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新中国60周年经典宣传画:每一张都是历史缩影

  

  

  群英献礼图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江南春 做共产主义接班人 一九六四年六月 沈家琳

  宣传画,作为一门无声的视觉艺术,陪伴我们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这段历史。它曾经遍布于城市街头、工矿企业、农村房舍,它发出振聋发聩的号角声,鼓舞亿万群众投身于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

  值此建国60周年之际,一个汇集火红年代优秀宣传画作品的《珍藏的记忆——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典宣传画展》,眼下正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举行;她不仅给观众提供别样的视觉盛宴,而且把无数见证那段历史的人们带入美好的回忆。

  1

  文汇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宣传画,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大亮点。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则是创作、出版、发行宣传画的重镇,集中了当时一批最优秀的宣传画家,其中的佼佼者有钱大昕、翁逸之、哈琼文、游龙姑等人,他们在创作了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同时,也亲历了许多幕后的故事。

  吕敬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今天,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举办的这个展览,除了能让我们享受到这个艺术的表达之外,也能让我们领会到中国一步步走过的历史轨迹,所以每一张画都是我们历史的缩影。因此这不仅是一个绘画艺术的展览,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从事宣传画创作的艺术家们的一种尊重。

  沈家琳(画家):我记得1963年出差去北京,到北京天安门广场参观,早晨,一群少先队员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队日活动,印象很深。回来后,社长找到我,说有一个重点选题,题目是“做共产主义接班人”要我来做。我就根据这次经历进行了构思,创作了这幅画。从构思到完成大约三个月左右。为了画好这幅作品,我认真构思,确定主体形象,设计环境氛围。构思完成后,还到当时延安路小学五年级学生中选择3个模特,然后开始两个多月的精心创作。《做共产主义接班人》于当年出版后在全国反响热烈,特别受到学校师生们的欢迎,一时间成为农村和学校广泛张贴的作品。

  画中左边这位穿粉红裙子的小姑娘长大后成为了一名公安战士,我们后来还保持着联系。这幅画,现在看起来我并不怎么满意,概念化的意味还是比较强。但这是那个年代的产物。

  

  

  女排夺冠 一九八二年四月 李慕白 金雪尘 赤脚医生遍山村 合作医疗气象新 一九七四年九月 集体创作

  哈琼文(画家):1959年,上海人美的编辑向我组稿,要我为建国10周年大庆创作一幅重点作品。当年节日庆典活动的群众队伍中,总有穿着各式漂亮服饰的妇女和孩子的身影。“毛主席万岁!……”欢呼声此起彼伏,人们热泪盈眶。《毛主席万岁》的作品构思,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当时画了许多草图,其中一幅抱着孩子的妇女,毛主席画像仍留在小稿中。在淡的玫瑰色的烘托下,那位黑发黑衣妇女特别耀眼,画面色彩对比强烈、响亮,主体人物特别突出,但背后的毛主席像很抢眼,使画面出现两个中心,分散了看画者的注意力,我想去掉主席像,但苦于没有胆量。在领导审稿时,其中的一位领导以商量的口气提出:“画中的主席像拿掉好不好?”我马上接上去说:“好,好!”回到创作室,赶快用水洗干净肖像,接着以调了白粉的淡玫瑰色把洗干净的部位虚虚实实地画了大片的花团,改完后竟丝毫未留下修改痕迹。为了把母女的目光引向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在画面的左上角我画一个华表,使观画者也跟着妇女、华表的指引似乎见到了毛主席。稿件再次送审,获领导们一致同意。

  朱海辰(美术评论家):《毛主席万岁》当年取得巨大成功,因素有很多,重点归纳起来有二:首先画家把抽象的政治口号,成功地演绎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画面形象;其次画家把来自日常生活的素材,成功地上升为高于生活的艺术形象。

  李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毛主席万岁》出版以后,社会反响强烈。作家冰心于1960年发表了《用画来歌颂》的文章,赞美这幅作品。她写到:“……我们还能想象到这幅画面的前前后后。比方说:这个年轻的母亲,和北京的六百万人民一样,从一早起,就满怀欢欣地来迎接这个幸福的节日,她把她家的小宝宝——她一定有一个很有意义的名字,还是不替她起名为妙——细心妥帖地打扮好,衣服和鞋袜的颜色,都配合得很调和,最后在她很细的小辫上,结一根小缎带……”

  冰心还建议,将这幅画印成美术明信片,作为贺卡寄赠外国友人,也让大家感染到和平幸福的气氛。

[1] [2] 下一页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宣传画  宣传画词条  缩影  缩影词条  新中国  新中国词条  周年  周年词条  经典  经典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