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观点】用国际化传播赋能中国社会企业行业发展

Diinsider联合创始人Gladys于菲律宾拍摄渔夫的故事

(图源:Diinsider)

 

在过去几年的实践中,作为一家社会企业,我们团队开展了大量国际化传播的工作,也与很多中国社会企业交流。事实上,大多社会企业扎根于中国本土,那么与国际化传播“何干”?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有趣”的事情。

 

中国社会企业为何需要国际化传播?

 

 

01:

讲好品牌故事

可以借鉴国际化传播的理念

 

 

目前中国社会企业行业发展处于上升期,然而大部分社会企业的规模依然较小,处于生存期且尚无国际业务。不过,国际化传播的理念却可以被借鉴于本土社会企业的日常品牌传播中。

 

事实上,并非“国际的”就是最好的,“国际化传播”与“本土化传播”各有千秋。国际化传播与本土化传播虽没有明确的界限,但一般来说,传统的本土化传播更注重宏观愿景,国际化传播更关注个体叙事;本土化传播更注重“由面入点”,国际化传播更常见“由点及面”。

 

有研究表明,能否激发受众情感是影响品牌故事传播效果的因素之一。[1]在一些情况下,国际化传播的方法有助于吸引注意力,激发受众“共情”能力。由于社会企业的受众除了购买其产品或服务的客户,还包括创造或接受社会价值的相关方,在很多时候国际化传播的方法更能凸显社会企业的使命、价值观,并打动尽可能多的相关方。

 

图源:Diinsider

 

 

02:

吸引海外合作伙伴

国际市场大有潜力

 

 

近年来,中国与全球其他国家关于社会议题的交流合作与日俱增。部分中国社会企业也随着“走出去”的浪潮将业务区域从国内拓展到国外,而有更多的社会企业希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如果说“走出去”是一扇连通新机遇的大门,那么国际化传播则是打开这扇机遇之门的“钥匙”。国际化传播的缺失很可能意味着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被忽视,进而错失话语权和市场机遇。为把握国际合作这一“入场券”,拓展国际市场,获得国际人脉资源,国际化传播至关重要。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深圳市诚信诺科技有限公司(Power-Solution)的国际传播工作。Power-Solution注重通过国际化传播讲述其赋能BoP群体的故事:该公司为埃塞俄比亚女孩提供太阳能灯与充电设备;这些女孩通过手机充电可以获得照明,从而有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更有可能选择在合适的年龄结婚,并获得长期的经济回报。[2]借助品牌视频和外媒报道,更多非洲NGO和合作伙伴开始关注Power-Solution的产品,公司的市场也由此打开。此外,Power-Solution还借助国际化传播手段提升其产品可及性,制作视频介绍太阳能灯的使用方法,便于全球无电地区极端贫困人口在没有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也能快速掌握使用方法。

 

太阳能手提灯赋予女性更多自由和权利(图源:BBC)

 

 

03:

助力其他国家社会发展

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近年来,中国已经慢慢涌现出一批社会企业,他们以帮助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社会发展为使命,也将中国社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和故事传递给世界。

 

游猪生态(后文简称游猪)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作为一家关注非洲的社会创新机构,游猪在创业初期推出“非洲真实故事”项目,支持来自新兴国家的青年数字内容创作者掌握写作、视频拍摄技能,作品经过重新编辑和分发后,为创作者在中文互联网上带来收入和机遇。[3]项目参与者肯尼亚女孩卡罗琳,通过写文章讲述了自己对割礼习俗的看法,获得超100万的阅读量以及100美金稿酬。[4]

 

事实上,游猪发起的“非洲真实故事”项目是“影响力写作(impact journalism)”的代表之一。影响力写作主要指为推动边缘群体生计改善、倡导重要可持续发展议题等而开展的创作,目前在国际社会慢慢受到重视,包括联合国系统、One Young World、以及来自菲律宾、韩国、阿拉伯国家、英国等地的主流媒体都在开展相关领域的工作。事实上,这也是一种国际化传播,其对推动全球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可小觑。

 

游猪生态团队与非洲创作者交流会(图源:游猪生态)

 

中国社会企业如何开展国际化传播?

 

我们分别通过社会企业个体和社会企业群体来回答这个问题。

 

01:

社会企业个体

 

对于社会企业个体来说,开展国际化传播的最主要诉求在于强化品牌形象,拓展资金来源,开发业务渠道等。对于强化品牌形象来说,“自下而上”的方式应该是值得关注并去实践的。我们常说在开展可持续发展工作的时候,要注意结合“自上而下”的资源和“自下而上”的创意,所谓“自下而上”其实也接近于“人物叙事”,即通过大量基层人物和田野视角展现社会议题的重要性,通过强烈的问题意识引导目标受众关注。这样的叙事方式尤其有助于向目标受众阐释一个宏大的话题,让社会使命不再“远在天边”,而是具体可感,触手可及。

 

当然,“自下而上”的视角和问题意识不是万能的,在传播过程中也要思考“什么样的形式适合承载什么样的内容”。我们时常听到有关“内容矩阵”的说法,在国际化传播过程中“内容矩阵”的作用更加明显。

 

就一些主流国际社交媒体而言,短视频是备受青睐的传播形式,更有潜力激发流量;播客作为流媒体,能够以伴随式、轻松的方式传递信息,便于呈现专业知识或机构讯息;网站的功能“兼容并包”,能够全面地呈现各类信息;插画也是一种较为创新的方式,能够以活泼、生动的方式讲述原本宏大、专业的话题。以视频、播客、网站、插画等多媒体形式创新内容策划,用不同的形式承载有差异的内容,是做好国际化传播的另一途径。此外,在不同国家开展传播工作需要注意尽量用当地语言运营国际媒体平台,通过国际/当地运营团队开展传播,提升品牌的国际化和(所在国)本地化认知。

 

开展国际化传播,也应关注“中国话语”和“国际话语”的衔接。“南南合作”、“可持续发展目标”、“气候变化”、“碳中和”,这些都是典型的国际话语,也与中国本土的社会创新密切相关。对于一家从事“乡村振兴”的社会企业,在开展国际化传播中可以关注可持续发展目标中与减贫相关的子目标;而对于一家从事环保技术或清洁能源的社会企业,可以结合“气候变化”或“碳中和”中的表述,这样可能增加国际机构对其产品或服务的采购。

 

 

除了融入国际话语,对接国际标准也是间接开展国际化传播的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社会企业对国际认证产生了兴趣,B Corps共益企业是备受关注的资质之一。2006年成立的非营利性机构B-Lab通过建立B Corps认证体系,重新定义商业领域的成功。全球已有60多个国家的150多个行业的3000多家公司获得认证,目前中国大陆已有23家企业获得认证。[5]

 

而在中国本土,以深圳市社创星社会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为代表的机构也在开展“中国好社企”、“金牌社企”等相关认证工作,鼓励更多社会企业关注包括传播在内的多个运营维度,讲好品牌故事。

 

02:

社会企业群体

 

近年来包括政府部门、学术机构等在内的中国社会企业生态和平台搭建方越来越重视国际化传播,尤其是把中国社会企业作为一个群体,向国际同行推介,开展经验分享工作,并进一步赋能中国社会企业行业发展。

 

当前,中国社会企业生态体系的构建正在逐渐发展。政府在社会企业生态系统的建设中发挥奠基角色,北京、成都、深圳等地出台的社会企业和社会投资政策具有里程碑意义。比如从2018年推进社会企业发展工作以来,成都成为第一个将“社会企业” 写入营业执照的城市。广东省政府举办“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中国慈展会)”,为中国社会企业开放共享和资源对接搭建了平台。

 

此外,中国高校也开始建立与社会企业相关的研究中心,致力于赋能中国社会企业行业建设。人大商学院、人大尤努斯中心开展平台搭建工作,联合15家社会企业推动机构发布《中国社会企业发展北京倡议》[6],并举办了诸多国内外交流活动,包括于9月20日联合社会企业服务平台(CSESC)举行的“聚浪”社会企业家精神论坛。

 

根据笔者团队与社会企业各平台搭建方的长期交流与合作,国际化传播也是平台搭建的重要一环,并适用于多个具体场景,例如向国际社会创新行业相关方展现中国社会企业发展全景、开展具体活动或项目交流等。以此为目标的国际化传播则应注重展现中国社会企业行业的发展阶段、独有特点、典型案例和旗舰性事件等。我们也发现,中国社会企业群体在对外开展交流的时候,也更多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企业赋能。

 

未来,中国社会企业也一定会更多地融入全球生态,从生态“受益者”转向“共创者”,助力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社会企业发展,进而反哺中国本土社会企业的发展。成为中国和全球社会企业生态系统的“共创者”,也是Diinsider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工作。我们相信这其中的每一项工作都能带来改变。

 

 

参考资料:

[1]Roundy, P. T. (2014). Doing Good by Telling Stories: Emotion in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Strategy, 24(2), 41-68. Retrieved from https://libjournals.mtsu.edu/index.php/jsbs/article/view/193

[2]https://www.power-solution.net.cn/cn/power-solution纪录片荣获由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颁发/

[3]https://mp.weixin.qq.com/s/XmuqC9Txvr7v0VZofv_NOg

[4]https://mp.weixin.qq.com/s/U2hvfjfY1qWzBbW58vJbPg

[5]https://mp.weixin.qq.com/s/PqETxaxmgOfTSa7uYJDgLA

[6]https://mp.weixin.qq.com/s/F5URFo2U9jQaBmsgAuKqaQ

 

作者简介

周静怡

Diinsider传播经理

关注社会性别、乡村振兴、东亚政治、社会创新等议题。热爱摄影和纪录片创作。

 

特别感谢:李博伦对此文亦有贡献

李博伦

Diinsider联合创始人

长期从事全球可持续发展工作,所创办机构致力于推动发展中国家“自下而上”的变革性创新,并推动国际发展合作的本土化和社区化。李博伦先生曾在缅甸、柬埔寨、菲律宾、肯尼亚、孟加拉国等多国从事田野实践,涉及公共卫生、可持续生计、社会创新等议题,并与众多草根创新组织和国际政策机构开展合作。Diinsider目前在中国、菲律宾、缅甸有办事处,并在亚非约30个国家开展项目。在中国,合作过的机构包括各部委、地方政府、智库、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处等。

 

 

邀您参与

社会企业发展论坛(成都)

2020年10月31日

再议“社会企业家精神”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国际化  国际化词条  观点  观点词条  传播  传播词条  
公益

 【益微现场】现场采访参与者

『分会场:体育运动——支教不可或缺的强大工具』 问:请问你听完这场关于体育教育的讲座有什么直观的想法吗?答:我认为他这种体育教育是很具有实用性,也具有...(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