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看见》读书笔记

这本书出版了有些年头了,一直都很想抽时间看看,考完研得了空才捡起来读了一小半的这本书。

书里记载了她这些年做新闻调查的背后的故事及思考,这本书像是她的工作记录或是日记,在采访和与身边的同事的交往过程中,她逐渐对自己的工作和职业,对自身的性格特点,对整个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最初她因进入非典病房报道而出名,后来又陆陆续续做了很多关于留守儿童、征地、家暴、同性恋诸如此类的社会报道。她不是简单的跟风报道热点,博求公众的关注,挑拨大众的情绪。挖掘事实和真相是她对于记者这份职业的理解。

然而因为时间的一维性和认识的复杂性,发现事实的过程却无比艰难。采访的过程一要和采访对象对峙,层层盘问揭开隐藏和伪装,互摸虚实,互探真假。

二要接触真实的当事人,从第一人称的视角了解事情的本末,因为知道和感觉到是两回事。

三要独立思考,这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任何结论都有适用的前提条件,试图找到一个完美答案不是无知就是智力上的懒惰。

四要客观,记者提供的是事实,而非情绪,过于投入和热爱,认识就会有失客观、异化变形,保持稳定克制,是一个新闻人应有的操守,记者的责任是揭示事情的原貌,而非做一个意见领袖,代替读者观众思考。

五是尽量做到了解与认识,这是斯宾诺莎认为观察的实质是不赞美,不责难,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认识而已。采访不用来评判,只用来了解,不用来改造世界,只用来认识世界。唯有深刻的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能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六是真实的面对历史,对历史说真话就是对现实说真话,反之亦然,新闻报道将成为日后研究某一事件的重要资料,即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虚假报道对于当时当地的人是不难辨明的,但是若干年后,或对与其他地域的人而言,真实性如何就难以考证了。故曰:新旧之间没有怨讼,唯有真与伪是大敌。

七是正确的心理定位,采访中不能带着先入为主的偏见,而应当是开放的与对方讨论的心态,这样才能呈现出判断事物应有的思维方法。

八是追求真相,我喜欢她报道汶川地震的方式,大地震过后带给人们的创伤巨大,撒狗血一般的渲染苦难浮夸而没有感染力,只会令人不适。从灾后的生活琐事切入,平淡而近自然,事实自有万钧之力,点滴间流露出受灾人民的真情实感。

九是逻辑性,每个人每件事的背后都有复杂的因果关系,用道德的眼光看待任何问题都是行不通的,采访节目就是要透过现象看见本质。

十不宜过于急切寻求一个结果,卢安克的故事起初我是不懂的,觉得他有些过于放任自流,但看到后面我发现他的想法和庄子所表达的无所待的境界有些许共同之处,人类大部分的苦都是因为期待的存在,不把希望放在他人身上自然烦恼少了许多。采访时亦是如此,过于急切地希望得到一个结果,被采访者也是会察觉而抵触的。少一点对“要达到什么”的动机,只是“诚实和持续不断地对事物平静观察”。

十一相信人性,药家鑫案在国内几乎无人不知,但是药家鑫本人究竟如何,他生长于何种环境,他的死对其家人有什么影响,这些我们似乎从未考虑过。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只有做了好事和坏事的人,少有人知道犯下了如此严重的罪行的药家鑫曾是一个热爱音乐,怜惜小动物的少年。

十二宽容理解,陈虻说宽容的基础是理解,理解的基础是感受。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柴曾是偏激的,这在旁人看来就会显得傲慢、无礼,但生活本身矛盾密布,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他的动因。柴是幸运的,她的好友同事的陪伴和关爱让她变得柔软。

十三执着,温总理给她的答复很有智慧,显现了领导人的卓越视野,中国大地上的事情是无穷无尽的,不要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要执着。挫折常有,幸福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不断取得进步,从蒙昧无知逐渐开化,可能会看到更多黑暗与不堪,但对于终极目标的追求必定需要经历这么一个过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看见》读书笔记  看见  看见词条  笔记  笔记词条  读书  读书词条  《看见》读书笔记词条  
笔记

 《张居正》读书笔记

张居正改革是明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丈量土地、兴修水利、任用戚继光谭伦等名将驱除倭寇,保卫明长城,肃清吏治,裁汰冗员。他是明朝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万历中兴也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