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一位公益慈善人士:怀大爱心 做小事情

 

 

谢丽华在讲课

 

 

 

          “农村妇女是一座没有被开采的矿山,她们身上蕴藏着无限潜能,只要给机会,她们就会创造出奇迹来。人的一生中能选择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并把这件事当成终身事业,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人生吗!”

        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谢丽华,当过14年兵,31岁转业后进入全国妇联。她先后创办了全国第一家专门为农村妇女服务的月刊《农家女百事通》(后改名为《农家女》)、第一家专门为流动妇女提供服务的民间组织打工妹之家。

       2001年,她创办了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2010年创办了北京东城区农家女居家养老服务社。从40岁到60岁,为农家女事业打拼、坚守了20年。

        我是一个性情中人,做事执著非常投入。这些年来,我可以说是全天候、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农家女的事业.

       我曾经是一名军人,有过14年的军旅生活。31岁转业后进入全国妇联,一步踏进“女儿国”,这才知道天底下有如此多的妇女问题。传统的婚姻模式和男尊女卑的旧观念,资源相对贫乏的生活环境,以及渴望改变命运的迫切需求,使她们成了需要关注的一个群体。我先后创办了全国第一家专门为农村妇女服务的月刊《农家女百事通》(后改名为《农家女》)、第一家专门为流动妇女提供服务的民间组织打工妹之家;创办了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以及北京东城区农家女居家养老服务社等。我走的是一条公益慈善之路,把自己定位为农家女的代言人。我惦记的,是一个一个人的改变,是一个一个人的事,是一个一个活生生的农家女走过的路。

        1994年初,我第一次走出国门,参加在泰国举行的“妇女传媒与妇女发展NGO(非政府组织)论坛”,知道了“NGO”、“社会性别意识”、“妇女参与”等好多新名词,更让我惊讶的是,我带去的那本售价只有8毛钱的《农家女》在会议上备受关注,我找到了一份自信,也找到了与世界妇女运动接轨的切入点。有了这种使命感和责任心,《农家女》明确了办刊的宗旨和精髓,并归纳成两句话:“农村妇女就像一座没有开采过的矿山,蕴藏着无限的潜能,我们的责任就是将这些深埋的人力资源的宝藏开采出来,让社会看到她们的价值和光彩”;“给你一颗果子,只能享用一次,给你一粒种子,可以受用一生”。2008年,《农家女》杂志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确定为农家书屋必备期刊。

       我每年有几个月时间在农村,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到农户的灶间炕头,跟农家姐妹促膝谈心。这些年来,农家女们也把我家当成“娘家”走动。有落难的农家女发来短信向我求助,我会急赶着给汇去“救命钱”,而当哪个农家女有了成绩,我又非常兴奋逢人便说。正因为有这样一份真情、一份热心和爱心,我无论走到哪里,农家姐妹都会将我团团围住,有说不完的掏心窝子的话。

        这10年来,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农家女》杂志仍然保持着每年10万册的发行量。我们一直不遗余力地宣传报道农村妇女中发家致富、自强不息的先进典型。在与农家女共同拼搏、共同承担、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我找到了快乐,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我从来都认为,中国人不缺善心,缺的是能把善心凝聚起来的良好机制,缺的是踏踏实实把公益事业做到实处的社会组织。

 

        2011年底退休后,我给自己制定了“424”计划:40%精力做农家女的事儿,20%时间在国内或国外旅游,剩下40%和家人在一起。从前别人叫我“谢50”,因为我爱买50块钱以下的东西,现在进步了,成为“谢80”了。我曾在自己博客上写过一句话:“如果说这一辈子还算做了一件事情的话,我觉得,应该说是我做了《农家女》的事情”。

        如果你认为你做的事目标是很远大的,而且很有意义,是和整个民族的目标连在一起的,你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随着国家对流动妇女逐渐关注,《农家女》将探索的目光扩展到了那些正准备走出农村和留守在农村的农家女们。1998年,我跑遍了北京郊区,在北京昌平区小汤山镇大东流村创办了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慈善  慈善词条  公益  公益词条  爱心  爱心词条  事情  事情词条  人士  人士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