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当代高校师范生成长动力问题对策探究

教育是民族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作为“准教师”的高校师范生是推动教育持续发展的生力军,其成长成才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科教兴国及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所谓学生成长动力是指学生在文化知识、道德品行、人格倾向、专业特长、艺术审美、身体素质、劳动技能等多个方面朝着积极方面持续变化的推动力[1]。从高校师范生的现实状态来看,还存在厌恶学习、目标迷失、信仰迷茫和专业薄弱等成长动力不足问题,而这些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和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师范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高校师范生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既是正在接受教育的群体,又是即将投入到我国教育事业中的未来教师。因此,他们的成长成才问题不仅关系个人,还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国家和社会的进步。

(一)提高自身水平,实现个人理想

高校师范生成长动力不足,势必引发个人在学习、生活、兴趣等多方面成长缓慢,这对学生实现物质愿望和理想追求都很不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大学生成长的根本问题,也是决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败的根本问题[2]。同时,树立正确的“三观”也是高校师范生成长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高校师范生的健康成长不仅有利于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从师技能、道德素养和人际交往等能力,还可以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理想。

(二)净化社会风气,建设和谐环境

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高校师范生的数量占有一定比例,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师范生在确立自身奋斗目标、促进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也将感染他人,在周围形成正能量的循环,这既有助于大学生这一群体整体素质的提升,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促进人才养成,提升国家实力

青年是一个国家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胡锦涛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教育发展决定着民族未来的走向,教师是实现青年教育的关键要素,他们也是推动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高校师范生的成长成才可以给教育发展和人才培育提供师资保障和智力支撑,可以提升国家人才培养的水平,为国家建设提供经济、科技等创新人才,进而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

二、高校师范生成长动力不足的表现

在党、政府和社会的重视下,高校师范生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大部分高校师范生信念坚定、热爱职业、努力学习、苦练技能,但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师范生存在成长动力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注重短期收益,忽视内涵提升

进入大学后,高校师范生实现了升学目标,失去了学习的压力和动力。课余时间,他们愿意选择文体娱乐、电脑游戏、休闲购物等活动,这类活动的共同点是可以即时反馈愉悦,满足个人情感,而不需投入太多的努力。对于需要静下心来,刻苦努力才能获得成绩的专业学习、从师技能训练、道德锤炼等内涵活动却表现出懈怠的情绪。这部分高校师范生不能摆正内涵的提升与娱乐享受之间的关系,进而出现一部分高校师范生已经认识到自身问题,却缺乏自制力,一味放纵自由;另一部分高校师范生则没有意识到身为高校师范生的责任与使命的现象。因此,在高校师范生群体中注重追求享受娱乐,忽视内涵素质提升的现象也愈发严重。

(二)学业评价标准错位,轻视职业技能训练

当前,高校师范生厌学情绪严重,高校教育“文凭化”严重。即使认真学习的群体中也存在注重专业学习成绩,缺乏职业实践能力锻炼的现象,这直接导致高校师范类生过分关注专业学习的成绩和数据,把大学学习的意义单一化而忽略了作为一名高校师范生应具备的职业技能训练,他们在专业课上投入精力,对教师技能课程采取忽视甚至逃避的态度,不愿配合从师职业技能的训练,这种指向错位的学业评价标准不利于高校师范生真正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促进自身的发展与提升,也很难面对社会对高校师范生提出更高的职业素养要求。

(三)迷恋网络空间,缺乏现实经验

网络的快速发展给高校师范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他们利用网络资源汲取知识,但很多缺乏自制力的高校师范生把网络作为娱乐消遣的工具,甚至有些高校师范生将其视为逃避现实的避难所,不能区分网络与现实,将大部分精力倾斜到虚拟世界中,患上了严重的“网络成瘾症”,网络的负面作用影响到部分高校师范生的学习工作、语言表达和生活人际等学习。

三、高校师范生成长动力不足的原因

高校师范生成长动力不足既有外因也有内因,涵盖了个人、家庭、社会和高校等诸多方面因素。

(一)理想目标缺失,职业定位模糊

高中生把考上理想的大学作为学习的目标和奋斗终点,将学习看作实现高考目标的手段,因此,能充满斗志地不断努力学习,成长的动力很强。高考结束后,实现了自身奋斗目标的学生出现的目标断裂,加之大学较为宽松的学习和管理环境助长了学生消极享乐的心理,抱有这样心态的学生必将陷入长久的空虚无聊之中。此外,高中生在填报志愿时往往没有对所报专业进行深入的了解,高校师范生缺乏职业定位,使得在接受教育时表现出迷茫和厌学,对教师职业不热爱,更没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就难以产生自我提升和前进的动力。

(二)家庭过多关爱,缺乏正确引导

独生子女制度的影响下,家长把全部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在一个孩子身上,对孩子的教育模式由粗放式转变为精耕细作式,教育产业奢侈品化严重。“包办式”的教育,使很多学生失去了奋斗和竞争的斗志,把家长作为依靠,孩子的自理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得不到锻炼。绝大多数家长教育孩子以考上大学为最终的动力与目标,忽视了对他们人生理想和职业目标的明确引导,家长的关注点由学习转到物质、心理等其他方面。学生在突然放松的家庭监管环境中感受不到大学学习的重要性,也意识不到未来的职业压力,一味沉浸在悠闲、无压力的生活中,丧失学习动力,甚至荒废了学业。

(三)市场经济冲击,教师职业式微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多元文化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高校师范生出现道德抉择困惑。社会上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人们一切向钱看,而大学学习与经济效益没有直接联系,“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使得大学生出现迷茫。此外,教师职业工作强度和压力都很大,社会地位不高,还需要面对社会高于其他职业的道德要求,受到的压力与其经济收益不成比例,因而,高校师范生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逐渐增多。

(四)教育改革落后,理论实践脱节

在教师教育改革的形势下,高等师范院校进行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课程设置,“在过去‘老三门’基础上拓展了教育类课程设置,增加了教育实践学时数等,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3],但遗憾的是,很多学校的培养方案过于“泛教育化”和“泛理论化”,有关从师技能和职业培养的内容距离教师教育改革职业化目标的要求还远远不够,割裂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引发学生对理论为中心学习的厌倦,缺乏学习动力。其次,部分高校教材落后,教师教学手段单一,课堂上是教师的单方面灌输,学生丧失主体地位而缺乏学习兴趣。再次,高校管理采取宏观的指导,缺乏具体的、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办法,在师范生的学习和生活主要依靠自我控制力的环境下,对于一些没有目标、自控力较低的学生,学校不能及时督促和有效管理,使这部分学生容易产生敷衍塞责的态度。

四、高校师范生成长动力不足的对策

卓越高校师范生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提升成长动力,绝非在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过程,我们要从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教育。根据美国学者R.博亚特兹的“素质洋葱模型理论”,即洋葱模型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中心层,是个人及动机;第二层为中间层,包括自我形象、社会角色、价值观和态度;第三层即外层,包括技能和知识。中心层和中间层表示由个人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而形成,都是难以评价的,受到后天教育的影响较多;而外层是可以量化的,易于培养与评价。根据此理论可知,内外环境是高校师范生培养问题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一)以德立人,提升高校师范生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缺乏成长动力,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无法将责任感作为驱使自身成长的内在动力。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提升,第一,要坚持系统性原则,结合家庭感染、社会熏陶、高校引导和个人努力等多个系统,理清主次有条理、有节奏地解决成长动力问题;第二,坚持正面导向原则,通过社会宣传和高校的正面教育,用最直接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健康社会责任感;第三,坚持学生主体原则,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到社会责任感的学习与践行中。

(二)以志促行,树立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

高校师范生作为有着特定职业目标的群体,其培养方向明确,因此在培养的过程中应有别于其他高校学生,应提高高校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明确高校师范生的角色定位,树立高校师范生的职业理想。第一,高校要加大各种宣传活动的力度,增强高校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了解,因为对职业的热爱而努力提升自己。第二,设置更多关于教育理论、教学法方面的课程,特别是职业生涯规划课,提升高校师范生的从师理论,明确教师职业规划方向,帮助高校师范生提高对职业的认可。第三,高校要制定严格的行为规范准则,用更高的道德行为标准要求高校师范生,从而提升高校师范生的师德意识。第四,鼓励高校师范生参与见习及支教等实践活动,促进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化。

(三)以学为导,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高校师范生明确了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目标后,教育者需要营造以良好学风为核心的育人环境,促进高校师范生对教师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第一,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学校可以利用条幅、板报、网站、电子屏、文化墙和楼宇等设施宣传优秀教师事迹,营造教师文化氛围,感染学生。第二,营造教师文化。学校建立基础教育一线教师的兼职教师队伍,通过邀请他们来讲座、辅导和交流等形式教育学生,学生通过走出去到基础学校了解教师职业特点。第三,完善家校一体的育人体系,形成学校与家庭的密切配合、合力培养学生的态势,保证学生成长动力教育的全面和有效。第四,加强师范课程建设及从师技能训练。学校要研究教师教育改革特点,以职业化为导向,强化师范类课程设置,增加高校师范生技能理论和实践训练的时间,确保学生技能满足工作需要,也给学生的学风建设提供有效的内容。第五,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学校通过宣传优秀教师和学生典型影响广大高校师范生,形成积极进取,向优秀榜样学习的氛围。第六,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组织高校师范生积极开展文艺体育、文化知识和创新创意等活动,促进高校师范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多措并举,完善社会实践体系

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师范生接触、了解和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之一。鼓励、引导大学生参与实践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第一,师范类高校应设立专门的实践活动组织领导机构,为实践活动提供基本的保障,根据工作部门的协调与分配,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第二,创新实践模式。高校可以引入CS( College and School)模式,高校与当地的中小学校建立紧密联系,并提供资金、指导等多方面的帮助,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改变单一的实习模式,除了教学实习,利用寒暑假时间,以学院为单位组织学生三下乡支教及帮教活动。此外,依据政府相关政策,通过勤工助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拓宽实习途径,积累工作经验。第三,师范类高校要设立考核评价体系,设立专门部门监督学生的实习成果,并将其计入学生档案。在评估时,不仅要求书面成果的高质量,还要结合实践过程、实践时间和实践反响等综合评价,争取在学校的全方位监督和管理下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推动学生成长动力的养成。

(五)合理用网,预防网络的负面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师范生沉迷网络、虚度光阴的现象也逐年增多。为改善这一现象,第一,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开设网络知识培训,让学生了解网络,熟悉网络,并开展丰富的与网络有关的竞赛,使学生掌握正确用网的益处。第二,帮助网瘾高校师范生。发展以校园为核心的网络交际空间,通过贴吧、微信、QQ群等途径,使学生现实与虚拟的社交圈得到重合,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将现实活动推进网络,开展学生愿意参加的文艺、体育、知识等业余文化活动,引导学生走出网络,回归正常的现实生活中。第三,加强就业教育。明确的职业目标是成长动力源源不断的基础,加强学生的职业目标引导和就业教育,通过比较网络的娱乐性与就业压力,让学生回到学习和生活的正轨。

高校师范生是一个重要的大学生群体,他们成才与否直接影响到下一代的教育,激发其内在动力,实现全面发展,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长期努力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董守生,曲振国.论学生成长动力的意涵、结构及其培养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2014( 24):37.

[2]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十个如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3]王瑛,李福华.关于“卓越教师计划”实施的思考——基于若干所高等院校“卓越教师计划”实施情况分析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3 (4):26.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师范生  师范生词条  探究  探究词条  对策  对策词条  当代  当代词条  高校  高校词条  
智库

 区块链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越来越成为吸引高度关注的颠覆性互联网技术,它作为一项对未来数字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普遍意义的底层技术,正日益被政府、银行、企事业部门所接受,同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