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最难就业季 NGO揽才时

 

面临最难就业季,毕业生纷纷调低期望,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到二三线城市工作,这对于人才紧缺的NGO来说绝对是利好消息。

 

最近全国媒体都在聚焦一个词:最难就业季——699万大学毕业生,创历史新高;毕业生签约率不足四成,比去年同期低了近一成;有报道称,大学生期望月薪下降千元,到二三线城市工作的意愿上升。换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对NGO来讲,最难就业季也许正是一个揽才的好时机。

 

许多NGO,特别是草根组织,长期处于“人才贫血”的状态。最常见的两种症状是:招不来,留不住。最近看到一篇报道——《NGO人才现状:“丰满”理想VS“骨感”工资》,这个题目就能说明问题。即便大学生对NGO那“丰满”的理想心向往之,但是诸如“NGO工资低(甚至没薪水)”“NGO不解决户口”“做NGO社会地位不高”等等很实际的担忧最终成为他们投身公益的绊脚石。甚至,就连公益人自己,对于该拿多少工资,心里也没谱。例如,去年网络热议的“公益人士该不该喝星巴克”——“你们是做公益的,怎么可以喝咖啡呢?亏你还是专家吶。”正是这种偏见,使得求职者觉得NGO是个只讲奉献没有回报的“圣地”,使得公益人入职的时候不敢跟机构谈期望薪资,领工资的时候还带着一份愧疚感,最终身心俱疲只能辞职或跳槽了事。

 

不管是不是做NGO,想吸引人才,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支付合理的薪酬;想留住人才,就要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咱们先不谈竞争力,只谈合理薪酬。什么是合理?求职者期望薪酬≈机构可以支付的薪酬。过往几年,求职者期望远远高于NGO行业的平均水平,例如毕业生希望拿四五千,但是机构只能给一两千,这就差太多,难招到人。面临最难就业季,毕业生纷纷调低期望,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到二三线城市工作,这对于人才紧缺的NGO来说绝对是利好消息。现在的情况是,毕业生期望两三千,大多NGO可以满足,甚至不少机构还能给到三四千,再加上“丰满”的理想,何愁人才不来?

 

你可能有些悲观:即便招来人,最后也留不住。NGO往往靠公益理念、压力较小及友善的工作环境、较多带薪假期等福利挽留人才,但人才流动较大、招聘成本较高,却也是事实。NGO需要认识到:人才流动在任何领域都是常事。例如IT、传媒也是人才流动率较高的行业。再者,人才流动率高,不管是在圈内流动还是圈内外流动,对于整个公益行业来说,都不见得是坏事。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认识到这个现象,就要想着如何把“营盘”打得更稳固,即做好机构的制度建设。凡事有章可循,谁来做都能顶得上。在人才招聘方面,不要只在机构网站和公益网站上发招聘启事,走出这个圈子,在主流招聘网站、分类信息网站上,特别是大学生关注的网站发发帖子。还不快点抢人才?别的NGO已经行动起来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最难就业季 NGO揽才时  就业  就业词条  NGO  NGO词条  
公益

 “神农丹姜”何以能“特供”国人

“神农丹姜”固然生长于“人人相害”的伦理土壤中,但是,其成为国人的“特供”食品,更离不开国内食品安全监管的宽松和懈怠。  近日,央视焦点访谈报道,潍坊峡山区农民...(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