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临床上十分常见。“坐骨神经痛”这个词,在普通老百姓眼里已经是下肢痛的代名词了。

一个病人因臀部痛前来治疗,会跟医生说:我坐骨神经。另一个病人大腿后面痛,也一样会跟医生说:我坐骨神经痛

他们绝对不会说:医生,我臀上皮神经痛、医生,我梨状肌综合症。

说到,坐骨神经痛,必定离不开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一大重要原因,这种坐骨神经痛,称之为“根性坐骨神经痛”。

与“根性坐骨神经痛”相对的,是“干性坐骨神经痛”。

“根性坐骨神经痛”是指神经根在腰椎的出口处被卡压,引起患肢的麻木疼痛,故“根”是树根之义。

而“干性坐骨神经痛”是指在腰部以下的神经行走路线上被卡压,因此“干”有树干的意思,例如典型的梨状肌综合症。

不少人认为,腰椎间盘突出所引起的坐骨神经痛,只有通过手术治疗才能彻底地解决。他们之所以存在这个误区,是因为从影像学报告看,很明显椎间盘突出压迫了神经,因此直线思维认为只要切掉了,不导致压迫了,病就能够治好。

但是,其实,临床上所遇到的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大部分原因都是周围软组织痉挛导致的问题,而不是真正腰椎间盘压迫了神经。

原因是,很多案例通过药物、针灸治疗之后,症状已经消失了,重新去拍核磁,结果仍然是腰椎间盘突出,其影像学大多没有改变。

请问如何解释为什么症状消失了,但仍然还是椎间盘突出?很简单,因为症状本来就不是椎间盘的问题引起的。

因此,临床上也只有一小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是真的需要手术治疗。

治疗坐骨神经痛,针灸有很好的疗效。

我常用的穴位有下面几组:

1:

灵骨、大白

灵骨、大白是董氏奇穴中治疗坐骨神经痛最常用的穴组。大白穴等于大肠经的三间,灵骨穴在合谷后的第一、二掌骨的交界处。

在很多董氏奇穴的著作中,关于灵骨、大白的论述,都有这句话:治疗肺经、肺衰弱、肺机能不够的坐骨神经痛

这句话,初始也挺让我迷惑的,后来从董公的弟子杨维杰的语录中弄明白。

杨维杰观察董公治病,发现他治疗坐骨神经痛,最常用就是灵骨、大白,而且基本十个就有八九个会用上,不论是太阳经走向,或少阳经走向的坐骨神经痛,都这么治疗。

虽然,董公的著作中详细写道,灵骨、大白治疗肺经、肺衰弱、肺机能不够的坐骨神经痛,但是他看病的时候,好像也没有分的那么细。因此,这句话可以放着不管,只要坐骨神经痛,用上就是了。

灵骨、大白,健侧取穴,针刺需要深刺,1.5-2寸,针尖对着小肠经方向,先刺灵骨、再刺大白。

此两穴温阳止痛效果极强,除了治疗坐骨神经痛,还能治疗各种颈肩腰腿疼、四肢关节痛,等同于高效的止痛药。

2:

后溪、腕骨或中渚、外关、支沟

坐骨神经痛,多是沿着足太阳膀胱经,或足少阳胆经的循行麻木疼痛。

足太阳膀胱经痛,因膀胱经与小肠经是同名经,故可取健侧的后溪、腕骨,按压寻找最敏感点贴骨下针,深刺1.5寸。

足少阳胆经痛,因胆经与三焦经属同名经,可取健侧的中渚、外关、支沟。

中渚穴,最好能从4、5指缝进针,深刺1.5寸,即液门透中渚。外关,支沟,直刺0.5-1寸即可。

3:

天宗、肩贞下、极泉、鼻翼

若伴有臀部疼痛,可取健侧的肩关节周围的穴位,这是肩与髋相应的关节对应法。

秩边穴周围的疼痛,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天宗、肩贞下,属于小肠经区域,膀胱经与小肠经为同名经,互为对应。在天宗、肩贞下穴周围寻找痛点下针,不必拘于1,2针,有多个痛点可以下多几针。

若疼痛偏于环跳穴,即胆经的坐骨神经痛,可取健侧的极泉穴,极泉为心经的穴位,心与胆属于脏腑别通。极泉穴的刺法:用3寸针,针尖朝向肩峰,缓慢进针躲开腋动脉,多可3寸全进。

鼻翼穴属于奇穴,位于鼻翼上端的沟陷中,坐骨神经痛可取,特别是臀部的疼痛。这是一个全息取穴法,鼻梁代表人体的脊柱,两边鼻翼对应是臀部或髋关节部位,一般是健侧取穴,进针0.2寸。

4:

束骨、足临泣

以上3组取穴,大多是在健侧的上肢,一般取完上肢的穴位,之后可配合患侧下肢的束骨、足临泣。

患者可平卧位或坐位针刺,诸穴针入后叮嘱患者活动患腿,行运动针法,若患侧效果不佳,也可扎健侧的束骨、足临泣。

膀胱经痛,以束骨为主。刺法:从束骨穴贴骨进针,针尖朝向足跟,斜刺45°,进针1-1.5寸。

胆经痛,针足临泣。刺法:从侠溪穴进针,斜刺45°透向足临泣穴,进针1-1.5寸。

5:

秩边、环跳

患者取侧卧位,患侧朝上,用三寸针针刺环跳、秩边,要求针感放射到足踝或脚趾部位,这是坐骨神经的神经刺激法。若伴有下肢的胆经麻痛,在侧卧位的体位下,配上风市、阳陵泉、阳交、绝骨或跗阳。

6:

夹脊穴

如果上述几组取穴效果都不理想,可以用传统的取穴法。患者俯卧位,针刺腰部的夹脊穴(L3、L4、L5)或背腧穴(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

夹脊穴需要深刺到达骨面,以出现放射性针感到下肢为佳。若是下肢膀胱经的麻痛,可配上秩边、委中、承山、昆仑、束骨等穴,其中委中以放血为佳,腰部亦可配合局部艾灸。

一般首次治疗,以远端取穴为主,患者卧位或坐位,下针后叮嘱患者活动患肢,行运动针法,多能迅速取效。后续的治疗可远端取穴与局部针刺相配合,一次远端动气,下一次就局部温灸,间隔而行。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  坐骨  坐骨词条  针灸  针灸词条  神经痛  神经痛词条  治疗  治疗词条  
骨科

 膝关节疼痛,立竿见影Mullig...

膝关节,可以说是人体运动量最大,也是损伤机会最多的关节之一。生活、工作和运动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所导致的膝关节疼痛一直困扰着很多朋友们!小编为朋友们强力推荐Mu...(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