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冯永锋:资助方“缺乏主动服务能力”的10条硬指标

 

 

    这两个月一直蓄谋要写篇稿件,叫《无信任,不NGO》,想讲的是NGO圈场,给俺们这个伟大社会要做出的最重要贡献,就是促进社会信任。然而不知何故,没人打压也没接到上峰的暗示,更不用担心有人代笔,有吃有喝有觉睡有地方旅游,也有闲也得空,但文章就是一个字儿也没写成。

 

 

  没写成就没写成吧,倒好事儿地到微博上去许了一个“2012年愿望”,说的是“刚刚对一颗马上要被吃掉的土豆许下了2012年的愿望:以主动服务能力作为基本考评指标,对所有想要资助我们的基金会进行打分。任何动不动就让我去其办公室而从来不到我办公室来的基金会,都会被打为零分,认为严重缺乏服务能力,从而拒绝与其合作。”

 

 

  于是有更好事儿的朋友来信来电,问我,在中国,对资助方(是的,此人认为“资助方”比“基金会”外延更庞大,所以可能更合适。但我私下认为,主要的柱础,还是各种名目的基金会)的主动服务能力有什么拿来就能用的现成的标准的国际通行的又有中国特色的简便的又经得起历史考验和众人评说的考核指标?我说,当然没有,不过我可以马上起草一个。

 

 

  于是,就起草了。大家愿意,就拿去随便使用,或者自由添汤加米、添油加醋、添因加果吧。

 

 

  1、到资助对象“工作场所”的时间,严重少于呆在资助方办公室时间的。

 

 

  2、呆在办公室和会议室时间,严重少于呆在资助领域的各种现场时间的;迷恋项目书文牍,对项目书的“调整修改”时间多于与资助对象面对面谈心时间的。

 

 

  3、把“伙伴”关系当成“购买”或者“投资”关系,而同时,负责资助的工作人员又缺乏基本决断力,举手投足、挤眉弄眼都要向领导层层汇报后才能做出反馈和回应,让资助对象陷入长时间而无可措手足的“等待陷阱”的。

 

 

  4、遇上任何可能的资助伙伴,第一反应和第一表态是“此人、此事不在我资助范畴内”的。

 

 

  5、资助一个项目的“流程时间”超过3个月的。

 

 

  6、见到捐款人就春风满面、西装革履、卑躬屈膝,见到资助对象就爱理不理、视而不见、“率性忘我”的。

 

 

  7、不好学习却爱表达,喜欢给资助对象出主意,认为自己见多识广,永远比资助对象聪明、强大、智慧、渊博、勇敢、善良、纯洁、正派的。

 

 

  8、项目书开始执行后,率性、随机地给出假装成“建议”的指令,要求受资助方有条件或者无条件执行的。

 

 

  9、对资助对象充满疑心,老想查其账目、侦测其项目进程的。

 

 

  10、老觉得资助对象能力不足,总想着培训其能力、提升其水平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硬指标  硬指标词条  资助  资助词条  缺乏  缺乏词条  主动  主动词条  能力  能力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