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周末热炒店的编剧课》读后感精选

  《周末热炒店的编剧课》是一本由东默农著作,后浪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周末热炒店的编剧课》读后感(一):了解编剧的套路

  这书我认为比较适合想了解编剧的读者看。但作为编剧学习用书,总感觉欠点意思。比如我一开始更渴望直接知道编剧的相关内容,此时书里的故事情节就显得十分多余了。但换种心态,只是看着玩的角度,顺便在书里寻找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点,倒也不错。 尤其本书的插图,我很喜欢。

  不得不说,读了三章后,我才开始喜欢本书里的人物。也是因为这种设定过于普通,比起编剧的学习,故事人物太单调。但随着书里师徒的讨论逐渐复杂化,我的兴趣也就来了。我果然不适合看铺垫太多的书。但对于这本书,要是没有前面老套的铺垫,又确实不足以开展后面的情节。这么想,作者创作时也会如此吧。当个编剧,尤其要写很多作品的话,那些相似又老套的情节在所难免,耐心写下去,也是实力之一。

  作者借书里人物之口说道,“才华只是显示你现在有多少能力,不代表未来你有多少能力。”我作为一个没有才华的人,看这样的话倒是觉得不错。但也明白,只有特别努力才可以缩短和那些有天赋的人的差距。不过现实是总有比你有天赋还更努力的人,玩票性质的尝试某些事物尚可,真把兴趣当职业,很多人都会失败告终。书里学一年就能出道的故事,除非是运气好,而且写剧本也只是当编剧的必备条件之一。现实里想出道的新人,只写出普通的剧本,也会因为没有门路而葬送梦想。也许是年纪大了,我越来越现实了。

  而相对正文内容,写在后记之后的《一本书孵化的奇幻之旅:出书的企划与关卡》,我认为更加受用。里面有讲述作者对全书的构思,从章节规划,到主角的设定与细节,以及决定书名。我们能够跟着作者的思路去思考,这对想写书以及出书的人都会有帮助。当然了,我始终觉得作者的人物可以更加有张力,现在读完就只能说是套路轻小说罢了。这书让想起很多年看的一本学会计的轻小说。相对来说,那本就能够由故事带动知识。本书热炒店的设定其实是蛮有创意的,可最终热炒店仅仅沦为背景,只是让题目更新鲜。这使我认为,作者擅于搞剧本,但以编剧的角度去写小说,还需要努力。

  整体来讲,这书还是使我有收获的。虽然我不喜欢套路式的编故事,可也承认,现在套路就是王道。编剧的目的在于卖掉剧本,写书也希望能卖掉书。所以,想要独树一帜,也得先按套路出人头地才行。

  《周末热炒店的编剧课》读后感(二):《周末热炒店的编剧课》:轻松写故事的正确打开方式!

  不要执着在才华这种无聊的事上。才华只是显示你现在有多少能力,不代表未来你有多少能力。 ——《周末热炒店的编剧课》 最近看了小白逆袭的故事,就是这本《周末热炒店的编剧课》,剧情比较简单,从题目来说就很容易了解到故事的主要地点是热炒店,咏琪作为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一直梦想着成为一名优秀的编剧,所以她找到了写剧猛如虎的高明老师,并且高老师同意用一年的时间把她打造成一名优秀的编剧,从此高产编剧大王和小白徒弟在热炒店的故事就此开始。 当然,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但你只要打开这本《周末热炒店的编剧课》,不仅仅看到一个跳脱、搞笑的故事,还有实打实的干货,以及毒鸡汤帮助想要入行的小白做好心理准备。 下面罗列一下这本书的优点: 1、适合新手! 很多人都有想当编剧写本子的时间段,于是买了一大堆编剧之类的书,可是在专业的书面前完全是一个头九个大,看的云山雾罩,自己那一丢丢梦想直接被电影术语晕的渣都不剩。 而这本《周末热炒店的编剧课》以轻松的师徒剧情打底,通过大白话以及咏琪的进化历程,把故事结构、人物设计、剧本格式、制片流程、剧作理论、人物情节、行业科普等讲的明明白白,让你对编剧的日常和酸甜苦辣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适合“老手”! 这里的编剧“老手”并不是入行8-9年的编剧,而是入行2-3年,虽然写了几个本子,但仍然有困惑,需要继续提高本子质量的入门级编剧,这本《周末热炒店的编剧课》很适合他们在努力写本子的道路上查缺补漏,补充一些自己不具备的知识点,也能从《摔跤吧!爸爸》《盗梦空间》《王牌特工》《寻梦环游记》《甄嬛传》这些好剧的解析中学到实打实的编剧技巧,以及自己忽略的一些点。 W型结构、发展故事的公式、伏笔的设计这些理论小课堂中的知识点,不仅仅适合新手拿来练手,入门级编剧也可以当做创作万能锦囊。 马后炮! 另外,在看完这本《周末热炒店的编剧课》后,我觉得可以将编剧大神高明老师直接改成热炒店的厨师,让咏琪在热炒店和他相遇,让高明在下班的半个小时左右,在热炒店教她写作,这个故事框架,我觉得也不错。

  《周末热炒店的编剧课》读后感(三):想做编剧,努力就够了吗?

  文/舒念

  好像每个人都会有写作的梦想,虽然大多数人并不会真的实践这样看上去就不靠谱的梦想,但是总有很多人相信自己有这样的潜质,如果作家不行,那么多看几部剧也能写出一部剧本吧;如果编剧不行,那么多看写新闻也能写出几篇报道吧……确实,写作是可以学习的,如果你从简单的爱看影视作品想要转行成为一位编剧,也许有本书能带你走入这个行业的大门。

  《周末热炒店的编剧课》虽然看上去不够正经,但却是一本靠谱的编剧入门指导书,比起一般编剧写作指导书而言,这本书的作者东默农是真的将阅读对象定位在完全的外行人,书的内容也不是一般的指导书形式,上来就是一连串的概念和案例,反而是用一种轻小说的形式讲一个仅仅怀有一腔热情的外行人怎样才能开始编剧的写作之路。

  写作当然是有套路的,即使是创意写作的老师,也能列举出一连串的学习方法,说白了,这就是写作的套路,而编剧作为针对性更强的写作,更有其固定的模板与架构,外行人只看到影视作品里的热闹嘈杂,觉得这不就我脑子里曾经闪现过的想象或是我自己的日常吗?但是真正付诸笔端的时候,怎么将自己的想象落成真实的故事,这就是所谓的天份之外,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努力的地方。

  从编剧写作的技术角度而言,先要熟悉一个故事发展的公式,每个故事都需要起承转合,也需要外部和内部之间的差异,在大纲建立之初,这些转折就应该初具雏形,而人物也随之立传,什么样的角色做什么样的事,合理的或是有趣的布局才能让故事灵动起来,加上一定的伏笔,这算是编剧入门的第一部作品吧。

  但是这样的编剧作品还没有搬到银幕上的水平,只能说是自我磨炼的作品。想做编剧,首先要具有足够的阅片量,好看的不好看的,每部电影都有自己的场景、人物、对白和动作的设计,尤其是那些卖座的影片,都必然有几点超越一般之处,但这种案例分析都是在了解了编剧创作的基础之后的故事,如果没有前面白费力一样的基础工作,也就不可能有后面完整的故事。

  在这些写作的技巧之外,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一个人想要成为编剧的决心。在《周末热炒店的编剧课》中,故事的设定就是一个一无所知的热血少女和对行业冷淡的成名编剧之间的故事,幸运的少女获得了大师的指导,但这个指导的第一课就是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所有的梦想都要面对金钱的现实,如果兼职做不好的事情,那么全职也不会成功,有时并不是天份限制了我们的成就,而是我们的认知或是性格,那些卖不出的东西注定不是一条成功的路,不是所有人都会在死后获得世人追封的名誉,而且这样的名声并没有实际的意义。

  真的想当一个编剧,想要看到自己的作品在银幕上播出,那就放弃梦想吧,将自己看做一个打工族,那些努力而付诸东流的时刻就不会那么令人绝望,这才是朝理想前进的真正路途,创作和创业都是一样,每个人都会经历挫折,即使跌倒还是要向着心底的目标前进。

  《周末热炒店的编剧课》读后感(四):《周末热炒店的编剧课》:想当编剧从放弃梦想开始

  不要因为书名,又错过的书,这本也能顺利入选,它就是我最近阅读的这本《周末热炒店的编剧课》。 如果我说我也有当编剧的梦想,大概率会被人嘲笑吧,水平不够,学问不多,还希望以此谋生,笑,当我看见编剧课程的书籍大多难啃而枯燥,这本书突然映入眼帘。 它是一本串起想当编剧的小菜鸟和编剧老师教课的书,让我们无限接近编剧,看懂编剧的内核和外在,令人感到无比震撼的书。 特别是在被国产剧狂轰滥炸,被各种狗血洒满的现在来说,就像是一阵和风细雨,让我看见原因,为什么我们会觉得现在的剧情不好看,编剧真的是电视电影作品的最重要却又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 比如,我们经常会觉得主人公做事动机不明确,他们总是会刻意去犯傻,为了推动剧情而故意送人头,一个正常人都懂得事情,男女主却像是村口二傻子似的,一门心思往陷阱跳,而基本动力只是因为这样两人才能相遇,才会有后续发展,故事才能进行下去。 而这本书却告知我们,怎样编排剧情,才能让故事更合理,更符合逻辑,让读者买账,比如老师在解释的时候提到: 人做任何一件事,都不是理所当然的,‘想要’指的是他做事的理由,而不光只是‘他想完成的事’。要分清楚故事的内部与外部。外部就像外在美,指的是具体可以看见的部分,如各种情节。内部就像内在美,看不见的部分,比如角色的想法,故事应有的架构。外部剧情都是为了表现内部设计,而编剧的工作就是完善内部的逻辑。 听君一席话,如读十年书。这一段话里的文字内容,可以说是全书的重中之重,也是编剧工作做得好不好最显示功力的地方。我们常常觉得故事看起来不能逻辑自洽,所有人物冲突的事件看起来都莫名其妙,无法引发共鸣,就是因为编剧只是在描写故事情节本身,让主人公为剧情服务,为了故事的发生去让主人公强行推动剧情,而不是因为主人公的个性、心理、外部环境迫使主人公行动。 就像我前段时间看得青春疼痛电影《再见,少年》,空中楼阁一般的故事,男女主强行be,我们观众却丝毫不感到悲伤,反而觉得搞笑……虽然有剧情的起承转合,却像是一场主人公自我感动的表演,一场无聊的自嗨,所有的行为立不住脚,禁不起推敲,所以才会让人觉得尴尬,觉得味同嚼蜡,令人脚趾抠地,抠出个三室两厅。 当好编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把它当成一种职业去敬重它的权威,却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好故事,而不是在电影院又浪费两个钟,我还不如继续看我的《周末热炒店的编剧课》呢。 end。

  周末热炒店的编剧

  8.8

  东默农 / 2021 / 后浪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周末热炒店的编剧课》读后感(五):没才华的我被编剧老师请吃饭

  我们会进杂乱的夜市,会吃葱爆牛肉、白斩鸡、羊肉炉,我们生活中有热炒店老板、包肉粽的阿桑、煮四神汤的越南妈妈。但在我们的小说、戏剧作品中,他们却总是被视而不见。你看日剧、韩剧和美剧,几乎处处都可以看到他们文化的痕迹,别人的戏剧是建立在生活上,而我们的戏剧却建立在不明的幻想里。你学编剧,应该坐在热炒店里学,因为这才是现实,属于我们这块土地的现实。“那就一年的时间,让你变成编剧。”

  “谢谢老师……你说什么?”

  “一年,变成编剧。”

  “一……一年?”

  “之后每个星期六晚上把作业给我,每个星期天晚上六点上课,到这家店来,我请你吃饭。”

  “请我吃饭?”

  一个梦想成为编剧却毫无基础的女孩咏琪,遇上一年能写二十个剧本的面瘫大叔,于是就有了上面这段对话。以喧哗碰杯声此起彼落的热炒店为教室,以让零基础“小白”当上职业编剧为目标,故事就这样不正经地展开了……

  和咏琪的发小兼同事文青一样,我也有点怀疑这个不要学费还管饭的编剧老师怕不是专门盗取新人创意的骗子吧?大叔真的教得了编剧课吗?在热炒店的编剧课又有什么不一样呢?下面让我们一窥小说剧情,一边偷学编剧

  周末热炒店的编剧课之发展故事的公式

  老师从背包里拿出一个盒子,里面装着许多折得小小的纸片,总共有白、红、蓝三种颜色。他将盒子递给我:“每种颜色选一个。”

  我照做了,老师又要我再做两次,我总共选出了三组白红蓝的纸片。“这是我找旁边桌的客人写的,白色是类型,红色是角色,蓝色是任务,你现在可以打开来看看内容。”

  我将纸片打开,里面的内容牛头不对马嘴,我心里有不好的预感:

  第一组:武侠 气质文艺女教授 建立邪教

  第二组:爱情 臭屁男 找出初恋的死因

  第三组:家庭喜剧 金牌电影编剧 逃离恐怖情人

  老师接下来说的话,验证了我的预感:“这周的作业,将这三组纸片,写成三个小故事。”

  “这……这太难了吧。”我在心中呐喊:臣妾做不到啊!

  “不用太复杂,也先不用管故事长度,有个短纲就可以了。”

  “这根本就是整人嘛,我就不相信你做得到。”文青也觉得强人所难。

  “像这一组,”老师拿了第一组纸片,“一个害羞内向、没有自信的气质文艺化学系女教授,发现自己掉入武侠小说的世界中。为了在刀光剑影的江湖生存下来,她利用化学知识求生,同时调制出肥料协助贫苦的农民,却被误认成神迹,成了教主。女教授一方面很困扰,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获得肯定,产生了一些自信。”

  “然而地方官认定村民组织了邪教,发兵围剿,村民人心惶惶。女教授认为自己做了蠢事,不该将现代的科学带进古代,以为能帮忙,反而导致村民惹上杀身之祸。她偷偷独自去自首,想要用自己的生命拯救村民,没想到官兵打算斩草除根,不放过任何一人。女教授计划失败,原本建立起来的自信完全瓦解了,在她危在旦夕之时,受她协助的农民们群起保护她,击退了官兵,并且解开了邪教的误会。她与村民建立起家人一般的情感,再度穿越回到现代。她因为这段奇特的冒险,了解到自己的优点,进而找回了自信。”

  我和文青目瞪口呆,仿佛见证了奇迹。

  “这么粗糙的东西,离完整的故事还差很远。”老师点的菜上桌了,他开始喝起新点的排骨汤,“但如果练就这样架构故事基础的能力,创作速度自然就会提升。”

  “所以是一种类似公式的方式?”我觉得跃跃欲试。

  文青却泼我冷水:“戏剧创作是艺术,艺术怎么会有公式呢?艺术的重点,就在于打破公式。”

  “我不教艺术,”老师也回答得直截了当,“我也不关心艺术。我关心的是产业和效率。要形成产业,要建立效率,需要的不是惊为天人的神作,而是能持续被产出的、质量稳定的作品。我教的是一套完成‘一定质量’作品的快捷方式。”

  “多么庸俗的想法。”文青觉得可笑。

  我却觉得这个想法很实际:“我想学,请教我这套公式。”

  “就算不能写自己想写的作品?”高明老师盯着我。

  “就算不能写自己想写的作品。”我觉得自己已有了觉悟。

  “那我就开始了,”老师放下汤碗,“第一步,戏剧是变化,先确定角色的变化过程。我替‘气质文艺女教授’增加了‘没自信’这个特质,让她从没自信变成有自信。这个角色的转变过程,一般被称为角色历程或角色弧线,或被称为内部事件。”

  “接下来,戏剧是冲突,冲突是‘想要’加上‘阻碍’。一部戏的主轴,是由角色的‘想要’推动的,角色不断追逐他的目标,不断遇到各种阻碍,并且不断采取行动克服这些阻碍,就形成了整个剧情。所以第二步,替角色建立一个动机、一个目标,说明为什么角色需要进行被指定的任务。这个部分可以从类型、任务和角色彼此的关联性去寻找,所以结合了‘武侠’与‘建立邪教’,我选择了穿越的剧情。”

  “这里有一个剧情设计的诀窍,就是要替主角安排一个适合和一个不适合这个任务的特性。”老师在这里停了一下,喝了口麦仔茶。

  “适合和不适合的,各一个?”我试着确认老师的意思。

  “对。这个任务是专属于主角的,所以一定要有一个非主角不可的原因,这就是适合的部分,所以我又给主角安排了一个‘化学系教授’的特质,使她适合‘建立邪教’这个任务。”

  “那为什么需要不适合的特性?”

  “为了戏剧性。如果角色完全适合一个任务,无论是能力、性格或观念上都是最佳人选,那就做不出有力的冲突。”老师稍稍停顿,像是想到了什么,“知道什么叫‘有力的冲突’吗?”

  “呃……觉得听懂了,但不会表达……”

  “那就是没听懂。学习要听完能够表达,才算学得完整。”老师纠正我,但并没有责怪我的感觉,“有力的冲突就是戏剧张力强的冲突。加强‘想要’或加强阻碍,都可以加强冲突的戏剧张力。一个人丢了工作,如果他本身很有钱,工作只是好玩,‘想要’很弱,失业对他来说就没有戏剧张力;或是他能力很强,到处都有人找他去上班,‘阻碍’很弱,也一样没有张力。”

  “如果我们设定主角急需用钱,卡债一堆,又有房租压力,而且他知道他一旦失业,以他的能力与年纪,下一份工作不知道会在哪里。‘想要’和‘阻碍’都提升了,这时失业这件事对主角来说,就变得至关生死,戏剧张力就变大了。在这个例子中也可以发现,以‘面对失业再找工作’这个任务来看,主角如果光有适合的特质,问题容易解决,阻碍就会显得薄弱,设定不适合的特质,能够帮助我们加强阻碍,提升戏剧张力。”

  “你教编剧的方式,怎么听起来像在教物理化学?”文青自顾自地嘀咕,但没有人理他。

  “另一个设定不适合特性的原因,和角色的成长变化有关。人都必须经历自己做不到的事、有挑战的事,才会有所成长,如果角色都只做自己适合做、习惯做的事,那当故事结束时,要合理地完成角色历程,就会变得不够有说服力。这一点因为原来抽签时,文艺气质女教授本来就和武侠、建立邪教之间有矛盾,所以我就没有再另外替她安排新特质,而女教授去武侠世界冒险,正好适合没自信变得有自信这个内部事件。”

  “好像看到破解魔术的过程。”虽然还是似懂非懂,但我好像开始对说故事这件事有点方向了。

  “第三,建立故事曲线。”老师用筷子在吃光的糖醋里脊酱汁上,画了这样一条弧线:

  “这条线很常见,几乎每次谈到说故事,都会有人画,就像每次谈说故事,就会有人讲三幕剧一样,但多数人并没有真正去理解这条线。”老师指着线,“这条线的横坐标是时间,也就是剧情的发展,第一秒到最后一秒;纵坐标是情绪,也可以说是戏剧张力。随着时间前进,戏剧张力会越来越大,到最高峰的时候,也就是剧情的高潮,然后高潮事件解决,冲突解除,故事步入尾声。”

  “听起来是常识,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吗?”文青一脸“干吗说得这么玄”的表情。

  “问题出在怎么做到。你要怎么带动观众的情绪?”老师反问。

  “就一路预赛、准决赛、决赛打上去,不就好了?设定越来越难的关卡让主角突破啊。”文青比手画脚,“小 boss、中 boss、大 boss,游戏都是这样规划的。”

  “一路赢到最后,然后打倒大魔王,美满大结局?”

  “对啊,不然呢?”

  “无聊透顶的故事。”

  “会吗?”文青用眼神向我寻求支持,但我也觉得这样的故事好像太无趣了。事实上,现在很多手机游戏的故事对我来说都有点无趣,好像只是为了一关接一关下去,理所当然的剧情。

  “戏剧是变化和冲突,从变化来看,如果主角从头赢到尾,情节本身缺乏变化。从冲突来看,主角不断地跨越阻碍,就等于一直解决冲突,观众情绪反而不会被拉高,只会原地打转。”

  “所以应该要让冲突延长?”

  “理想上,冲突应该要推进到高潮阶段才获得解决。所以理想的剧情铺排,应该是反过来,让主角不断挑战失败,直到绝望的时刻,这样才会创造出高潮。绝望才会带来最大的情绪。”

  “所以要让官兵来围剿,千钧一发。”我又发现了魔术的秘密。

  “对。你如果知道目标在哪里,就会更清楚过程要怎么安排,所以在写故事时,也可以先问自己绝望的点在哪里,你就会比较快找到答案。”

  “那我怎么知道主角怎样才会绝望?”

  “笨,让他快死了不就绝望了?”文青呛我。

  “但我总不能每个故事都让主角有生命危险吧?”我看着另外两组纸片,爱情和家庭喜剧,找出初恋的死因和逃离恐怖情人,虽然好像硬要让主角有生命危险也做得到,但似乎都会变成悬疑惊悚片。

  “你还不笨嘛。”这应该是我和老师相处以来,他最接近夸奖的一句话了。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我似乎看见老师的嘴角有一丝丝的上扬:“绝望有两种作法,都和主角想要的东西有关。第一,主角离他要的东西最远,不可能得到他要的东西的时候;第二,主角离他要的东西最近,近在眼前伸手就可以拿到的时候,但他却失败了。死亡算第一种,因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安排角色的缺点和成长。安排角色的‘想要’和阻碍。安排角色适合和不适合任务的特质。安排绝望。”我重复了笔记本上的步骤,“总共四个步骤。”

  “最后还有一个重点,这不算步骤,算是检查剧情有没有歪掉的基准。一个故事,必须要有焦点。”

  “焦点?”

  “我们平常听人说话,都会想:‘这个人想表达什么?他为什么要说这段话?重点在哪里?’如果我们听不出来,就会觉得不知道他在说什么,或是他讲着讲着不在原本的重点上,我们就会觉得他离题了。故事也是一样的。

  “当决定故事是‘让主角透过冒险变得有自信’的过程后,所有事件的设计,都必须扣在这个焦点上。邪教虽然可以做很多事,可以敛财,可以建后宫,可以预言世界末日,可以发动战争……但如果这些事无法让主角变得更没自信或更有自信,或是无法与主角想回到现实世界的目标有关,那就是偏离焦点。焦点是由主角的‘想要’和‘需要’决定的。”

  “‘想要’?‘需要’?”

  “‘想要’就是主角的目标,想回现实世界,想求生,想救村民……通常是一个具体的、外在的东西。‘需要’就是主角得到了才会幸福、获得救赎的东西,他欠缺的价值或情感,通常是内在的东西。只完成‘想要’,主角不会成长,故事无法完结,要完成‘需要’,故事才会完结。如果女主角回到现代,但一样没自信,不就很怪吗?但反过来说,女主角没有成功回到现代,却在古代找回了自信,在武侠世界中从此幸福快乐,其实是另一种结局。所以‘想要’可以不被完成,但‘需要’必须被满足。一般娱乐性强的故事,‘想要’和‘需要’都会完成,而稍稍有悲剧色彩、耐人寻味的故事,可能只会完成‘需要’,不会完全实现角色的‘想要’。”

  “就像《釜山行》和《泰坦尼克号》?”

  “对。”老师拿着账单起身,“今天就差不多这样吧。两个作业:第一,去找十部电影,依今天上课的内容,写出在剧情里是怎么安排的;第二,把剩下两组纸片的故事完成。我星期六如果没收到你的作业,星期天我就不会出现。至于你,”老师看向文青,“不要再来了。”

  老师交代完作业,就像上周一样,头也不回地离开。

  “耍什么帅嘛……”文青收起他那排骨汤口味的手机,“老板,我们要打包。”

  今天的信息量简直破表了,但我觉得超级兴奋,因为我真真实实地看见一条学会编剧技巧的道路。

  作者:东默农

  周末热炒店的编剧

  评价人数不足

  东默农 / 2021 / 后浪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图片均来自网络,与文字无直接关系

  购买请戳:这里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热炒  热炒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编剧  编剧词条  周末  周末词条  精选  精选词条  
美文

 《老李》

 由于村庄辈分、年岁的原因,我到现在都不知道他的名字,只听别人都叫他“老李”。今天是老李出殡的日子,也是他在人世间从劳累走向安息的最后一程。  老李一生费劲千辛...(展开)

美文

 研学旅行,是一种试验

 关于某校将组织暑期赴省外进行研学之旅,然而却有人对此抵制,我有以下的看法:研学之旅是一次独一无二的实践机会,也是人生必须经历的成长。  研学旅行是否水滋润青草...(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