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杨氏家藏方)萆薢分清饮《中医治法与方剂》

萆薢分清饮(《杨氏家藏方》)

【组成】川萆薢  乌药  益智仁  石菖蒲各等分

【用法】研细末,每次15g,人盐一捻,水煎服。

【主治】

1.小便浑浊,频数无度,旋即澄下,凝如膏糊。

2白浊,少腹不仁,小便困难,小便后尿道口有少量黏液。

3.妇女寒湿带下。

【证析】小便浑浊与白浊机理有所不同,不能混为一谈。浑浊是因脾不运湿,痰浊从三焦下流归肾而成,是水液病变,湿浊是从尿路而下;白浊是以少腹不适,小便困难,尿后有少量黏液流出为特征,是肾精病变,白浊是从精隧而下。此方原治小便浑浊,但亦可治白浊,所以方论多含混不清。所谓“小便浑浊,凝白如油,光彩不定,旋即澄下,凝如膏糊”,是脾阳不运,湿浊下流,属五淋中之膏淋。所谓真元不足,下焦虚寒,频数无度,则是肾阳不足,不能化精为气,阴精蓄于少腹丹田,压迫尿路,于是小便困难;阳虚不能蒸化水津,湿浊下流,迫精外溢,于是尿后精出,呈为白浊。

【病机】真元不足,下焦虚寒。

【治法】温肾化浊,收涩固精法。

【方义】此方随其所治不同也就体现不同治法。小便浑浊虽属肾系征象,究其浑浊原因,实因脾阳不运,湿浊下注。治当温运中阳,醒脾化湿,湿不下流,清浊自分。故吴崑《医方考》谓:“膀胱者,水渎之区也。胃中湿热乘之,则小便浑浊,譬之湿土之令行,而山泽昏瞑也。陶隐君曰:“燥可以去湿,故萆薢、菖蒲、乌药、益智皆燥物也,可以平湿土之敦阜。湿土既治,则天清地明,万类皆洁矣,而况于膀胱乎!”除胃中湿热乘之一语与此证病性不符以外,其余均属确论。兹再引本草文献作为吴氏所论之佐证。《本草纲目》谓:“萆薢,足阳明、厥阴经药也。………“漩多、白浊皆是湿气下流,萆薢能治阳明之湿而固下焦,故能去浊分清,杨倓家藏方治真元不足,下焦虚寒,小便频数、白浊如膏,有萆薢分清饮,正此意也。”《本草正义》谓:脾土喜温而恶寒,喜燥而恶湿,益智醒脾温胃,固亦与砂仁、豆蔻等一以贯之。“菖蒲味辛气温,辛能开泄,温胜湿寒,凡停痰积饮,湿浊蒙蔽,非此芬芳利窍,不能疏通。”方中萆薢、益智仁、石菖蒲都能燥湿醒脾,配乌药散寒顺气,能呈温运脾阳,化浊分清功效。用此方治疗白浊,才是温肾化浊,收涩固精法则。肾为藏精主水之脏,阴精宜固,废水宜流。萆薢不仅长于利湿,并有固涩阴精作用,小便浑浊得此可以分清,阴精不藏得此可以固密。《神农本草经》谓治“寒湿固痹”是用本品除湿之功;《日华子本草》谓能“益精明目”是用其收涩固精作用。本品一面能行水湿,一面能固肾精,一行一涩,恰与此证机理相符,故是方中主药。益智仁有温脾、暖肾、固气、涩精功效,可复中焦输运,可助肾阳气化,可防阳气耗散,可止阴精外泄,允为萆薢良助。更配石菖蒲化其湿浊,乌药行散肾间冷气,合而用之,能呈温肾化浊,收涩固精功效。原书方后云:“一方加茯苓、甘草。”不仅利湿力量有所增强,亦可缓茎中疼痛。以食盐一捻煎服,取其成能入肾,引药直达下焦之意。

【应用】

1.小便浑浊,白浊,审其病性属寒,始可投此。用治精液外泄,萆薢可加重一倍剂量。

2.此方因有温阳化湿,收涩固精作用,故亦可用于妇女寒湿带下。

【歌括】

萆薢分清益智仁,乌药菖蒲四味匀,

食盐一摄同煎服,小便浑浊此能清。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萆薢分清饮《中医治法与方剂》  杨氏  杨氏词条  治法  治法词条  方剂  方剂词条  分清  分清词条  中医  中医词条  
内科

 腰腿痛(含足跟痛)实用单方

【中医理论】腰腿痛范围很广,包括现代医学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证、梨状肌综合征、臀上皮神经损伤等多种疾患。主要症状为:腰部疼痛,疼痛由臀部向大腿后侧、小腿...(展开)

内科

 6.2.7 *肾十味

【组成】枸杞子30g,酒菟丝子30g,盐补骨脂30g,淫羊藿30g,巴戟肉15g,沙苑子30g,盐杜仲15g,仙茅15g,骨碎补30g,狗脊15g。【主治】强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