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吐蕃第一权臣世家——军神论钦陵自杀与噶尔...

 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 2019-12-25 11:12

上一篇《吐蕃第一权臣世家——禄东赞和儿子们的炫目时代》里,我们讲了噶尔家族的炫目过往,在禄东赞、赞悉若、论钦陵父子两代弄权的五十年里,吐蕃王朝所有内政外交军事,均出自噶尔一门。

以至于,有学者干脆将噶尔家族掌权的历史时期,称之为“噶尔政权时期”或“噶尔专国时期”。

但长期靠边站的吐蕃王室,也在暗中积攒力量。

一场吐蕃历史上,最惨烈的君权、相权博弈,正徐徐而来。

一、左右逢源

7世纪下半叶是吐蕃王室的悲催岁月,649年松赞干布逝世,禄东赞又干了18年大相,直到病故。

前文说了,吐蕃赞普芒松芒赞也不是没想比划一下,结果他任命的新任大相,没多久就因为“谋逆”被杀了。

禄东赞去世后,芒松芒赞也不是没动过心思,想任命尚论叉木为大相。但有之前的惨痛教训,估计就是赞普任命也没人敢干。

“赞普与众论相密商之后”(这段记载很值得玩味),任命了禄东赞的长子赞悉若为大相,原因是其“聪俊有如良骏也”。

《赞普传记》记载:“代替继任者尚论叉木,庶民之赋税官吏乃由韦·松囊九章充任.赞普与众论相密商之后,以噶尔·赞聂多布任大相,以其聪俊有如良骏也。并以韦·松囊为见习大相之下僚助理。松囊死,赞聂多布乃独自任之。”

赞悉若和论钦陵兄弟一文一武配合无间,确实在一段时间里,把唐朝揍得够呛。

噶尔双子星的文治武功摆在面前,即便身为赞普的芒松芒赞,也没可话说。

他只能和王妃没庐·赤玛伦(卓妃察窝赤玛隆),坐在一边默默看噶尔家族表演。

更悲催的是,676年(唐高宗仪凤元年)吐蕃王室再遭重创,身在盛年的芒松芒赞也突然去世。

此时,论钦陵领兵屯住青海威压河陇,大相赞悉若则正在西域攻打安西四镇。

芒松芒赞唐卡

重臣皆不在朝,赞普去世的风闻迅速传播开来。

676年,象雄便发生了热叶辛库布里布、觉仁祖果的叛乱。次年,热桑杰崩日叶、库赤聂止松也举兵抗命。678年,唐朝听闻吐蕃内乱,也命李敬玄率18万唐军再入青海。

覆巢在即的危局之下,身为王后的没庐·赤玛伦挺身而出,开始主持王室大计。

她首先秘不发丧,将芒松芒赞停灵三年之久,国内大政皆一手代办。

而后,又下诏命赞悉若,停止攻击安西,即刻回军消弭内患。

论钦陵则在青海,痛击了李敬玄率领的唐军,挡住了外来的危机。

直到679年(高宗调露元年),在完全解除了内忧外患后,赤玛伦才遣使通告唐朝,抱着年幼的儿子赤都松赞(也称杜松芒波杰,《新唐书》记作器弩悉弄)坐上了王位。

在这一系列的变故中,赤玛伦展示出了优秀政治家的素质。她将要在权臣当道的狭缝中,寻找一条复兴王室的道路。

公元685年(武太后垂拱元年),噶尔家族的内讧,给了她和吐蕃王室一个难得的机会。

《大事记年》对此事记载道:“大论赞聂与芒辗达乍布(二人是族亲)相互残杀,大论赞聂薨于“襄’之孙波河。”

赞悉若被杀前,担任吐蕃大相13年。

在此期间,他和弟弟们协力同心,并吞吐谷浑、降服甘南诸羌、染指安西四镇、兵压剑南节度。

《旧唐书·吐蕃传》曾如此描述当时的盛况:“时吐蕃尽收羊同、党项及诸羌之地,东与凉、松、茂、澎相接,南至婆罗门,西又攻陷龟兹、疏勒等四镇,北抵突厥,地方万余里,自汉、魏以来,西戎之盛,未之有也。”

没庐·赤玛伦及吐蕃王室,在此次兄弟阋墙中扮演了各种角色,尚不得而知。

但事件发生后,赤玛伦马上抓住了机会,亲手将大相之位拱手相赠。凭借王室明里暗里的支持,噶尔·芒辗达乍布大肆清除异己,将家族内外反对的势力屠戮一空。

论钦陵得知哥哥被杀恨得血灌瞳仁,但千山阻隔鞭长莫及,只得假意表示尊重王室的决定。

暗地里,他点齐忠于自己的精锐,取放牧小路,奔袭千里,直入拉萨。

在拉萨城内,钦陵为报兄仇不惜大开杀戒,将芒辗达乍布和支持他的势力尽数灭门。

不过短短月余,拉萨的政治势力连遭两次血洗,不但让噶尔家族元气大伤,也让吐蕃贵族人人侧目。

躲在一旁的赤玛伦,再次代表王室召集了盟誓大会,将充满血腥和阴谋的大相之冠,戴在论钦陵头上。

大相之位重归禄东赞一脉,似乎一切都没有变。

但真的没有变吗?当然不是!

禄东赞去世后,噶尔家族的强盛,有赖于赞悉若和论钦陵一内一外的无间配合。

现在噶尔家族自断一臂,吐蕃军政大权由论钦陵一手掌控,看似一切如常。

可相比于令人惊艳的军事天赋,他谋断人心的政治手腕,却相当一般。

而且,论钦陵作为一个军事统帅,不可能长期坐镇拉萨,这相当于给了吐蕃王室斡旋的空间。

事态的发展,完全印证了赤玛伦的判断。

论钦陵担任大相后,王室很快就拿回了,属于赞普的议盟大会主持权。

要知道,这种始于松赞干布的全国盟誓大会,是吐蕃政治势力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自松赞干布去世后的三十多年里,议盟大会的召集组织权,始终在禄东赞家族流传,赞普沦为了看热闹的角色。

与此同时,被噶尔家族杀怕了的吐蕃贵族,也开始逐渐向王室靠拢,以求报团取暖。

没庐·赤玛伦

二、谋而后动

在这滴水成溪的过程中,时光又流过了13年。

钦陵、赞婆几兄弟与唐军连番交战,但却战局渐渐趋于均势。双方各有胜负,谁都无力将对手一击毙命。

此时,幼年继位的赤都松赞,已长成25岁的青年,可噶尔家族丝毫没有还政于王的意思。

694年(武周延载元年),王室再次进行了试探。

当年,论钦陵的五弟勃伦赞刃(噶尔·赞辗恭顿)与西突厥联兵6万攻西域。

唐将王孝杰会同突骑施,在冷泉、大岭一带,连续痛击吐蕃联军。

蕃军溃逃中,钦陵的四弟悉多于(噶尔·达古日耸)被粟特人俘虏。逃回拉萨的勃伦赞刃,也没有安全上岸。

一场致命的阴谋,正等待着他。

次年,勃伦赞刃入宫觐见,赤都松赞非常他身上佩戴的小刀,便拿过来在手中把玩。结果,无意中刺伤了手指。

太后赤玛伦马上以“图谋刺杀赞普”之罪,将勃伦赞刃处死。

所谓“赞刃谋反”的事件,可以看做是吐蕃王室对噶尔家族的一次试探。

同时也说明,王室已聚齐起一支隐隐可以和噶尔家族抗衡的力量。

此时,论钦陵与赞婆均领兵驻扎在青海地区,幼弟被杀的消息传来,钦陵内心十分痛苦。

即便他明知吐蕃王室是在剪除羽翼,可依旧奈何不得顶着“天神后裔”名号的赞普,除非噶尔家族扯旗造反。

藏文《敦煌历史文书》中记载的一首诗歌,颇能反映当时噶尔家族的窘境:

“加布小河谷平民欲称王,噶尔氏子想当王……吐蕃悉卜野王,尔等想代替,悉卜野嗣不断。”

王室开始敢于对噶尔家族下手,恰恰说明了赞悉若的重要性,有他坐镇拉萨掌控全局,其他兄弟便可在军中如鱼得水。

而赞悉若被杀后,即便大相之位由论钦陵接任,可失去了中央枢纽,噶尔一门内外兼修的不世武功,已经废了一半。

这种情况下,如果论钦陵是个成熟的政治家,那他应毫不犹豫的离开边军,留在拉萨主持大局。但作为一个军事天才,他显然更喜欢军队中的氛围。

这导致他放弃全局,选择了局部,为日后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

勃伦赞刃被杀后,论钦陵依旧有足够的能力改正错误。

但他并没有做出明智的应对,反而在歧路上越走越远,寄希望以打击唐军来彰显重要性。

却不知武功越高,对王室的威胁反而越大。

三、图穷匕现

武周万岁登封元年(695)七月,论钦陵和赞婆尽起青海之兵攻洮州(今甘肃临潭),图谋切断唐朝与西域的联系通道。

武则天以王孝杰、娄师德领兵与之战于素罗汗山(今甘肃临洮界),唐军惨败,全军覆没。

对于这场大战,唐蕃史料记载较多,可见其非同一般的影响力。

《旧唐书·吐蕃传》记载:“万岁登封元年,孝杰复为肃边道大总管,率副总管娄师德与吐蕃将论钦陵、赞婆战于素罗汗山。官军败绩,孝杰坐免官。”

《敦煌吐蕃历史文书》将此战记作“虎山之战”或“唐人坟之战”,“大相钦陵于虎山唐人坟,与唐元帅王尚书大战,杀唐人甚多”。

敦煌藏文文献《大事记年》里,甚至有描述此战的专篇(《钦陵赞婆与王孝杰之论战》)。

吐蕃将军论钦陵作战勇如耗牛,在廓瓦尔摆开战场,击毙唐军多人,并立起一具唐兵尸体,谓此乃杀死十万人的标记。素罗汗山唐人坟与黄河唐人坟即由此得名。”

但陇右的大胜,并没有缓解噶尔家族的危机。

论钦陵主政期间,唐蕃两国连年征战。虽蕃军尚能保持战场优势,但战争打到僵持阶段,一城一地得失已不足以扭转战局。

相比于唐朝数千万量级的人口基数和战争潜力,土地蛮荒、人口单薄的吐蕃,渐露捉襟见肘之态。

大量青年劳力的充军,严重制约了吐蕃国内的经济发展,也让吐蕃贵族庄园的利益受损。

论钦陵对国内的情况也很清楚,因此才会在取得了素罗汗山大捷后,马上向唐朝提出谈判的要求。

但唐蕃是典型的国家结构性矛盾,唐朝根本不可能答应,论钦陵提出的“放弃安西四镇”的要求。

反倒是在会谈结束后,与论钦陵谈判的唐朝县尉郭元振,给武则天出了一条釜底抽薪之计。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一》:元振又上言,“吐蕃百姓疲于徭戍,早愿和亲;钦陵利于统兵专制,独不欲归款。若国家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命,则彼国之人怨钦陵日深。望国恩日甚,设欲大举其徒,固亦难矣。斯亦离间之渐,可使其上下猜阻,祸乱内兴矣。”太后深然之。

这说明,唐庭对吐蕃国内民生凋敝、君臣不睦的情况很清楚。郭元振计策便是以“国家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必不从命”,来扩大吐蕃君权与相权见的裂隙,诱使其爆发冲突。

详见拙作《唐朝最诡异的谈判专家,算杀吐蕃军神,冻死突厥酋长!》

四、军神陨落

果不出郭元振所料,公元698年(武周圣历元年),赤都松赞带着多达三千人的护卫队,离开拉萨外出行猎。

这一反常的现象,没有引起噶尔家族的重视。

等卫队走到噶尔家族的封地蔚布·蔚达附近时,赤都松赞却突然亮出了屠刀。

他命卫队围攻庄园,毫无防备的噶尔家族,两千余口全部被杀。横行吐蕃接近五十年的庞然大物,除跟随钦陵和赞婆驻军青海的成员外,几被灭门。

赤都松赞血洗嘎尔庄园后,立刻下诏命论钦陵回拉萨议事。

赞普已亮出利爪,论钦陵自然不敢回拉萨送死。

赤都松赞以不听王命为由,宣布噶尔家族反叛,召集其他贵族势力,亲自带兵追剿亲噶尔的势力。

《旧唐书·吐蕃传》:“圣历二年,其赞普器弩悉弄(赤都松赞)年渐长,乃与其大巨论岩等密图之。时钦陵在外,赞普乃徉言将猎,召兵执钦陵亲党两千余人杀之。发使召钦陵、赞婆等,钦陵举兵不受召,赞普自帅众讨之。”

此时,禄东赞的五个儿子中,长子赞悉若死于家族内讧,四子悉多于在西域兵败没于粟特人之手,五子赞刃因为伤了赞普的手指,被指谋反被杀,只剩下论钦陵和赞婆尚在,盛极一时的噶尔家族已然凋落。

树倒猢狲散的态势,让论钦陵心知大势已去,但他仍然拒绝了唐朝的招降。

当赤都松赞的军队如泰山压顶般袭来时,心力憔悴的论钦陵选择了自杀,以保全对吐蕃的忠诚,吐蕃军神就此陨落。

《旧唐书·吐蕃传》:“赞普自帅众讨之,钦陵未战而溃,遂自杀,其亲信左右同日自杀者百余人。赞婆率所部千余人及其兄子莽布支等来降。”

公元699年,赞婆和钦陵之子噶尔·莽布支迫于王室的军事压力,率部七千余帐降唐。

噶尔家族成员的投奔,唐庭倒履相迎,武则天特“遣羽林飞骑郊外迎之”,并先后册封赞婆为“辅国公”、“大将军”、“归德郡王”、“安仁大都护”。《新唐书·吐蕃传》

钦陵之子噶尔·莽布支,改姓为“论”,取名论弓仁。

其后,论弓仁投效军中,为唐朝东挡西杀,先后获封为左玉钤卫将军,酒泉郡公、左绕卫大将军,朔方副大使。去世后,唐玄宗特“赠拔川郡王,谥号忠”。

其子论诚节,凭借安史之乱中的战功,获“朔方节度副使,开府仪同三司,右金吾卫大将军,知阶州事,武威都王,赐太子太傅。”

再下一代的论惟贤,“少有志尚,奋身辕门。随先父统其士马,与元帅哥舒翰犄角捍寇,锋刃既接,大小数十战,摧陷坚阵。授左领军卫将军,又特进右领军卫大将军,西平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

钦陵之死,意味着噶尔家族烟消云散,吐蕃王室在五十年后重掌朝纲。

噶尔家族弄权的阴影,对吐蕃王室的影响实在太大,直接导致了四个方面的重大影响:

1、噶尔家族被灭后,7年不设大相之位,由王太后没庐·赤玛伦摄政;

2、军权不敢托付大臣,由赞普赤都松赞亲自领兵作战,至使其在704年,死于征伐南诏的军中;

3、重新设立大相之后,实施多相制削减大相的权威,并引入外戚势力(“尚”)进行制衡。

从此,“尚”与“论”两大势力,在吐蕃政坛交相辉映;

4、论钦陵被逼自杀,导致整个吐蕃的军事威胁减弱。

安西副都护唐休憬曾对部下说:“吐蕃自钦陵死,赞婆降,莽布支新将兵,欲以示武,且其下皆贵巨酋豪子弟,骑虽精不习战。吾为诸君取之。”

随后,唐休璟被甲先登,六战六克,斩麹莽布支副将二人,首二千五百级,筑京观还军。

由此可见,一代军神论钦陵死后,蕃军在军事战略谋划、战术实施两方面均受到了削弱。

再非陈子昂笔下“迩来二十余载,大战则大胜,小战则小胜,未尝败一队、亡一矢”的铁军了。《谏雅州讨生羌书》

在给噶尔家族两篇文章准备资料期间,忽然想写一个《吐蕃权臣录》的小系列!

大家对吐蕃历史上哪位大臣感兴趣,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我去检索资料,咱们仔细扒一扒!

参考书目:

吐蕃大相禄东赞考》_李方桂;

《蕃唐噶尔(论氏)世家》_苏晋仁;

《禄东赞后裔仕唐事迹拾补》_谭立人;

吐蕃名臣薛禄东赞及其子孙》_刘宝银;

噶尔世家对唐军事战略研究》_扎西当知;

《公元650—820年唐蕃关系述论》_马大正;

《唐代吐蕃名相禄东赞后裔五世仕唐考》_吴丰培;

《试论吐蕃大相论钦陵自杀、赞婆降唐事件》_刘艳芳;

《略论噶氏家族专权时期唐蕃之间的吐谷浑之争》_安应民;

《韦·悉诺逻恭禄获罪遣:吐蕃贵族论与尚的政治博弈》_黄辛建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家乡特色签约内容

详解历史细节,厘清来龙去脉,视角不同的中国历史!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噶尔  噶尔词条  吐蕃  吐蕃词条  神论  神论词条  权臣  权臣词条  世家  世家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