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一位中国建筑师的环保公益路

2012年年初,《纽约时报》报道一名中国建筑师获得了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此奖一直被誉为建筑学界的“诺贝尔”。于是,王澍的名字走到了媒体的聚光灯前,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建筑师,被授予10万美元奖金和一枚铜质奖章。业界称他为“中国最具人文气质的建筑家”。

  而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的王澍却说,对49岁的他来说,这是个巨大的惊喜。

  归隐山林

  1990年,王澍完成了独立设计的第一个建筑项目——为杭州附近的小城海宁设计一个3600平方米的青少年中心。此后在接下来的将近10年里,他没有接任何建筑设计项目。

  那段时间的中国建筑业“大兴土木”,王澍和妻子“隐居”在杭州。他经常和工人们一起在民间做装修,做最基本的工作,调水泥、垒砖头。寻找灵感,还有画建不起来的房子,甚至是看看远山、晒晒太阳也能过一整天。钱只是偶尔打零工赚一笔,同是东南大学毕业的妻子卢文宇的工资养起了夫妻两人。

  王澍有他自己的坚持,他想做的是一个懂得思考的建筑师。这段空白的时间让他心性自然了、滋养了。他曾走进一个种茶的农民家里,发现墙就是普通的白墙,地面就是水泥,非常简陋,但是整个房子一尘不染,非常干净。

  后来,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宁波历史博物馆、杭州中山路南宋御街、上海世博会滕头馆……出自王澍之手的一个个建筑设计进入了公众的视野,简朴、深沉、隽永、内敛,仿佛踏着人的心律而建,独特而久远。白墙、青砖、小青瓦、茅草、竹子,这些传统建筑与景观元素在王澍作品中不止一次地出现。

  废弃之美

  “我一直记得5年前参加日本爱知世博会的那一幕。一开始非常吃惊,放眼看去那届世博会上没有什么千奇百怪的建筑,一切都仿佛相貌平平,运用的材料全是可回收再利用的,所有的建筑都以对生态最小破坏为承诺。这不是我们通常看到的建筑态度,但对我的影响很大。我忽然发现这才是建筑真谛。”王澍说。

  他开始反观自身,惊喜地发现,传统中国一直运用的是一种以土、木这类自然材料为主的建筑材料,这些材料完全可以被循环使用。中国建筑完全可以进入生态型阶段。

  在宁波等地的不少民宅中,王澍甚至还发现存有唐朝时期的砖块。这说明,砖瓦的循环利用在我们这个民族的建筑传统里也是一直存在的。原来老祖宗一直都是讲“生态”的,王澍恍然大悟。

  之后,王澍建筑总喜欢选择扎根于土地的材料,或者选择那些可再利用的旧材料,最大程度地做到生态和节俭。由于从旧建筑上拆来的旧瓦、砖、石,价格只有同类新材料的一半,王澍的每一个“生态”建筑的造价都能从成本上比同规模的新材料建筑省下一半钱来。

  世博绽放

  在2010年的世博会上,作为宁波滕头馆的设计师,王澍的作品被更多人所熟知。也许在此间停留过的人还记得,这是一栋由回收旧砖瓦做成的建筑

  为了表达他的生态理想,王澍用“瓦爿墙”来装饰滕头馆的三面墙体。“瓦爿墙”是用回收的50多万块旧砖瓦做的,这些旧砖瓦都是从宁波的象山、鄞州、奉化等地的大小村落收集来的,有元宝砖、龙骨砖、屋脊砖等,每块砖都超过100“岁”。整个建筑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淡定、悠远与绵长。

  做这种瓦爿墙的技术来自于明清时期的浙东,当时由于建筑材料匮乏,普通工匠就采用大户人家弃用的残砖碎瓦砌墙,由此形成了这一民间传统工艺。一位德国建筑师看后不住地夸赞“中国人太了不起了!”

  而滕头馆的北外墙则是用复生材料竹子做的“竹模板墙”,一支支竖条毛竹片全部贴在水泥墙上,乍一看去,就像是一片竹排,清新可人。

  “中国有那么深厚的文化,而现在到处在拆古老的建筑,当年那些有尊严的材料,如今像垃圾一样被丢弃,所以我要用智慧的方式让它们复活。”王澍想告诉人们的是,循环利用人们眼中的废旧材料也能造出“桃花源”。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一位中国建筑师的环保公益路  建筑师  建筑师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公益  公益词条  环保  环保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