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何时提出管辖权异议,需要怎样处理

热门推荐: 诉讼时效 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 财产保全 证据 行政诉讼法 行政强制法 刑事案件审理期限

法院在对当事人的案件受理的过程中,如果当事人对受理的法院的管辖权异议的,可以在法定的时间内向有关部门提出书面异议申请,那么,当事人对法院管辖权异议时,何时提出管辖权异议呢?今天小编就来简单介绍以下管辖权异议相关问题。

一、管辖权异议基本概念

管辖权异议,学术界主要有三种定义:

1、是指在民事诉讼中,本诉被告对受诉法院对本案的管辖权提出的质疑;

2、是指当事人认为受诉法院或受诉法院移送后的法院对案件无管辖权时,向受诉法院提出的不服管辖的意见和主张;

3、是指当事人提出的,认为受理案件的第一审法院对该案没有管辖权的意见或主张。

这些定义争议的焦点在于对其主体、客体范围的界定上。笔者认为对管辖权异议的主体应采广义的概念,因为管辖权异议制度的设置,在于监督法院行使管辖权的职权行为,以保证作为诉讼开端的管辖制度正常运作,使程序正义在诉讼中的各个环节得到实现,而非单为某一方当事人创设某项权利;而对管辖权异议的客体,则要从诉讼经济的角度考虑作出相应的限制,排除当事人对指定管辖和法院依职权移送管辖的异议,即管辖权异议的客体包括地域管辖、级别管辖、依当事人申请的移送管辖和管辖权转移,而这些管辖规则都发生在第一审程序中。因此,本文采取第三种定义,即管辖权异议是指当事人提出的,认为受理案件的第一审法院对该案没有管辖权的意见或主张。

二、管辖权异议相关处理

受诉法院收到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后,应当认真进行书面审查,必要时需召集双方当事人听证。对当事人所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区别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

1、当事人就地域管辖权提出异议

经审查,异议成立的,受诉法院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处理;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5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当事人未提出上诉或者上诉被驳回的,受诉法院应通知双方当事人参加诉讼。当事人对管辖权问题申诉的,不影响受诉法院对该案件的审理。

2、当事人就级别管辖权提出异议

级别管辖是上下级法院之间就一审案件审理方面的分工。受诉法院审查后认为确无管辖权的,应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告知双方当事人,但不作裁定。受诉法院拒不移送,当事人向上级法院反映并就此提出异议的,如情况属实确有必要移送的,上级法院应当通知受诉法院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对受诉法院拒不移送且作出实体判决的,上级法院应当以程序违法为由撤销受诉法院的判决,并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审理。

三、管辖权异议应在什么时间提出

管辖权异议是指当事人认为受诉法院对该案无管辖权,并向受诉人民法院提出的不服该法院管辖的主张或者意见。

《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根据上述规定,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是本案的被告;

(2)必须在法定的答辩期间内(被告自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5日内)提出。逾期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审议。

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符合上述两个条件的,法院应当进行审查。对当事人的异议未经审查,或者审查后尚未作出决定的,不得进入对该案的实体审理。经过审查,当事人对管辖权异议成立的,受诉法院应当作出书面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予以驳回。裁定书应当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对受诉法院的裁定不服的,在十日内有权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在二审法院确定该案的管辖权以后,就应当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参加诉讼。

当事人何时提出管辖权异议呢?根据相关法律,当事人对受理案件的法院管辖权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人民法院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应将案件移送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进行受理;不成立的,则裁定驳回其异议申请,更多相关问题您可以咨询律图江门律师。

延伸阅读:

管辖权异议上诉驳回后要重新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

管辖权异议裁定书范本怎么写

原告:法定代理人委托诉讼代理人:被告:法...

提出刑事案件管辖权异议的主体是...

民事诉讼可以提起管辖异议的主体为各方诉讼...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管辖权  管辖权词条  异议  异议词条  何时  何时词条  提出  提出词条  需要  需要词条  
诉讼管辖

 工伤赔偿申诉书应该怎么写

一、工伤赔偿申诉书应该怎么写?1、首部写明标题、申诉人基本情况、案由。(1)标题。写明“行政申诉书”。有的写为“行政申诉状”,也可以。(2)申诉人的基本情况。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