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道德经》讲义(第六讲)

教学内容:解读《道德经》第14至16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的和要求:对字、词、句进行注释;对章节进行语译、领诵、朗读;引导学员进行学习、研究。原文解读把握义理、情理和条理,注重字词训诂、义理阐发。

教学重点:道体的描述,道的性质,运用“道”的规律;对得道之士的描写;正确认识人生、认识客观世界。

 

第十四章

【原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①。此三者不可致诘②,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③,其下不昧④,绳绳⑤不可名,复归於无物⑥。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⑦。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⑧。能知古始⑨,是谓道纪⑩。

【注释】

①“夷”、“希”、“微”:这三个名词都是用来形容感官所不能把握的“道”。  ②三者:指夷、希、微。致诘:推究的意思。夷、希、微三者不可计量或推究。  ③皦:洁白,明亮。  ④昧:阴暗。  ⑤绳绳:形容纷芸不绝。  ⑥复归于无物:复归即还原。无物:不是一无所有,它是指不具任何形象的实存体。⑦惚恍:若有若无,闪烁不定。  ⑧有:指具体的事物。  ⑨古始:宇宙的原始或“道”的端始。  ⑩道纪:“道”的纲纪,即“道”的规律。

【译文】

视之不见(看不到图象),

名曰夷(称着夷);

听之不闻(听不到声音 ),

名曰希(称着希);

抟之不得(触不到形体),

名曰微(称着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此无色、无声、无形之物无法用语言描述),

故混而为一(只能称它为阴阳未判之混元一气)。

其上不皦(它的上面不见光明),

其下不昧(它的下面不见黑暗),

绳绳不可名(实在是无法给它下定义),

复归于无物(还是把它复归于无物吧)。

是谓无状之状(这应该是无状态之状态),

无物之象(无物象之物象),

是谓恍惚(这就是似无似有的恍惚),

迎之不见其首(往前追溯不知何时开始),

随之不见其后(往后跟随不知何时结束)。

执古之道(掌握上古的自然之道),

以御今之有(以驾御今天的生命之有),

以知古始(以感知上古的来龙去脉),

是谓道纪(这就是自然之道的纲纪)。

看不见的东西,叫夷;听不到的东西,叫希;摸不着的东西,叫微。这三种东西不能再进一步追究,把它们合起来称作“一”。“一”这种东西,它上面分不清楚,它的下面都很清楚。按照原有法则无法给“道”命名,因为又回到了“不是被生出来的物”这种特殊的物,所说的是原始形状这样一种特殊的形状,原始物质这样一种特殊的形象,这就叫惚恍。从前面看不见它的头,从后面看不见它的尾。用自古就有的“道”来把握如今所生的事物,就能知道天地万物有一个开端,这就是“道”的原则。

【评析】

老子在这一章直接描写大道的本体,说明大道似有似无完全不同于物的特性,并提出了体验大道的方法。阐明道的形象和规律,从中可认识和理解道纪,宜顺道而行。道博大精深,宇宙之内无处不在,人物体内无处不在,在冥冥中主宰包括宇宙在内的任何事、物以及所有生命的命运。

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道又是非常广阔巨大的,既看不到它的开始,也看不到它的结束。它浩浩荡荡终不可见。想要掌握它却不知它的关键;想要跟随它它却不可名状。所有这些行为都是徒劳的。此气浑浑沦沦,浩浩荡荡,虽无可象可形,而天下之有象有形者,皆从此无形无象中出,的确是大道纪纲。在这个宇宙中的一切有形的、无形的、精神的、物质的都要服从“道”的规则,因为它们的都由“道”生由“道”养,是有道性的。然而如果能够把握住这恒古之道,就可以驾驭现在的一切,就能了解到宇宙的原始或"道"的端始。这种宇宙观的社会学说不应该是哲学,也不会是宗教,它既不属哲学的理论范畴,又不属宗教的神学;而它又真实的存在,左右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发展,应该有一个新名字。老子给它起名叫"道纪"。

【学习札记】

大道具有超然性,难用语言来咨询。无相无声又无形,恍惚缥缈无迹寻。

返本复初归虚明,亦真亦幻捉不定。维系大道守纲常, 顺道而为事遂心。

 

第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士者①,微妙玄通②,深③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④为之容。豫⑤兮若冬涉川;犹⑥兮若畏四邻;俨⑦兮其若容;涣⑧兮若冰之将释;敦⑨兮其若朴;旷⑩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⑾;澹兮其若海;飉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⑿。保此道者不欲盈⒀。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⒁。

【注释】

①善为士者:善于守道的人。  ②玄通:无所不通。  ③深:深奥。识:叙述。  ④强:勉强。容:形容、描述。  ⑤豫:在此指行动谨慎。冬涉川:形容小心翼翼。  ⑥犹:在此指警觉。畏四邻:提防四周。  ⑦俨:敬、畏。  ⑧涣:消散。释:消融。  ⑨敦:无知无欲的样子。朴:未经加工成器的木材,在此指没有造作的浑朴状态。  ⑩旷:宽阔。在此指气量宽宏。谷:水流汇聚的地方。  ⑾浊:混浊不清。这一句的意思是指与万物浑然一体,不可区别。  ⑿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谁能在动荡中安静下来,而慢慢地澄清,谁能在安定中变动起来,而慢慢地趋进。  ⒀道:在此指事理。“保此道者”指依于此事理。欲:贪求。  ⒁敝:终。蔽而新成:去故更新的意见。

【译文】

古之善为道者(古时善于修道的人),

微妙玄通(见解微妙而深远通达),

深不可识(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

夫唯不可识(夫惟恐言不达意),

故强为之容(故努力为之形容):

豫兮若冬涉川(开始学道者谨慎的象严冬过河),

犹兮若畏四邻(尤其惧怕邻里的干扰),

俨兮其若客(严肃的好象虔诚的客人)。

涣兮若冰之将释(继而他的性格会变的洒脱无羁涣然冰释),

敦兮其若朴(品质会变的敦厚诚恳朴实无华),

旷兮其若谷(心胸会变的旷达开朗虚怀若谷),

浑兮其若浊(意识会经历浑浊及混乱的考验)。

孰能浊以止(如何将这种混乱的杂念止住呢)?

静之徐清(把心静下来漫漫就清澈了)。

孰能安以久(什么方法能保持安静状态长久)?

动之徐生(感悟静极生动带来的生机)。

保此道者不欲盈(保持这种方法修道的人不会骄傲自满),

夫唯不盈(正因为他不会骄傲自满),

故能敝而新成(所以才能敝弃陈旧获得更新)。

古时善于按道行事的人,微妙而懂得天地本原的道理,深刻而找不到识别他的具体标志。正因为找不到具体标志,所以我们来尽力描述 一下他:

他迟缓犹豫,就像冬天涉水;他小心谨慎,就像害怕邻居责怪;他端庄拘谨,就像在做客;他没有一定之规,就像融化的河冰;他敦厚淳朴,就像未经雕饰的原木;他让人看不透,就像饱含泥沙的浊水;他开朗豁达,就像空旷的山谷。

浊水静下来,就可以慢慢变清;安定之后的水再动起来,又会生出混浊。保持这个“道”的人做事不求十足,所以能像旧衣服一样不引人注意,而不像新做的衣服那样惹人注目。

【评析】

本章着重描写善于悟道、体道、修道人士的形象,意在向世人说明怎样做才能够最终把握天下大道。得道之人具有良好的人格修养和心理素质,体道自然,潜修密行,恬淡清静,不言而教,不为而成。对世间一切(人、事、物)都应尊重、谨慎、小心、坦诚、热情、忠厚、仁慈、大方、谦虚、礼让、包容。能够以此严格要求自己,念念不忘,刻刻把持,求功德圆满,属自自然然。

这一章讲到了‘时间’这个概念,时间是空虚的,它即是""道’体又为‘道’用。这也是‘道德经’阐述‘道’与‘时间’关系的唯一理论。怎样才能使浑浊的水安静下来,慢慢的澄清?怎样才能使寂静慢慢地变得活跃起来,让空间里出现生机呢?是空虚寂静的时间,它就是‘道’。能知道‘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这个道理的人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抛弃有为的追求,任由事物随自然的变化、生长而不标新立异。

谁能使自己的思想、情绪(魂)从追逐外境的烦扰中慢慢的澄净于虚灵无有的状态呢?谁又能良久地保持这种虚灵无有的状态而不产生非分的欲念呢?是有‘道’的高人。有道的高人明白‘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这个道理,虽有心得道成仙,但从不违背自然的规律,潜心修道,一念不苟,一事不轻,心无妄念;他们从不自满,他们从不想超越自然,行迹虽旧,其神不朽,一心不二,万缘皆空,道德在心,至诚若渝,慎独律己,不求速成,返真得道,随其自然。浊不易澄,静存则心体自洁;安贵于久,动察则神智不穷,满遭损,故不欲盈;速易敝,故不新成。凡事皆有天道,欲速则不达。

【学习札记】

体道深玄善为士,形神俱妙难测识。稳妥谨慎不扰邻,和光同尘知退止。

浊中求清澄本心,心定神清性自静。质朴守中不欲盈,敝不新成诚修真。

 

第十六章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①。万物并作②,吾以观复③。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④。归根⑤曰静,是谓复命⑥;复命曰常⑦,知常曰明⑧。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⑨,容乃公⑩,公乃全,全乃天⑾,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⑿。

【注释】

①致:达到。虚:无欲无为、无执无偏皆为虚。“极”、“笃”意思相同,指极度、顶点。  ②并:齐。作:兴起、生长。  ③复:返,往复循环。  ④各:皆。根:本根、本源。  ⑤归根:回归本原。  ⑥复命:本义为完成使命后的回复,在此指万物返本归初。  ⑦常:不变。  ⑧明:明达。  ⑨容:包容。  ⑩公:无执无偏。  ⑾天:自然。  ⑿没身:终身。不殆:不遭危险。

【译文】

至虚极(修道进入虚无至极的意境),

守静笃(安守宁静气定神闲)。

万物旁作(万物在时空的隧道中行进),

吾以观其复(我可以反复观察他们的循环)。

夫物芸芸(天地万物芸芸众生),

各复归其根(各自都要归于它们的因果)。

归根曰静(看到因果可以说是静的作用),

静曰复命(只有静才能了解生命的真谛)。

复命曰常(生命的真谛就是变化的规律),

知常曰明(了解变化规律才算通晓明白)。

不知常(如果不知道变化规律),

忘作凶(妄作非为自然带来凶险)。

知常容(知道变化规律才能包容一切),

容乃公(包容一切才能公正豁达),

公乃全(公正豁达才能完整周全),

全乃天(完整周全才能符合自然),

天乃道(符合自然就是遵循大道),

道乃久(遵循大道才能长治久安),

没身不殆(终身都不会感觉到不妥)。

 

达到虚空,是最高境界;保持清静,是持重态度。万物一齐运作,我们来向回头的方向一番考察。尽管事物纷繁复杂,但都要服从各自的根本。这种服从根本的性质就是静,也叫做保持本性;保持本性是一种常性,懂得万物皆有常性,就是明白事理。不了解这种常性而硬要如何如何,必定没有好结果。懂得常性,就能“容(其他事物)”。“容”再进一步就可以达到“公”,“公”再进一步就可以达到“全”,“全”再进一步就可以达到“天”,“天”再进一步就可以达到“道”,达到“道”的境界就可以保持长久。(明白了这个道理)终生都可以免除危险。

 

【评析】

本章说明自身的修道方法,强调致虚守静的功夫。提出了“虚极”、“静笃”等概念,希望明道者知常、明理、明法、明行。达到心境空明,无念无欲的境界,安守着清净无为的宁静。‘老子’看到了事物生长老死的循环往复,所有的生命与事物,都要回归到它们的生命的起点。回复到自身的本来叫做“静”,“静”就是生命天然的本性回归于‘道’,所以‘静’就是生命的回归;生命如此反复循环是自然的规律,就是‘常’,也就是平常的道理;知道这个规律是明智的人,不懂得这个规律的人就会肆意妄动遇到凶险;知道生命往复循环的道理就能心胸宽广包容一切。有了宽广的胸怀,就会公正公平为人处世,以天下为公而行事;天下为公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天下为公也是天地生存的自然法则,能够遵循天地自然规律而生而死,就能够同于道往复生命,身虽死而神不亡。

 天地有根,物有起源,性命有根,事有因果,决没有无根基而能成性命之功、不朽之业的。天地根在哪里?人的根源又在哪里呢?看天地未开以前,寂寞无闻;开天辟地后,浩浩荡荡没有极限。将天地‘未开’为天根?那时天地茫荡无形,所以不可称为天根。那么,能将天地‘成型’称为天根吗?也不能,因为从此后天地发育无穷无尽,也不能称为天地根。天地的根究竟在哪里呢?它在天地将开未开处,天门也。人物初降临世,渺茫而无象。既育以后,繁衍又无穷无尽。将‘未生’为根、为本?其广漠无际而生,所以不能称为人物的根本。说生育后为其根、为其本?其变化无穷无尽,也不能称为人物的生身根与本。人物的生身根本究竟在哪里呢?它在人物将生未生之时。即玄关一窍。由此可知,任何事物、生命的根源都是在其虚无时与实有时之间,它们终归要回到虚无的‘道’。修道养生,欲要完成归根复命,要得玄关一窍的妙诀,只有收敛浮华,一归笃实,凝神于虚,养气于静,至虚之极,守静之笃,自然万象咸空,一真在抱。此时即天理来复,万物返正;天地来复之机,先天元始祖气,此时即可显现。但其机甚微,其气甚迅,当前即是,转念则非,学者自当时刻把握至虚至静,虽难得观复命归根之相,但强身健体、延寿益命总是可得。

物返本、人复命,是天地二气(阴阳)的显现,一气(道)的流行,极为平常的道理。能知常道,即明大道。不知常道即不知大道规律,欲念丛生,妄念肆起,抛弃道德。恶意妄为,损身伤命,以至道性丢失。人之异于禽兽者几稀,差别就是为人有道有德,无道无德的生命就是禽兽。人道本平常,人人皆有,物物俱足,知之不以为喜,得之不以为奇,像水火给予人,一任取携自如,休休(宽容、喜乐正道)乎虚而能容,人物我一视同仁,廓然大公之心;至公无私如此,可以尊为王者。这样的王一心为民,爱惜万物,尊奉天地,秉国政,立法则,遵循万事万物的根本是道,其作为同天地心。

【学习札记】

至宁至静至空灵,内视内守忘我形。循环之中观反复,致知格物达妙境。

宇宙万物归本根,寂静圆明属本性。公道无私合王道,顺其自然能长生。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道德经》讲义  道德经  道德经词条  讲义  讲义词条  《道德经》讲义词条  
国学

 处世悬镜原文译文

中国潜文化·天下无谋文丛 处世悬镜[南北朝] 傅昭   识之卷一   天地载道,道存则万物生,道失则万物灭。  天道之数,至则反,...(展开)

国学

 《孙子兵法》第十三讲: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展开)

国学

 诸葛亮《心书》

其中有些是不全的,希望大家帮我找齐,谢谢心书 (三国)诸葛亮 著 《心书》(或《孔明心书》)亦称《新书》或《将苑》,是诸葛亮的一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