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分报告]中国现今社会工作模式比较分析

 

【注:“中国现今社会工作模式比较分析”为《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12)》主题报告之一。本文为报告内容提要。】

 

在我国,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机构在数量、活动范围、功能效用和发展趋势都呈现全新的宏伟景象,因此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是奠定我国社会工作发展蓝图的关键时期。我国的社会工作的萌芽、产生到发展均由政府主导推动,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的发展过程。与此对应的是,社会力量随着市场化、全球化的深入正在不断发展壮大,但现实仍然非常弱小。

 

社会工作就是专业性、职业性的从社会属性角度出发维护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以期协助社会成员自助式地融入健康的社会系统,从而过上幸福生活。本文主张从社会属性、专业性和职业性来理解这种助人自助的服务活动。社会属性、专业性和职业性是社会工作的本质。其中社会属性是核心,主要表现在回应社会需求、运用社会方式、动员社会资源、推动社会自助等方面。

 

我国社会工作模式呈现出非常多元化的状态,现实中存在三种模式,即传统民政工作、专业社会工作和融合型社会工作。回溯来看,其实多元化状态的原型在于传统民政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两者在今天中国的特殊环境下多元共生、优势互补、互相借鉴,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社会工作在中国生存的土壤与西方相差甚远,这也使得社会工作的三个重要特性产生了异化。社会工作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空间和社会资源,否则无法萌生出真正的社会工作。换句话说,社会工作的发展投射出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变化,当国家力量为社会力量留足生存空间、发育社会力量和丰富社会资源时,社会工作可能得以快速发展。同时,社会工作的发展还受到其自身解决问题能力的影响。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现今  现今词条  模式  模式词条  比较  比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