2012年初,我也不知所以地(可能是月亮跟着太阳走,沾光的原因吧)被挂上了惠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的虚名。今年3月,作协换届,曾志平依然被聘为名誉主席,而我因秉持”凡事不能勉强,人格不能将就”的观点,则淡出作协。

  回顾我与曾志平的关系,心里甜蜜,毕竟我协助曾志平先生成就了他的作家梦,且是那样的不同凡响。他不止一次地对我说:我应该感谢你,要不是你的肯定,我没有信心和勇气往前走。客观上说,曾志平先生的这三部作品还并不十分完美,文本上还有许多可以进一步斟酌和雕琢的地方,但它已有的价值却不容否认。我以为作品的真实性、客观性,正是中国当代史的个人心灵史、生命史、奋斗史的陈述与记录,它映照和折射了我们当今的众生心理和社会形态。它既是具有可读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亦是具有社会现实写照的历史存本。这个贡献,我想远远大于他在从政与从商方面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曾志平有多面,而他在写作上的成就和光环,成为他人生最亮彩的一面。随着岁月的演进,我的观点必将得以验证。

  就我与曾志平先生的关系和我对他的了解,欲想写部他的传记,他笑笑说,不要了吧。我想也是,他自己的那几部著作,就足以体现他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世界。在此,我要祝福:曾志平先生在他的人生境界的高山流水处,闲庭信步;而我也要勉励自己:打起十二分精神,为孩子们的求学和心中的梦想,继续努力。

  2017年4月30日晚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曾志平先生印象  曾志  曾志词条  印象  印象词条  先生  先生词条  曾志平先生印象词条  
散文

 别了,故乡

      别了,我的故乡,真想把一草一木,一水一石都带走,都装满我的记忆,心已不能再次被你割断,思念给予的补...(展开)

散文

 生活感悟

 高中同学聚会,人到了很多,但握手寒暄中好像多了很多的客套,再也找不到那种少年轻狂的意境了,取而代之的倒是一种深深的孤独。    ——人到中年才发现,失落是生命...(展开)

散文

 最后的爱

    题记::我现在能给得起的,只有自己默默的离开,永远消失在你的世界里。   &nbs...(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