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群体免疫”?

吕乃基

疫情开始至今已近三个多月,中国采取果断措施到现在也已有两个月了。本想写点什么,一时又不知从何落笔。心情五味杂陈。

眼下,疫情进入“下半场”,由此提供了一个全球的视野。走向世界的疫情如同一面镜子,照出林林总总之人性,照出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于是又燃起动笔的念头。总题目为“疫情杂议”,副标题暂为“疫情中的人性与文化差异”。

先说说这两天成为舆情中心的“群体免疫”,此处不论或不直接涉及“群体免疫”中的科学争论。

1.

英国等国的做法,可以说与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的“自由放任主义”,让市场左右一切,一脉相承。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两只手的关系已经在理论上明晰,只是实践上程度不同。对市场经济来说,放任与否,仅涉及经济发展;然而面对疫情之放任,生死攸关,更需要看得见的手有所作为。

还可以想起社会达尔文主义,也就是让社会根据“自然的定律”自行矫正。优胜劣汰,理所当然。然而,社会中不存在绝对平等的竞争,或者说,竞争者并不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譬如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者,还有各类弱势群体。难道把这些人都“淘汰”掉?平等观和同情心是人类社会与动物世界的根本区别。再说,进化(不少人认为应译为“演化”),除了竞争还有合作。

问题是,“群体免疫”中之“群体”有没有边界。在全球化时代,“严控”国与“放任”国同处于一个星球。后者之放任,可能让前者付出沉重代价所取得之成果归零。

2.

想起“民族熔炉”。几个世纪来,自由女神高举火炬,欢迎来自世界各国之移民,最终使之融为一体。然而美国人越来越发现,无论是新来乍到的外来移民还是内部已经年累月的少数族裔,从血缘到价值观越来越难“熔”,乃至反其道而行之。白人选民忍无可忍之势,将特朗普推上总统之宝座而得以发泄。

这就提示,在给定的时间空间中,“熔炉”能“熔”其他民族的质与量有限。这里可以设想“熔”的若干指标。一侧是熔炉的大小和温度,即其中原有人群的质与量,“质”,指这些人群持契约价值观的深度,是否足够强大,“量”,即人数;另一侧是被“熔”的人群,人数,及其持有的传统价值观的深度。

在特朗普当选之前,美国的情况是,不顾熔炉是否足够大,炉温是否足够高,燃料是否足够多;不顾所熔的对象是否经过预热,是否“可熔”。在某种意义上,所有移民“逆差”的国家,特别是西方世界,都是或大或小的熔炉英国在2004年以来,接收了大约220万东欧人口。德国,仅2015年的几个月内就接受了100多万难民,引发严重后果。特朗普“高筑墙”,即在于挡住非法移民,英国脱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如此。中国在接受移民方面有必要汲取相应的教训。

当然,“群体免疫”与“民族熔炉”二者之间只是比喻,并没有逻辑关系,但不妨问一下:当群体免疫推向世界,谁是熔炉,谁是待熔之物?

3.

有文认为,英国此举虽然冷酷,然而科学和理性。上文已经涉及“群体免疫”中的科学和理性。退一步说,还有必要分析理性的语境。“群体免疫”,或许对嵌入于2020年3月某日的英国而言,是科学和理性的决策,然而放在另一个语境,在更大的时空背景下,则未必。科学与理性,未必在任何场合都是终极的辩护词。

令人欣慰的是,英国的战略正从“群体免疫”转向压制病毒,以确保病毒仅在一小部分人中间感染。http://www.caixin.com/2020-03-17/101529897.html

看得见的手在行动。熔炉有其边界。理性有其语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群体免疫”  免疫  免疫词条  群体  群体词条  “群体免疫”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