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社会运行学派的学术轨迹与学派实践

——兼论郑杭生先生的学派情怀

在今天中国的学术界,各学科学派意识逐渐觉醒并清晰起来,国内社会科学界具有学派意识的学者也渐次增多,并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学派实践,社会学社会运行学派就是其中一支闪耀的力量。社会运行学派是对中国人民大学郑杭生教授及他领导的学术群体30余年来所构思及倡导的社会学理论及研究方法的一种称呼,在三十多年的发展中,社会运行学派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轨迹,进行了怎样的学术探索,学派又是如何运行、如何坚守自己的学术阵地,并实现学派壮大的愿景,对于其他学派的成长有何启示,这正是笔者试图要回答的问题。

一、社会运行学派的学术自觉与学派意识

学派是一种非常常见而且非常普遍的学术继承和思想创新的共同体模式,关于“学派”的研究是哲学人文社会学科的任务【1】,更是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学派的形成过程,是这门学科自身的发展过程,也是一门学科自身结构的重要内容。不论从一个国家来看一门学科,还是从世界范围来看一门学科,如果没有形成几个学派,这门学科就缺乏支撑力量,也缺乏共同语言的凝聚力,不宜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通过争论与对话推进学科进步的局面【2】。

中国早期社会学的发展,在坚持社会学中国化的旗帜下,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几个学派,以梁漱溟、晏阳初为代表的乡村建设学派,以孙本文为集大成者的综合学派,以吴文藻、费孝通为代表的社区学派,还有马克思主义学派等等。中国社会学在沉寂了二十多年后,在1979年“补课”的指引下,通过引进西方社会学理论这种最主要的补课方式,才逐渐进入了加速发展进程。尤其是对恢复重建后的中国社会学的“进口替代战略”【3】的反思,促进了中国当代社会学的学术自觉,并形成了较为清晰的学派意识,并展开了具体的学派实践,社会运行学派也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社会运行学派的创始人郑杭生先生在进入社会学堂奥伊始,就具有明确的学派意识和学派自觉。他说,谈到学术群体或学术共同体,就不能不涉及学派问题。学派的形成必须具备学术共同体这个硬件,以及基本上一致的学术观点这个软件,一种学术观点特别是其中的根本观点应变成学术共同体的共同观点。一个学术共同体要有生命力,第一是要有基本一致的学术观点,正如他在1998年自序中所说:“一种学术观点,只有成为学术共同体的共同观点时,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第二是要有活跃的学术气氛。关于学派的内部关系,他曾写过这样一个关于学派支撑的题词:“习思勤精,范式遂现;疑辩勉诚,学派自成”,就是说,一个学派的成长,成员之间应不断学习、思考、勤奋、求精,经常质疑、辩论、互勉、坦诚,这样才能求同存异,真正形成基本一致的共同观点,逐步形成学派【4】。

背靠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历史遭遇,立足中国社会现实本土实践,中国学术界“多一点学派,少一点宗派”是郑先生的一贯主张,学派只有靠正常的学术争鸣才能促进。学派应该抓住和体现时代的精神,这是学派的灵魂、学派的生命,否则所谓“学派”就只是徒具形式而无实际内容的空壳。真正的学派是理论自觉的高层次形式――理论自觉成为一个学术共同体的共识【5】。社会运行学派的学术自觉明确提出了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或曰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社会学。正如社会运行学派创始人郑杭生先生所说,“中国特色社会学,或曰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社会学,并不是一句套话,更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种符合社会学历史和现实的提法,是有根有据的,有实实在在的内容的。”【6】如果说费孝通积极倡导了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研究取向,那么郑杭生则是将中国特色的社会学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透视与探索,并试图构建起中国特色的社会学框架【7】。郑先生的社会学探索累积了丰硕的成果,包括社会学学术文章四百余篇,社会学专著、教材、译著等六十余部,精致博雅、恢弘厚重的《郑杭生社会学学术历程》全书共四卷五册(还有尚未编纂完成的第五卷),432万字,共涉及24个专题,文章前后跨越25年,是郑杭生学术思想的集中呈现,也是中国社会学社会运行学派最重要的社会学理论成果之一,既是对中国社会转型和发展实践百科全书式的理论再现和建构,也是社会运行学派的学术承载。正如陆益龙教授所讲,郑杭生在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创建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学派。有至少一位以上的学术代表人物、有自己独立的、系统的理论观点和体系、有一定规模且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成果、有一个高效的机构和团队为依托,当我们从学派构成要素的这几个方面来看,郑杭生的社会学学术探索已形成了一个学派,这个学派可以说是“社会学中国新学派”【8】。

二、社会运行学派的学术脉动与发展轨迹

从1979年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社会运行学派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经历了奠基、形成、成长、成熟的发展轨迹,三十多年来,社会运行学派时刻把握时代脉动并做出学术回应,既发展了自己,也见证了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历程。这一成长历程可在下面的简表中窥其一斑。

(一)社会运行学派的奠基时期(1979-1984)

任何学派的形成必然离不开学术积累和积淀的过程以及学术发生的学术平台搭建。社会运行学派社会运行论的主导观念奠基于1980年代初期,1981年11月至1983年12月,郑杭生先生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进修社会学和现代西方哲学,在英国留学期间,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察和思考,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新观点开始奠基。一方面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社会运行状况,特别是“文革”的教训,另一方面开发中国历史上治乱兴衰的学术传统,以及考察和分析从古典到现代的西方社会学学术传统和潮流及中国早期社会学学术传统。郑杭生先生于1983年晋升为哲学副教授,1985年晋升为哲学社会学教授,1984年初创建现代西方哲学教研室,1984年创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这些都为社会学运行学派学术平台的搭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社会运行学派的形成时期(1985-1999)

社会学运行学派的形成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在无数次的激烈论战和争鸣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1985年7月29日,郑杭生在《光明日报》发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两种形态》一文,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运行和社会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特别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在这篇文章中,郑杭生还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两种形态即“革命批判性形态”和“维护建设性形态”观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可以视为是社会运行学派形成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标志着社会运行学派学术真正自觉。

当然,任何学派的成长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是艰难曲折的,学派总是在质疑的眼光和批判的声讨中不断地论证和丰富自己,经过无数次的学术论战和学术争鸣,其主要理念、思想、观点、理论体系才得以形成,并得到学界的承认和认可。社会运行学派的成长也不例外,在这一时期,郑杭生先生共经历两次大的学术论战。第一次论战源起于1987年10月1日上海的《社会科学报》刊登《评郑杭生的社会学构想》,直到1990年郑杭生的长篇答复文章《关于我的社会学定义——序董驹翔主编的〈社会学〉·答我的一些批评者》。论战的焦点在社会学能不能成为“价值中立”的社会学、对社会学的定义有没有新意和创新之处等方面,郑杭生先生做了10个方面的答复,并对自己的观点作了进一步论证。第二次论战集中在1996年谭明方有关社会学基本问题、社会学对象和1999年罗教讲有关社会学学术规范的争论,郑杭生先生也通过3篇文章做了集中回应。通过这两次论战,社会运行学派从学术批评和反批评中进行学习和探索,促成了社会运行学派的形成,学派提出的“社会运行论”得到了进一步阐发和学界的认可,“社会转型论”也系统生成,“社会转型”、“转型期”等词语也进入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

(三)社会运行学派的成长时期(2000-2005)

自2000年之后,社会运行学派对“学科本土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中国社会学史新编》以及《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分别从历史和理论两方面,梳理和总结了20世纪中国社会学的真实面貌以及本土化进程,奠定了学科本土论的基本内涵。这一时期,社会互构论围绕个人与社会的互构共变关系,对当代中国快速转型实践进行了理论提炼和学术表达,社会运行论和社会转型论在不同领域都得到了拓展与应用。

2005年3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的《郑杭生社会学学术历程》(三卷本),标志着由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和社会互构论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逐渐走向成熟,成为当今中国目前第一个完整、系统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体系,也标志着社会运行学派正式成长起来,社会运行学派真正形成。这不仅仅是社会运行学派的喜事,更是中国社会学界的盛事,社会学界诸多学者纷纷评介、述评[①]。

(四)社会学运行学派的成熟时期(2006-至今)

2006年之后的社会运行学派在理论创建上更是迈向成熟,大放异彩,集结在《中国社会转型与社区制度创新——实践结构论及其应用》(2008)、《社会互构论:世界眼光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2010)等著述中的“实践结构论”和“社会互构论”为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再添华章。在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30周年之际,郑杭生先生受到费老“文化自觉”的启发,在对中国社会学发展历程进行深入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和阐发了中国社会学“理论自觉”的概念和命题,强调要自觉致力于创建兼具世界眼光和中国气派的社会学,得到社会学界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也启发了社会科学领域其他学科的自觉意识。尤其是对于学术话语权的研判,把握住了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关键,提升了中国社会学的主体性。同时还提出了“再评判、再认识、再提炼”是中国社会学“理论自觉阶段”基本功功力等命题。

在这一时期,社会运行学派的论战尽管没有上世纪90年代的两次论战那么激烈,但是在新型现代性与新型社会主义的问题上,郑杭生先生对西方社会理论中对当前我国理论界颇有影响的“狭义转型论”和“公民社会理论”进行了深入批判。正是在这种学术论辩中,社会运行学派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逐渐完善,也提升了中国社会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学术话语权。因为郑杭生教授始终立足中国社会实践结构的剧烈变迁,以高度的理论自觉意识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构建,故而引领社会运行学派不断走向成熟。

2012年2月29日,郑杭生教授从教5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成立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云集中国社会学学界70余位专家学者,得到98家高校、科研院所等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完全有理由相信,社会运行学派已然成熟。2012年10月18日,郑杭生先生获得首届费孝通学术成就奖,其对于社会学学科发展以及学派建设的贡献得到首肯。郑杭生及他的学派已经构建起以“社会运行论”为基石,“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实践结构论”各论相济支撑的学术大厦,已经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运行学派”【9】。当然,社会运行学派的成熟,只能标志中国社会学又进入到了一个强调“理论自觉”的新阶段,社会运行学派依然在成长中,依然在路上,依然需要学界更多地关注和支持。

三、社会运行学派的学术生态与学派环境

一个学派的成长运行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社会运行学派也不例外,必须在学派学术与社会实践之间营建一种良好的学术生态。同时,也要求社会运行学派本身要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自主结构,适时调整和完善自己的学术机制,创造富有浓烈学术气氛的学派环境。

(一)社会运行学派的外部学术生态

1.以社会学系、研究中心为学术基地

大学系、所、研究中心是社会运行学派的扎根基地,也是社会运行学派走向世界的起点。1984年,中国人民大学组建社会学研究所,1987年成立社会学系,2001年挂牌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可以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的发展史,也是一部社会运行学派的发展史,学派创始人郑杭生先生先后担任所长、系主任、研究中心主任,任中国社会学会荣誉会长等职,毫无疑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是社会运行学派的学术基地,现已成为社会学理论与方法领域的重要学术研究和信息交流中心,是社会学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

2.以学术网站、学术刊物、学术著述为舆论领地

社会学视野”网站于2007年3月开通,这是一个立足人大、面向全国的多功能学术网站,目前已成为社会学研究者学习交流最好的学术平台,也是社会运行学派的重要舆论领地。学术刊物是凝聚学术队伍的重要平台,培育学术流派的重要阵地。2013年3月23日,《社会学评论》在京举行首发式,被誉为是“我国社会学领域新的航母”,现已公开出版发行三年,反响巨大,为社会运行学派的壮大增添了新的舆论领地,在社会运行学派的崛起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另一本学术期刊《社会建设》也于2014年9月创刊,继续推动在理论自觉、自信的基础上创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建设话语体系。

丛书、专著、系列教材等大量学术著述的出版发行,既发布了学派的理论观点、学术成果,又更好地展示了学派的风貌,以此为舆论领地进行学术交流,加强了国际间的合作,促进了社会运行学派的成熟。社会运行学派的核心理论及思想集中体现在四卷五册的《郑杭生社会学学术历程》中,也体现在系列丛书著作中,已连续13年出版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走向”系列,连续出版的“中国特色和谐社区建设系列调查研究报告”、“当代中国城市社会发展实地调查研究系列丛书”、“面向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社会学文库”等等,尤其是《中国社会学史新编》、《20世纪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等多部学术论著被翻译为英文、韩文等多种文字出版,提升了中国社会学的国际影响力。

3.以学术会议、学术讲座为沟通桥梁

参加或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不仅有利于增进学术交流,扩大学术对话,发展壮大学术队伍,而且有利于加强国际国内学术合作。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牵头举办的学术会议呈常态化、规模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自2005年始,“中国特色社会学——历史·现状·未来”、“中国社会体制改革三十年”、“新形势下城市社区建设与制度创新”、“新形势下社会学理论创新暨中国-东盟经济社会发展”、“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理论自觉”等全国学术研讨会连续举办。自2011年始的“中国社会发展高层论坛”已连续举办四届,并将持续下去。

此外,郑杭生先生作为中国资深理论代表团成员成功访问俄罗斯、朝鲜、印度等,先后赴美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大学参加各种国际会议。学派其他研究人员也赴美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参加学术会议,这些都扩大了社会运行学派的影响力,为社会运行学派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为吸引众多外国社会学大师来华交流搭起了桥梁。先后邀请约瑟夫•奈、Arthur Mol、Bruce G.Carruthers、赵鼎新等国外诸多大师走进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开坛讲学,开拓了学术视野。

(二)社会运行学派的内部学术环境

1.“草根立地、前沿顶天”的学术纲领

学术纲领的有效性是社会运行学派的生命力所在。郑杭生先生从事社会学研究30多年来,一直把“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有所贡献,对转型中国社会的认识有所深化”设定为自己的学术目标,这也是社会运行学派一直坚守的“草根立地、前沿顶天”学术纲领的目标指向,通过锲而不舍地学术追求,以期践行“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的社会学深层理念。

一方面,社会运行学派坚持理论自觉,不断给自己的理论纲领注入新鲜血液,确保理论的青春活力。社会运行学派坚持“顶天立地”做学问,强调既要有学科发展的前沿意识,又要有深入实际的草根情怀,既要有世界眼光,更要有本土特质,既要“构建本土特色”,又要“超越本土特色”。作为社会运行学派共同理论旨趣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五论”立足中国社会现实,从现实中来又回到现实中去,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行了多维度、多层次的社会学想象与思考,在不断地建构和反思中,推进和实现了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创新。

另一方面,社会运行学派直面中国正在“巨变”的社会实践,不失时机地调整自己的研究纲领,积极走向“田野”,设计并实施了两个系列的调查,对“基层社区建设经验”和“地方城市发展经验”进行系统调研。正是在此基础上,“以中国为中心”、以“中国经验”为依据的理论提炼,建立起了具有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从而打破了被西方长期垄断的学术话语权,逐渐确立起自己的主体性,从世界学术的边陲逐渐走向中心,从“失语”转向“言说”与“对话”。

2.“群而不党、和而不同”的学派氛围

在社会运行学派的学术梯队内部,老中青年龄结构合理,学术兴趣广泛,学术力量雄厚,这是社会运行学派的硬实力,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持续探索和构建,这是社会运行学派软实力得以形成和发展壮大的前提。郑杭生先生为“中国特色社会学学派氛围”题词为“多学少宗,良性互动,思想活跃,氛围融融”,这与“群而不党,和而不同”[②]不谋而合,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学派氛围的营造没有停留在题词上,而是深深地体现在学派发展的具体细节中。建立生动活泼、振奋向上、心理相容、自由探讨、相互尊重、真诚合作这样具有浓烈创造气氛的学派内部文化环境,是一个学派成长壮大的必要条件。社会运行学派正是以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发展为共同目标,在郑先生的领导下, 目标上统一、智力上互补、精神上和谐,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中有合作,学派成员能在一个温馨的集体里进行富有成效的工作,这一切造就了社会运行学派独特的内部文化环境和学派氛围。在学派内部,郑杭生先生大师风范的“承前启后、铺路搭桥、扶弱益强、正名提位”定位,强调“习思勤精,范式遂现,疑辩勉诚,学派自成”的学派支撑,同时也强调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学者素质“方向正确,人品高尚,学问扎实,身体健康”和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团队精神“个人勤奋,团队合作,教学相长,青蓝互补”。

四、社会运行学派的理论抱负与学派创新

“这30年来,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学理论体系,的确是我内心的学术抱负,也是我一直为之努力的目标。”【10】社会运行学派在郑杭生先生的带领下,正是有了这样明确的理论抱负和学术目标,所以才不断地发展和推广了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体系,或曰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社会学理论,使其成为当今中国目前第一个完整、系统的社会学理论。“五论”既是郑先生本人社会学思想的集中表达,也是以郑先生为灵魂的社会运行学派的学术皈依【11】。社会运行学派的发展历程表明,理论自觉是中国社会学形成学派、提升地位和话语权的必由之路。郑杭生对“理论自觉”概念和命题的明确阐述,表明他和社会运行学派的“理论自觉”意识更明确、更强烈、更主动、更坚实,也标志着中国社会学进入了强调“理论自觉”的新阶段【12】。

社会运行学派始终立足世界社会学格局,时刻反思自己所处的学术境遇,不断追求新的理论建构,更追求理论自强。郑杭生先生明确指出,“在欧美社会学作为强势社会学,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学作为弱势社会学这样的世界社会学格局下,在中国社会学界增强主体意识,弱化‘边陲思维’仍是一项长期的任务”【13】。正是这种清醒的学术意识和学术自觉,才催生了“五论”的提出和论证,这都是“理论自觉”的一个个轨迹点、支撑点。这些理论都是运用世界的学术眼光,立足中国社会现实、开发中国传统学术资源、借鉴国外社会学理论前沿,对自己进行反思、对别人加以审视,从而提炼自己特色的结果【14】。社会运行学派坚守自己的学术阵地,不断推进学派创新,在新时期更是提出了理论自强,强调中国社会学学术话语权的提升不单纯是一个理论建构的问题,还有一个“势位提升”的问题,要使建构出来的理论真正发挥影响力,而影响力的发挥主要取决于理论的彻底性、理论的可接受性以及国家实力的提升【15】。

五、社会运行学派的学术取向与现实关怀

一个学派不是光靠评论才能形成、才能成长的。学派的形成、成长主要奠基在一个学术团队能够自觉地、创造性地贯彻、运用这些主导观点、核心理念上,并反过来在实践检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在理论上深化、拓展、推进它们【16】。社会运行学派坚持科学和人文并举的学术取向,表现在强烈的对现实社会的理论关怀,更是表现在对现实生活的人文关怀。翻开《郑杭生社会学学术历程》,在那些记忆留痕且生动鲜活的151张照片里,在那些恳切且语重心长的文字里,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一位学者的学术担当,更是一个学派的人文情怀。郑杭生先生题写并收入《历程》的“书评、评论、他序”等文字共计64篇之多,那里承载着的不仅是一个长者的殷殷期盼,更是一个学派的成长经历。

2012年2月29日,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正式成立,该基金会秉承“关爱社会,致知践行;促进学术,推陈出新”的宗旨,旨在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学进步。同时,也成为社会运行学派参与学术、参与社会的前沿阵地。已开展三届的“青年学术论坛”学者项目受助学者90人,社会学学子项目(博士、硕士)受助学生64人,这一善举为中国社会学的后继发展杨帆助力。“幼苗甘霖——从小就有好书”慈善项目、“幼苗甘霖——冬天读书有温炉”慈善项目让我们看到学派的社会责任担当,更是让我们看到了社会运行学派学派风范。

六、结语

社会学的中国理论学派,是中国社会学的支撑点,这样的学派越多,表明中国社会学的力量越雄厚、水平越高超,越有生命力和创造力【17】。社会运行学派作为中国社会学重建以来第一个目标明确的本土化社会学理论体系的社会学学派,是一个兼具“本土特质与世界眼光”的社会学学派,在“综合创新,话语有权,建设学派,走向世界”的学派创新观指引下,在“习思勤精,范式遂现,疑辩勉诚,学派自成”的学派支撑下,秉承建设性反思批判精神,不断地坚持理论自觉,夯实理论自觉阶段的基本功,经过了一个从“成长”到“长成”的学派成长过程,而且,中国社会学社会运行学派依然在不断成长、继续成长过程中。

2014年11月9日晚9时,我国新时期社会学学科的重要奠基人、社会运行学派的开启者郑杭生先生与世长辞,这一刻永远定格在社会运行学派成熟壮大的历程中。作为中国社会学的一面旗帜,他一生秉持的学派情怀及学派创建,成为中国新时期社会学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取之不尽的智慧宝藏,他生前所言今天依然振聋发聩,提醒着社会学界的各路精英继续努力,“学派是学术发展的最实质性的平台。有无学派,特别是有无著名的学派,是一个学科是否繁荣、是否有活力、是否成熟、是否有社会影响力以及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志之一。”【18】先生的离去,是社会运行学派的最大损失,更是中国社会学界的重大损失,相信在先生学派情怀和学派宏旨的感召下,社会运行学派后人承继学统,宏张学脉,社会运行学派的事业还将继续发扬,大放异彩。

注释:

[①]评介、书评文章可集中参见《社会运行学派成长历程——郑杭生社会学思想述评文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②]“群而不党,和而不同”是冯仕政教授在《群而不党、和而不同——郑杭生先生的学术作风及其时代意义》一文中评价郑先生的学术作风,笔者甚为赞同,故引用于此。

参考文献:

【1】韩彩英,李春涛.论学派意识与学术生态现实——从国内哲学界学派的境遇及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路径抉择看[J].晋阳学刊,2012(1):57-65.

【2】【3】叶嘉国,风笑天.我国社会学学派”的现状与展望——以此谈谈我国社会学存在的几个问题[J].学术界,2000(1):253-263.

【4】郑杭生.郑杭生社会学学术历程·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

【5】郑杭生,李潇潇.理论自觉与中国的学术话语权——访著名社会学家郑杭生教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9-9。

【6】郑杭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J].理论学刊,2003(6):90-97.

【7】龚长宇.社会学中国化进程中的里程碑式人物[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2):22-25.

【8】陆益龙.从文化自觉迈向理论自觉——郑杭生对中国社会学及理论的贡献[J].甘肃社会科学,2012(3):1-6.

【9】董翔薇,董驹翔.理论自觉与中国社会学学派的成长——郑杭生的社会运行学派及其贡献[J].甘肃社会科学,2012(3):6-9.

【10】杨敏.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与社会学的本土化和中国化——访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郑杭生[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12).

【11】胡翼鹏.根植历史变迁、熔铸传统思想——郑杭生社会学理论的文化底蕴[A].郑杭生主编.社会运行学派成长历程——郑杭生社会学思想述评文选[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321.

【12】奂平清.“理论自觉”与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以郑杭生及其社会运行学派为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2-48.

【13】郑杭生.也谈社会学基本问题——兼答对我的社会学观点的某些批评[J].社会学研究,2001(3):111-117.

【14】【17】郑杭生.“理论自觉”简要历程和今后深化的几点思考[A].郑杭生等.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4.

【15】郑杭生,黄家亮.“中国故事”期待学术话语支撑——以中国社会学为例[J].人民论坛政论双周刊(总第363期),2012-4-23.

【16】郑杭生.前言[A].郑杭生主编.社会运行学派成长历程——郑杭生社会学思想述评文选[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3.

【18】郑杭生.学会、学派、学术——在2014年中国社会学会武汉学术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EB/OL].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ubankuai/tuijianyuedu/tuijianyueduliebiao/2014-07-19/18416.html,2014-07-19.

注: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学子项目“自觉与批判: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建构”(项目编号:12ZHFD12)的阶段性成果。

致谢:感谢中央财经大学杨敏教授在“第一届理论社会学及其应用研究工作坊”对本文的指导和建议,感谢中国人民大学黄家亮副教授提供的帮助,感谢专家的评审意见,文责自负。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学派  学派词条  轨迹  轨迹词条  实践  实践词条  学术  学术词条  运行  运行词条  
智库

 印度与生俱来的深层次战略忧虑

(四)印度与生俱来的深层次战略忧虑——尼赫鲁对地缘政治有哪些重要思考地缘政治学说对尼赫鲁的影响印度版图如大象长鼻南抛至印度洋中心,这使印度之于印度洋的制海权有了...(展开)

智库

 中国式医患矛盾的法治死结

发生在湖南湘潭妇幼保健院的悲剧已举国皆知,从目前媒体报道的信息来看,不管是医院还是患者家属,在孕妇抢救过程中都没有大的过错,医生尽力、病人家属也未耽误抢救。但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