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红色娘子军》雕塑背后的故事——胡耀邦同志题碑铭

 在琼海市南门街街心,一座以红色娘子军战士为原型树立起的雕像,吸引着南来北往客驻足瞻仰。为了纪念红色娘子军的革命精神,1980年代的琼海县决定在市内的南门街街心为红色娘子军连树立花岗石塑像,作为红色旅游景点,让人们在游览中重温曾经发生的那段轰轰烈烈的革命史。

  红色娘子军塑像前期的设计工作,凝聚了一批雕塑名家的心血。琼海籍雕塑家崔开宏为塑像设计了泥塑小样,同是琼海籍的雕塑家卢鸿基教授在塑像的设计过程中也提出了宝贵意见。

  1984年3月,负责塑像筹备工作的琼海党史办向卢鸿基、崔开宏及海口市文化部门的一些艺术家发函征稿,但寄来的初稿不尽如人意。7月下旬,借着因公上京的机会,当时党史办的主任林鸿范前去拜访了崔开宏,他承诺愿意回琼海参加设计工作。8月中旬,崔开宏回到琼海,在对南门广场和长坡的花岗岩石料进行实地考察后,设计出了红色娘子军的泥塑小样稿。9月15日,崔开宏将初稿带回北京,征求了刘开渠、刘林等雕塑名家的意见,对设计做了修改和补充。

  红色娘子军塑像是以一整块重数十吨的巨石整块雕刻而成的。

  林鸿范告诉记者,为塑像选材时,参与设计制作的工作人员对琼海当地的气候环境作了分析,根据海南气温高、光线强等特点,决定选取花岗岩做为雕刻材质。同时还决定只能采取一整块石料进行雕刻,不采取内地常见的用小块雕刻再拼凑成整像的办法,以防出现因年长日久在拼凑处出现苔迹的现象。

  出于成本考虑,琼海党史办决定就在琼海长坡地区的多异岭上就地取材。当时想要寻到这样一块巨大的石头并不容易,党史办的工作人员与多异岭石场的采石工人费了好大一番功夫,几乎翻遍了整个山岭,才找到了一块符合要求的石料。经过2个多月的开采加工,这块40余吨重的巨型石料被加工成20吨的粗坯石料。粗坯完成后,要运回市内进行细部的雕刻加工也非易事,林鸿范说,幸亏当时他打听到琼海有一个石料场有两辆巨型吊车,可胜任这项工作。1985年4月16日,吊车将这块20吨重的粗坯石料运回了琼海县委新大院。

  

  如今展现在人们面前的红色娘子军塑像,是崔开宏和著名雕刻师陆三男根据琼海当地妇女的面部和体型特征构思而成的。据了解,崔开宏初期设计的娘子军头像,缺少了海南女性特有的纯朴的地域容貌特征,气质上偏向北方女性。崔开宏决定重新设计头像。但要有满意的头像,就必须有满意的模特儿。因此,林鸿范把这个任务托给了海南日报社琼海籍的摄影记者陈德雄。

  接到任务后,陈德雄心里为模特设立了一个标准,就是既要表现娘子军高大的形象,又要有健康、纯朴的气质,就是要美得带点泥土气。因此,陈德雄把选取模特儿的地点主要定在了琼海农村。经过数日奔波和筛选,四位带有海南妇女面部特质的琼海女性成为了他镜头中的模特。崔开宏根据陈德雄提供的相片,设计出了头像。为了刻好这个塑像,陆三男连续几天都守在琼海的街头观察当地妇女的体型,再回去对塑像进行修改,最终雕出了现今这座集中体现海南妇女特点的塑像

  1985年初,红色娘子军塑像建造工程开工。琼海县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讨论后,一致认为应该请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为塑像题字,因为这最能代表党中央对红色娘子军革命精神的肯定。

[1] [2] 下一页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胡耀邦  胡耀邦词条  碑铭  碑铭词条  娘子军  娘子军词条  雕塑  雕塑词条  背后  背后词条  
导闻

 英雄用生命维护世界和平

   据公安部应急工作小组最新通报,海地地震中8名中方失踪人员的遗体已全部被找到。经现场辨认,已确认身份。按照遗体被发现的顺序分别为王树林、钟荐勤、李钦、郭宝山...(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