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孩子异物入耳为何不易取出?如何正确预防?

宝宝耳道狭小,但又令人忽视,有时小蚊子,或者儿童小玩具就很容易进入耳道里,然后紧接着小孩就会产生瘙痒,疼痛感,甚至还会产生耳鸣,那么孩子异物入耳为何不易取出?如何正确预防?

为什么耳中异物不易取出

耳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其中外耳又包括耳廓、外耳道、外耳道神经和血管。外耳道有两处比较狭窄,一处为骨部与软骨部交界处,另一为骨部距离鼓膜约0.5厘米处,后者称外耳道峡,外耳道呈S形弯曲。平时一般有异物进入而难以取出的就是外耳道,尤其在峡部居多。而在外耳道粘膜含有丰富的神经、血管,且鼓膜很容易穿孔,取出时缺少技巧,刺激到患者不能很好地配合,就会让异物越动越深,有的甚至造成二次损伤。

如何防范异物入耳

培养孩子科学用耳习惯 平时家长或者学校要对孩子进行用耳护耳教育,以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孩子传教耳朵的基本构造,提高孩子的科学用耳意识,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遇到孩子玩弄小颗粒物件,要及时叮嘱,不要让其靠近耳鼻等危险部位。要定期给孩子掏“耳蝉”,但也不要过于频繁,一般两周一次为宜,有“油耳”的人可以缩短间隔。在发现有东西坠入孩子耳内时,如确有把握能够取出,就小心翼翼的借助小工具取出;如一旦取出失败并且往里移动更深,就要尽快到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取耳内异物讲究方法

若是固体异物掉入耳内,可以将有异物的那侧耳朵朝下,并单脚蹦来跳去;若是液体异物掉入耳内,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跳动,然后用干燥的棉签将液体吸干;需要注意的是,类似的圆形珍珠,切忌镊子,因为这样会将异物推向深处,类似本身吸水的物质可用酒精脱水后取出;若是动物性异物,在没有进行充分取出准备时,不可用强光照射,这样会刺激它往里去得更深;可滴入无害的油类或者一定比例的酒精,让其死亡或者麻醉,再行取出。而这些都是在保证安全由专业医生进行的,切勿因心急出错。

耳朵被堵感可能是耳疾 看到孩子掏耳朵,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要知道可能是由于某些炎症引起,要及时查看,防止耳疾恶化;有部分人群总觉得耳朵有被堵的感觉,但细细查看也找不到耳朵有什么被堵,这种情况是咽鼓管堵塞引起的,跟鼻炎、中耳炎等炎症有关系,不可私自过多的用异物在耳朵里窥探,平常捏鼻子鼓气,作吞口水动作都能缓解,但最好要及时就医,对症治疗才能根治。

家长最好不要自行掏取异物。因为人的外耳道是S形的,内部有狭窄区域,若自取方法不当,一方面可能把异物尤其是球形异物越捅越深,另一方面容易引起外耳道炎,有时这种炎症很难控制,而且会破坏外耳道的自洁功能。如果您对儿童意外窒息有哪些急救方法的常识感兴趣,就请到我们本站来查询搜索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异物  异物词条  入耳  入耳词条  取出  取出词条  不易  不易词条  预防  预防词条  
儿童儿童便秘

 玉米可防治宝宝便秘

玉米中有63%-74%的烟酸,大多数人体都是无法细数的,这样累积下去易患癞皮病。所以在烹饪时,无论怎么烹饪均需要添加些碱,可这样就可以把玉米的营养完全安全的吸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