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最神秘的香港村落锁罗盆,村民一夜消失?曾流传着恐怖的灵异故事

锁罗盆有“香港最神秘村落”之称,路途遥远且“很不就脚”,所以尽管风景优美,到过的人不算多。这个圣诞假期,笔者与一众好友乘搭锁罗盆村长黄庆祥的“锁罗盆村私家飞艇”,潇洒走一回。

登陆上世纪60年代政府兴建的简陋码头,村长给我们导赏他童年印象中的世外桃源。在海岸堤坝后面有大片红树林,“以前这里是可以种植农作物的咸田,因为田野弃耕,才变成茂盛的红树湾”。

堤坝通常用以储山塘水,但在锁罗盆却是为了阻挡涨潮的海水冲入农田,变成围海造田。登岸之后有一条细窄的英泥路通往村口,在这荒山野岭泥路蜿蜒中显得有点“先进”。这条路是1958年嘉道理农业互助会捐建的,以便推木轱辘车的村民把农产品运往沙头角墟市。

问为什么不把村庄建在海边,每家每户都可享受香港人最喜欢的“无敌海景”。村长说,正所谓山高皇帝远。客家人四海为家很重要的原因是避世,尤其在兵荒马乱的岁月。旧时候物质贫乏,没有吃的就出来抢,所以香港水域海盗猖獗。村民把屋舍建在离海边二十分钟路程的森林中,正是为了避开四处航行的海盗。

锁罗盆是“三无村”,村长介绍说,“无水、无电、无公路”,长期以来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最繁盛时期该村六、七十户,逾三百村民。“客家妇女真的顶半边天,平时除了包办家务,养育子女,还要驭牛犁田,春耕秋收,上山砍柴割草。男人出海捕鱼或出外谋生居多”。

锁罗盆与新界其他村庄一样,大致上经历三次出国谋生潮。村长的曾祖父远赴巴拿马,“挣的是美金,所谓的金山伯,当年寄回乡就很好用了”,第二波是赴婆罗州,也就是客家人常说的下南洋,“但不是很成功,仅仅是揾餐食”。第三波的高峰是在上世纪的60年代。当时欧洲劳工短缺,大批新界客家人赴英国或辗转荷兰、比利时、法国等。“当时一英镑兑十六港元。虽然挣得也是辛苦钱。但每月汇款十英镑回香港,老婆子女的日子就好过很多”。

崇文重教是客家人的传统。在这么偏僻的山村,还有一个掩映在凤凰树下的学校,名字叫启明学校。“只有一个班房,混合教一至三年级,一个老师一脚踢,什么都教,但最高只能上到三年级”。如果要“继续深造”,唯有翻山越岭到荔枝窝,甚至到沙头角寄宿上学。

六十多岁的黄村长述说,父辈以前都是客家话上课,但在他印象中,老师讲的是上海话。 笔者听罢颇为惊讶。但1949年前后,大批受过良好教育的江浙沪人士南下,散落在香港谋生,也不奇怪。

锁罗盆村都有留下族谱,记录世代香火延续的谱册,是客家文化最珍贵的传统之一。但笔者走访过的许多香港客家村,确实有些都没能留下族谱,究其原因 ,一是走避乱世而遗失;二是宗族开枝散叶之后,有些支系没能及时记载;三是有些世代栖居深山老林的隐世客家部落,识字不多,写族谱也就无以为继了。黄村长表示,现在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把宗族的“树”按辈份搭建起来。但这并不容易,尤其是许多已在海外落地生根的村民,“自己都说不清楚”但都会尽力而为地去做的。

村长说,锁罗盆村有大约三百多年历史。开基祖是黄维兴,明末官拜都督,领兵万馀人、驻守永安县,于清朝灭明朝后,遣散官兵,携眷避走他乡,于红石门上岸,辗转于珠门田落脚,同梅子林,即荔枝窝村祖先合作于荔枝窝开村,直至第四代开始,因人口增多,遂向右边的锁罗盆发展,只留下一房人继续在荔枝窝生活,所以祠堂也座落于荔枝窝,其前三代的祖先也安葬于荔枝窝一带,好似一世祖维兴公便安葬于吊灯笼山径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落锁  落锁词条  香港  香港词条  灵异故事  灵异故事词条  村民  村民词条  流传  流传词条  
资讯

 两岸书画展,同抒抗战情

近日,为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由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作品展组委会、湖北首义书画家协会、台湾大高雄青溪新文艺学会、河南聚坤实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在湖北省民主党派大楼...(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