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苏宁:培养人才重于引进人才

  “请问苏宁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培养路径是怎样的?”“苏宁能给我们提供什么发展空间?”在苏宁2013 年“1200 工程”第十一期首场校园招聘宣讲会上,学生们对苏宁“1200工程”争相发问。归纳起来,同学们的核心问题是:这项“工程”能为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未来?苏宁副董事长孙为民则亲临现场进行解答。

  从毕业生到高管

  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毕业生们,仅是了解 “1200 工程”的架构和理论,还不能消除心中的疑问。或许,那些从苏宁“1200工程”中走出的管理者们,能给出更有说服力的答案。

  “天道酬勤,我的付出与努力在苏宁获得了回报。”现任苏宁电器采购总部空调采销管理中心总经理的任伟说。

  回想起2002 年,作为苏宁“1200工程”第一期学员进入苏宁时,任伟仿佛从一所大学迈入了另一所大学,要重新学习的东西那么多。他没有想到,毕业后选择了苏宁,竟然成了他为之奋斗10年的事业。他更没想到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不是靠关系,就能够成为企业高管。

  冀怀远,“1200 工程”三期学员。在苏宁,他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也有着无数次项目上线的激动,这些宝贵经历让他比其他大学同学更快成长起来。现在已经是苏宁易购技术管理中心总监助理的冀怀远说:“‘1200’是一个光荣的团队。因为这里给学员们一个广阔的空间,让他们实现梦想。”

  如今,无数充满激情、满怀理想的毕业生愿意加入苏宁,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努力,这里能够实现他们的职业梦想。

  苏宁“1200工程”对毕业生而言,意味着一个良好的职业平台,一份值得奋斗的事业;对苏宁电器而言,则意味着,无论企业扩大连锁规模还是实施云商战略,都能够人才无忧。

  无心插柳柳成荫

  “3000 万,究竟值不值?”张近东拿着副总裁孟胜祥拿来的苏宁自主培养人才计划“1200 工程”的第一期经费申请单,犹豫再三。

  2002,年,苏宁进驻北京、上海等战略高地,苏宁的连锁模式规模化。制约苏宁发展的瓶颈不是经营模式,更不是对手,而是人力资源和货币资本。如何抢占人力资本市场,培养自己的人才梯队,成为苏宁高层思考的问题。思考的结果是一种新人才模式的诞生——“1200 工程”应运而生。

  斟酌片刻,张近东在“1200工程”费用申请单上签了字,让孟胜祥放手去做。10年后,当3万余名大学生通过“1200 工程”的培养,成为苏宁的骨干时,算下来,苏宁已经为此投入26 亿元!

  为了从基层培养管理者,苏宁为每名“1200 工程”学员每年投入资金约6万-8万元,数目不算小。投资26亿元实行“1200 工程”的苏宁,得到了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人才资源库。这个庞大的人才资源库使苏宁在人力资源上牢牢占据主动。

  据苏宁提供的数据,“1200 工程”人员在苏宁管理层占比中,高层占26%,中层占28%.在苏宁未来10年重点打造的苏宁易购中,“1200 工程”员工所占比例甚至达到40%以上。苏宁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了解苏宁发展体系、融入苏宁企业文化的管理者。

  张近东和孟胜祥恐怕并未想到,当初为解决企业人力资源困境的救急之举,竟然在10年后成为苏宁的人力资本优势。“1200 工程”已经成为苏宁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人才梯队工程。这些自主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成了苏宁的中流砥柱。

  只用“事业经理人”

  如今,张近东对人才的投资毫不犹豫。在他看来,这是一项长线投资。他在内部会议上不止一次地表示,人才不是成本,而是投资,在一个阶段上也许是没有回报的,但是坚持一定会有回报。在苏宁,张近东一直宣扬这些观点:人才培养的标准是高校定的,而用人的标准是企业定的。苏宁人力资源部的精力不是用来选拔人才,而要用于培养人才。所有在人才培养上的投入,都不能叫费用,应该叫投资,是为企业未来做的投资。

  在苏宁的高层团队中,你会发现有两个特点:一是没有张氏家族的人参与企业管理;二是鲜见各种职业经理人、海归派的身影。

  民营企业很容易走上家族式管理的老路,但苏宁在上世纪90 年代就旗帜鲜明地表明,苏宁不会实行家族式管理。在国内企业正在流行聘用海归派、MBA 做职业经理人时,苏宁也表明,不会走职业经理人的路。

  经过“1200 工程”的10年培育,苏宁更是坚定地用“自己人”。即使是市场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苏宁也不会选用职业经理人,而会坚持选用事业经理人。培养事业经理人成为苏宁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政策的鲜明特点。

  苏宁采用了梯队的方式选拔、培养事业经理人。“1200 工程”选拔出来的毕业生成为梯队最基础的人员,再经过统一培训、终端实习和体系带教,使个人融入团队,融入企业。能力优秀者将逐渐在梯形队伍中崭露头角。

  标准化的干部梯队晋升体系,规范、透明,从而在苏宁内部形成了非常好的竞争风气和极高的战斗力。

  苏宁从开始培养事业经理人时,就灌输员工“要和企业共同成长,把企业利益当作个人的最大利益”的理念。同时,苏宁也会为事业经理人的职业发展负责。在“双赢”的条件下,打造了一批批优秀的事业经理人。

  创立“苏宁大学”

  董事长张近东在“1200 工程”十周年大会上说道:“人力资源是苏宁最宝贵的资源,自主培养是干部的最重要来源。”张近东苏宁人才战略布局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得益于“1200 工程”带来的人才收益,苏宁在2011 年成立了“苏宁大学”。80%的世界500 强企业拥有或正在创建自己的企业大学,创立大学的中国企业为数不多,苏宁大学则是中国企业大学中的佼佼者。未来10年,苏宁在人力资本市场上的竞争早已胜券在握。【来源:价值中国网】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MBA智库资讯微信公众平台:mbalibnews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苏宁:培养人才重于引进人才  苏宁  苏宁词条  人才  人才词条  重于  重于词条  引进  引进词条  培养  培养词条  
人事

 中国式绩效考核设计的步骤

 众多的企业管理者都希望制定出一套能够适用于企业内各类员工的绩效管理方案,从而持续提升组织绩效。  1、企业发动机作用自上而下——宜先把中高级干部的绩效考核做好...(展开)

人事

 为什么业务会看低HR?

现在的HR越来越难做,不少HR朋友都在感慨:工作量大,模块内容多,既有事务,又要与员工沟通,既懂眼前的苟且,又要了解诗与远方。能拍着胸脯说自己的HR工作做的好的...(展开)