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NGO员工激励:没有物质,我们仍有很多选择

       临近年底,在繁忙的总结与考核中,约了几位公益组织的小伙伴聊天,结果无一例外都在感慨一年的忙碌与无奈,甚至有不乏萌生去意者,究其原因不过就是“心中委屈”。

      比如说谈到总结,员工要向资助方负责,花了多少钱,做了多少事,做到了什么地步;员工要对受益人负责,服务了多少人群,获得了哪些发展,产生了什么变化;员工要向机构负责,执行了多少项目,协助了多少工作,产生了多少效能。却唯独没有人问问员工,你今年感觉如何?身体是否康健?家庭是否拮据,个人是否发展?似乎我们永远在倾尽所有向外供养,却忘了向内展示应有的人文关怀。

      再比如考核,其目的应该是通过多劳多得、奖优罚劣,使员工看到彼此间的差距,找出自身不足,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和自身综合素质。但这时管理者却往往“抹不开情面”,以大家都在从事公益,不好谈及利益为由,实施“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平均主义。这实际上是混淆了平均和公平的概念,会大大挫伤有理想、有能力的员工积极性,进而影响组织的良性发展。

      所以,NGO不是留不住人,而是留不住人才而已。毕竟在行业准入并不严苛的当下,NGO中也不乏混日子者,其因无法在其他行业生存,转投“宽容”的NGO,日常工作中本就不甚积极,又怎么会因为平均主义的“人情关照”而离开?

      当然,或许也有管理者认为就算是“混日子者”,混的亦是一份清苦的日子,所以不忍心有所谓“罚劣”,也曾跃跃欲试想要“奖优”,奈何那微薄的“管理费”无法将这种设想变为现实。

      然而,对于管理者而言,管理与激励就真的只能通过物质来实现吗?一个以调动资源,帮助他人获得社会公平与长远发展的组织,就真的协调不到一些非物质类的资源,让自己的员工也获得肯定与发展吗?

      没有物质,我们是否可以奖励员工“带薪休假”的机会?

      没有物质,我们是否可以提供员工“量身定做”的发展计划?

      没有物质,我们是否可以提供员工“心灵会客室”的小憩机会?

      没有物质,其实我们仍然有很多选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员工激励  员工激励词条  物质  物质词条  很多  很多词条  选择  选择词条  没有  没有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